楚楚 发表于 2010-7-27 17:18

大家帮我看看,涂片找真菌,意义大吗?

涂片找真菌1 检验目的:用革兰染色找酵母样菌,为临床感染的初步诊断和用药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各种涂片标本(主要如白带等)3 检验原理3.1 真菌的染色结构如革兰阳性菌细胞壁。3.2 经过革兰染色后变成紫色,体形较细菌大容易辨认。4 试剂:4.1 试剂厂家:珠海贝索生物科技公司4.2 包装规格:250ml×4
4.3 试剂盒组成4.3.1 龙胆紫(龙胆紫、乙醇)4.3.2 碘溶液(碘、碘化钾)4.3.3 脱色液(丙酮、乙醇)4.3.4 沙黄溶液(沙黄、乙醇)5 仪器设备:奥林巴斯双目显微镜6 操作程序6.1 涂片:用无菌接种环取一环无菌生理盐水于玻片上,再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所需菌落,在玻片的生理盐水上均匀涂抹,自然晾干。6.2 固定:6.3 将龙胆紫液(Crystal Violet)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染10秒钟后,水洗并甩干。6.4 滴加碘溶液(Iodine Solution),10秒钟后水洗并甩干6.5 再滴加脱色液(Decolorizer),脱色10-20秒(或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脱落为止,根据涂片之厚薄之需要),水洗并甩干。6.6 加沙黄溶液(Safranin Solution)复染10秒之后水洗。6.7 以滤纸吸干或在空气中自然干后,油镜镜检。7 结果观察 7.1 有真菌孢子及菌丝出现报告:找到真菌。7.2 无真菌孢子及菌丝出现报告:未找到真菌。8 质量控制:大肠埃希菌呈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G+球菌。9 注意事项9.1 涂片不能太厚,并且要均匀,否则菌体堆积或分散不匀,会影响染色结果。9.2 脱色要至无蓝色脱落为止。9.3 火焰固定时,应避免菌体过分受热而皱缩变形,影响结果的判断。9.4 每次染色时应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阴阳性质控对照。10 临床意义:辅助临床判断是否是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或真菌感染。11 支持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您医院临床医生经常开具这样的检测单吗?如大便、痰等找真菌,然后检验科所发的结果如:Tg(+),或者未找到真菌。各位大虾说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检测以及如何判读检测结果?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7 21:52

白带,我们采用的是妇科白带多项涂片染色液检查!效果比较满意!!{:1_17:}{:1_12:}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7 23:01

对于白带中的真菌,一定要发现菌丝或假菌丝时才能报告!不要仅仅见到霉菌孢子就向临床报告“发现真菌”!!

拙凌 发表于 2010-7-28 10:14

我们一般是发现孢子就报告“仅见孢子”,发现菌丝就报告“发现真菌”。

微生态 发表于 2010-7-28 10:54

涂片查真菌当然有意义了,个人认为:比培养的意义更大,尤其抗生素滥用的今天,念珠菌已经是主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涂片中菌丝的有无,是实验室判断是否致病的关键。
我们的报告模式有两种:一是查到酵母样真菌,二是查到酵母样真菌及假菌丝,同时利用彩色图文报告系统打印照片,让医生一目了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行作出判断。

南柯一梦3 发表于 2010-7-28 11:23

涂片意义较大,时间快,还能在即刻为临床用药提出简单指导,不可忽略。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10-7-28 13:19

真菌涂片如同细菌涂片一样,解释结果一定要谨慎!不要把正常菌群和定植菌当成病原菌。
很多医院微生物室人员为了脱责,喜欢玩文字游戏,把责任推给医生,造成了非常多的误诊误治。
对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审查。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8 21:52

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 于 2010-7-28 21:54 编辑

呵呵,同时还得审视自己!!回复巴斯德之徒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8 21:54

临床医师都能正确解读?那责任全到他们那里去了!!{:1_17:}回复 5# 微生态

楚楚 发表于 2010-7-28 22:15

非常感谢各位微生物专家的回复~如果检验人员可以完全按照SOP进行相关检验的话,临床的正确解读问题我们院感人员可以协助推进,如果检验人员写一套SOP,又做一套SOP的话,院感人员真是无能为力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8 22:59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医院的SOP(特别是二级及以下的医院)都是通过网络搜索、上级医院抄袭、书本克隆等等而来以应付检查(曾见过连医院名称都未更改的SOP)!检查完后都堆在旮旯里吸灰!!{:1_4:}{:1_10:}回复 10# 楚楚

龙文鞭影 发表于 2010-7-28 23:18

真菌涂片如同细菌涂片一样,解释结果一定要谨慎!不要把正常菌群和定植菌当成病原菌。
尤其住院部的标本,往往在实验室内放数小时后才去染色,实际价值是大打折扣了.

微生态 发表于 2010-7-29 21:05

微生物实验室在临床诊治方面所起的指导作用的确很大,但还没大到能主导临床的地步,充其量是针对临床分离的某种细菌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和天然抗药性进行抗生素的指导,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建议,而不是指示!不要不相信临床医生,你不相信别人,别人也同样不会相信你,信任永远是相互的!!!如果缺乏起码的信任,至少说明与临床沟通、业务交流不够,可以这么说:除了某些传染病需要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其他情况下,微生物实验室的报告结果只能是供临床参考。尤其是那些条件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单凭你一个涂片、一个培养就能做出临床诊断???搞微生物的最怕就是夜郎自大、闭门造车。医院的各个科室的专业水平几乎都是同步发展的,不可能会出现某一辅助科室水平极高而临床诊治水平一般的情况,因为,露脸的是临床,而不是辅助科室,而患者最终要的是效果,辅助科室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帮助临床去演好这台戏!!!脱离了主角,你演给谁看?谁又能看明白???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9 22:33

很好!请本版块的版主或管理员加分(遗憾没有加分权限){:1_12:}!目前的临床微生物人员中有此见地的并不多见!{:1_12:}!到位,不越位!是中国“中庸”处世哲学的精髓!{:1_12:}关于“辅助检查科室”重要不重要的讨论好像“蛋和鸡谁先有”的问题一样一直存在{:1_9:},也因此成为临床和辅助科室相互之间抱怨和“信不信任”的根源!一个认为“你只是提供检查结果供我分析,最后决定由我来下”,另一个认为“没有我的检查结果你也只是猜测而成为诊所医疗”!谁是谁非,没有定论!{:1_12:}因为这是一个整体!任何的临床诊治思维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疾病诊治指南“临床和检查资料”中的某一方面是缺失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强劲的后勤保障!主角拿什么到前面冲锋陷阵?!!话说回来!中国目前的临床微生物现状是堪忧的!是一个既需要扶持,又需要“棒喝雷击”的专业!因为他的发展是和临床不匹配的!b]回复 13# 微生态

xinxiaowen 发表于 2010-7-29 23:49

支持微生态老师的见解,严谨,专业,定好位都很重要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30 08:29

是的!一定要树立“既要重视,又不盲从”的观念!对于有菌部位的标本,没有任何实验室的病原菌判断方法独自成为“金标准”!一定是结合临床表现、TAT检测时间、处置程序以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要不然会进入一个误区而误导实验室人员的判断!因此,需要谨慎对待!特别是初学者,不能断章取义!一定得结合自己的实际临床经验加以分析、判断!“师徒传承”的时代早已远去!最好的老师不是XX专家、学者,是“通过循证,寻求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运用最佳的证据!再加以自己的理解、判断,协同专业人员的广泛交流,相互借鉴”!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人都会成为“专家、学者”!!!{:1_12:}回复 12# dxyylsm

茉莉花 发表于 2010-7-30 14:00

涂片找真菌没有必要做革蓝染色,直接镜下就可以看到啊,最多加点革蓝第二染液单染就很明显了,涂片找真菌意义有多大?这样的报告价值有多大?见到真菌能判定就是致病菌吗?所以即便结果报告了查到真菌,临床用药也是要慎重的。

microgene 发表于 2010-7-31 21:03

学科之间没了沟通,像医院搞的专科化,细分化,搞的各方面的联动和互通已经少了很多。作为微生物检验,不能只局限于标本,标本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微生物大多不是是或否的问题,而是很复杂的多因素的影响,脱离了患者,脱离了病患的临床背景,你研究的就只是个微生物,只是标本,只有和临床紧密沟通,才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辅助你的判断。同样,临床没有辅助科室的支持也白搭。忘了是谁说的了,瑞金的各学科联动协作是很出色的。所以很羡慕临床的轮转了,哈哈

楚楚 发表于 2010-7-31 22:37

回复 13# 微生态
微生物室目前的处境与医院感染一样不受重视,但同样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对于微生物,我是个外行,按说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叨几句,我认为微生物室的较高境界是对患者负责,较低境界是要对标本负责。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没有做到最低境界,譬如关于涂片找真菌,如果微生物室能够完全按照SOP进行操作,即当看到真菌孢子,而且看到菌丝的时候结果报告找到了真菌,肯定远比只是看见了真菌孢子就报告找到了真菌,更让他人认可。当然我这只是举例,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拍砖。

微生态 发表于 2010-7-31 23:25

回复 19# 楚楚

和您的观点有些不同。个人认为:微生物实验室的最高境界是对临床医生负责!因为细菌检验单并不是给患者看的,而是给临床医生做参考的,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很多地方在检验单上标注“仅对对标本负责”只是一个免责的借口而已,对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根本就无法控制,你又如何对标本负责(只能是你临床送什么,我做什么而已)?你对临床医生负责,临床医生才能最后对患者负责,所以,科室定位非常重要,抛开行风建设的范畴,单纯的从医疗管理路径上来说:辅助科室的服务对象就是临床医生,而不是患者。
另外,关于涂片中孢子和菌丝的问题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菌丝的出现一般做为实验室判断是否致病的依据,如果没有菌丝,但孢子的数量较多,谁又敢说不致病呢?因为有部分念珠菌并不产生假菌丝,孢子也好,菌丝也好,更多的时候都是属于念珠菌类,多数情况下都是抗生素过度使用产生的结果,菌丝的出现和孢子数量较多都是二重感染的表现,而毛霉菌和曲霉菌等其他类型的真菌感染则另当别论了,而且与念珠菌引起的二重感染在治疗上也差别很大,念珠菌引起的二重感染并不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更多的以纠正菌群平衡为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帮我看看,涂片找真菌,意义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