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发表于 2010-3-17 23:19

您发现因血透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环节在哪儿?(有奖)

胡教授倡导2010年感控人员需要蹲点血液透析室了!看到大家都很赞同与支持,看到大家也都去蹲点了,感觉也不错,那么您发现问题了吗?您发现因血透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环节在哪儿?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请把您发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吧!

为而不争 发表于 2010-3-18 08:08

期待同行能早日发现感染环节,公布后与让大家做好防控措施!

sw689000 发表于 2010-3-18 08:26

我们也想经常去血透室蹲点,希望能早点发现发现感染环节,公布后与让大家做好防控措施!

过年 发表于 2010-3-18 08:29

血透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环节
   在于医院消毒管理与隔离预防措施不到位,复用透析器采用半自动清洗、消毒、灭菌,难以保证质量安全。
1、 血透室发生院内感染的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②透析用水及相关因素;③氧气湿化瓶;④透析患者的血液、体液;⑤透析器复用;⑥无菌技术操作;⑦透析机的消毒;⑧透析室内空气的清洁;⑨医疗垃圾与医用废物。
血透室院内感染的预防
2、血透室院内感染的预防: 进行全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强化院内感染预防意识,明确院内感染发生原因与环节,明确院内感染预防制度,加强预防措施,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经批准的有可复用标志的透析器可以重复使用,并写清患者姓名、使用日期、使用次数,建立透析器复用手册,登记、签名。复用透析器专人专用,不得混淆。复用透析器清洗、消毒、灭菌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如3%双氧水、0.5%过氧乙酸溶液等。检测透析器性能,决定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能超过复用规范规定的复用次数。
    透析用水与透析液配置应严格管理。定期进行水再生,定期更换反渗水处理系统的虑芯、滤膜,严格消毒隔离流程。透析液现配现用,规范放置。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贯穿于每个护理操作环节。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换鞋入室。透析治疗前后严格洗手、戴手套,且一用一洗手、一用一换手套。戴污染的手套不得进行其他操作或接触其他清洁区域。医务人员的手有伤口时应先包扎伤口,再戴双层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应做好标准预防。
   透析机每透析一人次均需根据不同型号选择不同的消毒清洗方法消毒,且在下一病人治疗前用反渗水洗净消毒液。建立透析机消毒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并签字。透析液的分布系统定期冲洗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血路管。穿刺针必须一次性使用,用后装入黄色垃圾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凡是新病人在行血液透析前必须常规检查输血前全套,并建立档案。感染性疾病患者在隔离室透析,或使用专机透析,透析结束后应用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透析结束后,凡用过的可处理物品袋装、密封出室,按医用废物焚烧处理,房间按感染性疾病消毒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保持透析室内清洁、干燥,每天定时空气消毒1h,并用有效氯、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擦拭门窗、座椅、床头柜、地面等.每周大扫除一次,彻底清洁血透室的地面、墙面。病人用的床单一用一换一消毒,被呕吐物、血液污染的床单要及时更换.机器表面或其他物表被污染时也要及时清洗消毒。
   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入口、环境物品和透析器械等进行监测,由专人负责,每月评估。护士长每月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xcjtzslyy 发表于 2010-3-18 08:35

我们发现不同肝炎病人同一个护士管理(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血透室,不同肝炎由不同护士管理很难,如丙肝病人只有一个,透析时要一个护士在目前护士人同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很难执行)假如手卫生做得不好的话,有可能导致病人之间交叉感染,我们要特别关注管理二种以上肝炎的护士的手卫生执行问题。同时也期待同行们发现新问题。

杨柳 发表于 2010-3-18 09:00

我们医院布局、流程不符合规范要求,医院正在改建,估计下半年整个改建工作完成。

大自然 发表于 2010-3-18 09:12

同意以上观点,另应建立透析机与水处理系统管理档案,透析机编号并与透析患者相对固定,一旦出现感染便于朔源和控制.总之要标准预防.

色色 发表于 2010-3-18 09:21

我认为难点在于病人可能会同时在两家以上的医院进行血透治疗,肝炎的窗口期感染难于掌握,增加不确定感染因素。我们难于监管。

明月松间照 发表于 2010-3-18 10:04

发生“丙肝门”的几家医院都用的是哪一种透析机,会不会是透析机本身的质量问题?

chenliliang 发表于 2010-3-18 10:13

有专家曝料:肝素钠注射常有共用注射器现象。

ydsy 发表于 2010-3-18 10:19

1、首先杜绝透析器复用;
2、阳性间乙、丙要分区、分机,透析机与透析床统一编号,实施登记管理,建立信息可溯记录;
3、透析机内部消毒应一用一消;表面要一机一巾消毒擦拭;
4、透析液A液可使用成品,B液要现用现配,但要防止配置过程中的污染,不主张使用成品B液;
5、透析液内毒素与溶质检测要落实,并符合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6、水处理系统质量(砂滤、碳滤、软化、内毒素过滤)等环节要把关,如余氯、水硬度等检测要及时;
7、反渗机应保证每周消毒一次,滤膜定期更换;
8、供水管路的定期消毒,注意要计算供水管路的储水量,准确计算管路消毒液浓度,建立供水管路的消毒流程,关注生物膜的形成;
9、透析用水化学污染检测要保证;
10、临时透析动静脉瘘建立后应注意穿刺点的局部感染防控;
11、固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

lisa天使 发表于 2010-3-18 15:43

我感觉还是机器相对固定比较好。易于追溯,好于管理。

明月松间照 发表于 2010-3-18 17:10

回复 11# ydsy


    不主张使用成品B液?是不是多打了一个字,主张使用成品B液?

人间仙草 发表于 2010-3-18 17:24

B液应先用现配,只有B液粉。

ydsy 发表于 2010-3-19 10:42

如果用成品B液,我认为需要及时做批量的抽样监测,否则使用中的安全性不好把握。一旦出现成品液污染,又未监测到,直接进入使用环节,后果不敢想。仅为个人意见,请专家指导!

海的女儿 发表于 2010-3-20 09:08

回复 14# 人间仙草


    除了B液粉外,也有成品B液的哟!

海的女儿 发表于 2010-3-20 09:14

另外,除了以上老师说的原因外,我觉得复用机也是一个引起感染的公共感染源。如果复用机消毒质量不过关,而病人恰好又处于窗口期(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都有),那还是非常危险的!

hugenxiang 发表于 2010-4-3 15:37

我曾多次到血头室学习血透过程,已基本知道血透的整个过程,认为血透引起血源性感染原因如下:1)可复用透析器处理不符规范;2)透析机使用后消毒不符要求;3)血透室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手卫生不到位;4)透析后环境消毒不到位。

飞的理由 发表于 2010-4-8 14:49

回复 18# hugenxiang


    主要环节还是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及复用的透析器消毒不合格

吴江新手 发表于 2010-4-9 10:44

一次性无菌用品重复灭菌后再使用,血透机每人透析结束未消毒,护士操作时未手卫生,戴手套代替洗手,从上班开始戴手套中间不更换一直戴到下班,换病人穿刺时也不换手套,水质监测不规范,为了节约而违反规范,只考虑盈利,医德何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您发现因血透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环节在哪儿?(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