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目标性监测的目标
针对现在进行的目标性监测,目的很明确---为了实施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可经常看到很多医院为了监测而监测;只收集了数据,无分析,无干预措施的落实,无干预后的数据及结果,这样的监测一失去意义,只为检查而准备,没有实际意义,大家可有好的解决办法? 回复 1# 小点点个人认为:首先确定你自己需要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内容,然后设计监测方案,再根据方案收集数据,定期分析,不符合要求的采取干预措施并督察措施的落实,并调查干预后的数据及结果, 嗯,今年想尝试进行肺部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主要因为我们医院老年患者长期住院,卧床少动等因素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想请教斑竹老师应该如何设定监测内容呢? 好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收集了数据不分析呢?为什么分析了不采取干预措施呢?
我觉得制订详细的年度计划很重要,但是制订了还必须得遵照执行,只要人员配置足够,我觉得可以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去分析、总结,并进行干预,难度很大,需要院领导等多个科室的大力配合,否则凭借一个科室的力量,没有办法开展完成 谢谢斑竹老师的指教啊,正要尝试进行目标性监测呢,可以避免走弯路 亟待需要目标性监测方面的规范化培训。 回复 3# yylong12
1、确定监测对象
2、明确诊断标准
3、收集所需资料,如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原发病、住院时间、年龄、呼吸道侵入操作、抗菌药物、激素等的应用。
。。。。
您可以先设计一份监测方案让大家来帮您完善一下。 好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收集了数据不分析呢?为什么分析了不采取干预措施呢?
helena1982413 发表于 2010-2-22 13:12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首先相关科室的配合程度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干预措施的落实,再者专职人员的学识会影响到数据的分析利用。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0-2-22 15:44 编辑
回复 1# 小点点
是啊,很多时候目标性监测就局限于收集资料、数据,没有做数据分析的可能有几个原因:
1.知识不全面(特别是统计学知识),对于收集来的资料不会分析。
2.资料全面但数据比较单一(比如: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标性监测,大部分医生都无切口感染病例,感染率为0无须进行分析;或者做手术的主刀仅限于一两个医生一目了然就没有分析)。
3.因为人手问题资料收集的较片面,不能真实的反映感染情况,分析有误差~
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 回复 7# 阳光
感谢阳光老师,嗯,先按您的启发设定监测内容再请赐教哦{:1_28:} 以上老师们的讨论令偶深有感受。 谷子老师分析的很对,很多监测过于简单,所以分析也就......... 常常是收集了资料,也做了分析,但是由于样本量不够等原因而束置高阁,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