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常规选择哪些抗菌药?(转帖)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常规选择哪些抗菌药?如题,近期临床会诊遇到,术后切口感染引起高热,迁延不愈,血象高,血培养阴性。临床束手无策,用大剂量青霉素和激素治疗,效果一般。
另一例合并骨结核和肺部结核,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不愈。
以上案例,您有什么策略?谢谢! 本帖最后由 海内知己 于 2010-7-4 15:54 编辑
这不知对您有用否?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探讨
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轻者伤口愈合延迟,重者可形成骨髓炎。
原因
1.季节: 4到5月以及7到10月感染率高。影响感染率上升。
2.手术时间:在上述手术中,发生感染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比未感染者要长,且手术时间延长多由于术前估计不足,术中遇到意外困难,增加了感染机率。
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并不能防止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近几年来很多学者认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切口感染率比不用者约高一倍,使用抗生素不是预防无菌切口感染的有效或合理途径。
4.部位:血液供给较差,手术难度大,手术持续时间长,切口长时间暴露且牵拉操作多,组织损伤重有关。
预防
1重视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害;切口的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浪费了医疗资源,因此必须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发生感染后,应及时找出原因,加强措施,改进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术前评估不足或错误评估,导致术时发生意外困难,延长手术时间,所以做好术前讨论,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
3.重视外科手术的基本功锻炼:止血不彻底,术后血肿、术后遗留死腔继发感染。
4.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和隔离措施;手术医生呼吸道感染,带病手术操作,发生感染者,病人术前发热刚愈等,因此加强无菌操作概念是预防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5.加强院内感染学习,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自身消毒不严,医生手术及换药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以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流动人员无菌观念差,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皮葡萄球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而医务人员常是微生物的贮源,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尤其重视手术操作前后的洗手。
6.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骨科病区人员多而杂,病室空气随时会污染,如铺床、扫地和人员走动都会引起携带细菌的尘埃飞扬散布于空气中,再加上患者的飞沫,在换药时会沉降于伤口引起感染。而骨科术后患者多为强迫体位,只能卧床,这些患者换药必须在病房,所以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和消毒尤为重要。为此,在护理过程中做到,将无菌手术患者与感染伤口患者分开,并教育患者不串病房,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严格控制探视人员,要求家属不许坐病床,保证每个患者最多只留一人陪床;集中换药时间和医生查房时间,避免与家属探视时间相重叠,为创造一个清洁的换药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每日病室定时通风,换药前空气用紫外线消毒,这时消毒液拖地,并做好记录;专人负责换药室管理,严格消毒灭菌,杜绝不合格及过期包,保证灭菌质量,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要分类放置处理,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7.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 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骨折端髓腔内出血无法止血,术后易出现血肿,术后血肿内存在细菌感染 ,因此,术后前3天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伤口有渗血、渗液时,不待湿透及时更换,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8.营养支持 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关系,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同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9.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定时督促患者洗澡、更衣、对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心理护理要贯穿康复治疗的始终,多处于焦虑、悲观状态,担心疾病预后此时,护士要多安慰患者,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回复 1# fjzzzyyygk
首先要分清引起发热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至关重要,查炎性指标如血象、血沉、CRP、PCT、内毒素检测等,再对症下药,而使用激素是很危险的。 回复 1# fjzzzyyygk
首先要分清引起发热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至关重要,查炎性指标如血象、血沉、CRP、PCT、内毒素检测等,再对症下药,而使用激素是很危险的。
骨结核和肺部结核,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不愈 ,局部分泌物做涂片和培养,根据药敏使用药物。 回复 4# 绿谷
非常赞同您的意见!
对于感染的诊断、治疗,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极为重要。按理说分泌物、痰液、尿液等标本的病原学检查应常规做涂片检查。但要真正执行却有相当的难度,关键是检验科人员积极性不高,觉得涂片检查费事。不知各家的情况如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