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血透规范的疑问——希望给权威的回答、提供依据!
在执行血透规范中,有一些问题不明确,如何执行:1、新血透病人做HBV,HCV,HIV,梅毒感染监测,只做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可行?2、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是否要测乙肝二对半?
3、对乙肝二对半结果,如何隔离透析:在肝功能正常的前提下,HBSAG阴性,E抗体阳性,是否作为乙肝病人透析?单纯核心抗体阳性是否作为乙肝病人透析?E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是否作为乙肝病人透析?这些病人能否与大三阳、小三阳的病人使用同一台机器?
4、是否除了抗-HBV阳性外,其它指标任一项阳性都要按乙肝病人处理?(肝功能正常) 我也想知道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谢谢!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3-30 16:03 编辑
回复 1# bbsnhm
http://bbs.sific.com.cn/vi ... 0491&extra=page%3D1
乙肝病毒标示物除抗体单项阳性外, 慢性HBV携带者:约1/4可能转成乙肝病人;约1/5肝穿刺证实肝组织仍有炎症(仍有可能发展为慢肝、肝硬化、肝癌)
即使不发病,也是乙肝携带者,也应按照卫生部规范执行。 回复 1# bbsnhm
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乙肝病毒感染会有多种多样的血清学表现形式,单纯依赖隔离透析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其实大家仔细看来就会发现,透析机水路污染的可能性远小于透析机外部面板,以及医护人员的手,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该知道防控该从哪些环节下手了。
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节选内容传给大家看看吧,可能由此会知道以上一些问题的答案。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五、临床诊断
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或有乙肝或HBsAg阳性史,现HBsAg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肝功能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一)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上述两型慢性乙型肝炎根据肝功能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也可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见2001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二)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作出病理诊断。
1.代偿期肝硬化 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 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或C级。患者已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肝衰竭表现,如血清白蛋白<35 g/L,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不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多降低 (失代偿期<60%)。
亦可参照2001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再分为活动期或静止期。
(三) 携带者
1.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HBV DNA较高者 (>105拷贝/ml),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作相应治疗。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 (PCR法) 或低于阈值,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 HAI < 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四)隐匿型慢性乙肝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和 (或) 抗-HBc阳性;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 DNA阳性外,其余HBV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