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储槽的理由是什么?有相关规定吗?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0-8-1 15:35 编辑现在有些单位取消了储槽的使用,我想知道,理由是什么?有相关规定吗? 回复 1# nyj2010
请看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里的第二部分5.7.8.1条。 回复 1# nyj2010
你提这个问题,我想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那里写的很清楚。到这儿看看吧!或者是卫生部网站下载学习。
http://www.baidu.com/s?wd=%E6%B6%88%E6%AF%92%E4%BE%9B%E5%BA%94%E4%B8%AD%E5%BF%83%E7%AE%A1%E7%90%86%E8%A7%84%E8%8C%83&ie=UTF-8&oe=UTF-8&bar=13&tn=baofengyingyin_cb 是的,新标准要好好领会的,而且是强制性的! 标准上写的是“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但我们现在是在储槽内还用小包装单包,打开储槽盖后,每次使用一个,其他物品不受影响,我的意思是,这样情况下,还要取消储槽吗? 我也为这取消了储槽的问题困惑,请问现有的储槽全部禁止使用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我们医院正唱着节能减排的歌曲,这样突然一刀切领导肯定不同意,能否用淘汰法来执行,最多就是坏了不再买新的,请问各兄弟姐妹有啥好办法呢?请指教? 标准上写的是“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但我们现在是在储槽内还用小包装单包,打开储槽盖后 ...
nyj2010 发表于 2010-7-19 12:57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标准上写的是“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但我们现在是在储槽内还用小包装单包,打开储槽盖后,每次使用一个,其他物品不受影响,我的意思是,这样情况下,还要取消储槽吗?
支持你的见解,我们执行好的规范,是我们的责任。
但是规范本身就不规范,那怎么办。
原来传统的用法,就不能作一些技术、工艺的重新认证。
院感工作的基础是无菌法,只要保证灭菌物品在使用时无菌,你们的办法为什么不能推广。
我们医院也是把储槽当成个“储纳”用具,储槽里放单个的小包装,挺好用的! 我们也没有开始取消褚槽,护理部门没有行动,我只好见机行事。做好知识储备。 我们已根据规范要求不再将储槽作为消毒的外包装了。但把储槽消毒后,作为储纳工具,24小时更换,是挺好的。但是执行过程中领导是支持的,但我也感觉很浪费,我们是逐步取消的。 现在有好多医院用储槽装奶瓶灭菌,如果取消,奶瓶怎样装放? 我们医院也是把储槽当成个“储纳”用具,储槽里放单个的小包装,不知行不行 这是个普遍问题,也是国情啊.我想储纳应是不错的想法,不知小包装用什么? 我们医院也是把储槽当成个“储纳”用具,储槽里放单个的小包装的纱布、棉球、棉垫。
我非常赞同7楼的观点:“院感工作的基础是无菌法,只要保证灭菌物品在使用时无菌,你们的办法为什么不能推广。” 掌握院感基本原则,根据国情院情灵活应用。完全取消,真的不符合国情啊! 回复 5# nyj2010
我觉得这办法挺好的,只是想问问储槽内的小包装是用什么包装的。 我们医院也是把储槽当成个“储纳”用具,储槽里放单个的小包装的纱布、棉球、棉垫。小包装的纱布、棉球、棉垫24小时内使用,储槽每周消毒2次。 回复 16# zhenglihua2010
你这个办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本帖最后由 炉师傅 于 2010-8-4 20:47 编辑
请注意看“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是包装!
包装,意味着一打开它,里面的无菌物品就暴露出来,在非无菌区,细菌很容易沾染上去;
这就是说,开放式储槽不能用来直接装灭菌品,自己成为一个灭菌包;
如果里面装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灭菌小包装,每一个都具有自己的抗细菌渗入功能,那么外面的储槽应该成为“装载”而不是包装,自然可用。
区分明确了包装和装载的概念,就明白了 回复 7# conmed
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但我们现在是在储槽内还用小包装单包,打开储槽盖后,每次使用一个,其他物品不受影响,我的意思是,这样情况下,还要取消储槽吗?
请问,这个时候,储槽的用途还是包装嘛? 本帖最后由 conmed 于 2010-8-5 09:26 编辑
18# 炉师傅说的精辟:
“区分明确了包装和装载的概念,就明白了”
制定标准的用意,不能误导消费者。要引导怎么正确使用是要点。
在我国的医院器械流通过程中,储槽的作用还真的离不开,关键是制定的标准要符合应用实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