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4-29 10:42 编辑抗生素应用是感染治疗的主要方面,但不全面考虑问题,一味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忽视人体正常菌群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势必会出现控制了甲病,出现乙病的情况,即抗生素应用后敏感菌杀灭,耐药菌得到优势生长,而引起菌交替症,因此必须在考量微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是控制感染理性的选择。如何有效杀灭病原体,又尽量保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认为活菌制剂对防治疾病,维护人类的健康起重要作用。但在临床,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部分伴感染的危重病人必须使用抗生素,而广谱抗生素必然对微生态活菌制剂产生影响,这似乎制约了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从有限的研究资料结果看,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对某些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如Saaverdra的研究发现乳杆菌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可降低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严重性与发生率〔JAMA,2000,284(11)∶1365〕;又如Rochapi在治疗肠道难辨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发现乳杆菌与甲硝唑合用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单用的治疗效果〔Am J Gastroenterol,2000,95 ((1 suppl)∶1999〕。其确切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是否与这些乳杆菌的胞体、胞浆成分或代谢物质的作用有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宜先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再以微生态活菌制剂调整微生态,这是合理的选择,即先治后调;也有认为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分开使用,中间间隔若干小时,以避开抗生素药物的浓度高峰;在抗生素抗菌谱不覆盖微生态活菌制剂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同时合用;在有严重微生态失调表现的患者,原则上需要停用抗生素,给予微生态疗法,以扶持恢复微生态平衡。
由于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重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失衡、定植抗力下降、肠道细菌易位与医院内感染及耐药菌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如何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又能比较好地保护肠道专性厌氧菌,防止肠道定植抗力的下降,减少肠道内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除了以上方法外,有学者提出应用抗生素灭活分子(antibiotic-inactivating-molecules,AIMs)来灭活肠道内的抗生素,其目的在于: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肠道以外部位的感染同时,减少其对肠道微生态的干扰作用,抑制肠道内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及易位,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唐跃年 摘自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药讯转自临床药师论坛,谢谢作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