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EY范特西 发表于 2025-4-15 08:53

随笔——按制度执行这句话你听腻了没?

本帖最后由 尘埃69 于 2025-4-15 09:37 编辑

HELLO,小伙伴们,又见面了。前两天我写的《随笔-感控人写给时代的挽歌》一文广受好评,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批判性的文章,但是对于我来说,可以批判的东西有很多,如何拿捏尺度是最大问题。那么今天这一期继续与君共赏!
感控浮世绘:当制度长出翅膀逃离病床消毒水的气味在病房的角落愈发刺鼻。此时5床患者心梗急需抢救,护士丢下那只正在填写《消毒登记本》《XXXX风险评估表》《XXXXX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的笔匆匆奔向病床——表里那优雅的数据那完美的成绩,此刻正嘲弄着她被血污浸透的橡胶手套。这样的荒诞剧,似乎正在中国医院的每个角落反复上演。
生长在文件里的乌托邦翻开《XXXX防控操作指南》"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条目赫然写着:"每床间距不得小于2米"。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到处都充斥着一号难求病房在走廊的场景,这是一种现实更是一种无奈,对于某医院的旗舰科室来说——这里连空气中漂浮的病毒都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过。那么这类用文献数据搭建的空中楼阁,正在批量制造临床医护的"原罪",从而陷入两难:要么违规收治患者,要么看着需要救治的人们苦苦等候。当然,还有某些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举措更显行为艺术本色,似乎大家都极度喜欢数字与制度交合带来的命名方式,例如三步走、五步法。听小伙伴进修回来跟我说,某院创新推出护士"翻身感控八步法",我不知道当真的执行完八步法后3床患者的压疮是不是可以孵出小鸡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让管理有章可循,而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搞的那么复杂,耳边想起了一位歪带帽子中山装名叫本山大叔的经典名言:“把大象放冰箱拢共分为几步”。这些从会议室诞生的"金科玉律",本质上是用A4纸搭建的防疫长城。 寄生在台账上的形式主义每月固定的感控检查日,总能见证医学奇迹。护士长们会像变戏法似的补齐三十天的消毒记录。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根源,在于某些检查标准比《永乐大典》还脱离实际——要求每小时记录消毒情况的人,大概觉得医生护士都是三头六臂的哪吒。培训考核更成黑色幽默。某院年度感控培训达标率100%,可现场提问时,竟有人把"标准预防"说成"标准预言"。当签到表上的签名比门诊量还多时,人们终于看清:感控早已异化成数字游戏,真正的病毒反而在台账的庇护下肆意生长。 横亘在理论与实践间的东非大裂谷我们一次次要求手卫生依从性,要求依从性规范率要达到90%以上,但是静下心来想,临床的诊疗操作繁重,这个数值真的有意义么?脆弱的手部皮肤可以承受每天几十余次的消毒液袭来么?似乎我们从来都不会听从临床的意见与反馈,当“我认为对就是真的对”这种霸权出现,似乎这场对峙才撕开了残酷真相:制定规则的人与执行规则的人,早已进化成不同物种。这种割裂在COVID-19时期达到巅峰。至今记得,感控督导组曾严令防护服脱卸必须按"严格规范流程",却对护目镜起雾影响穿刺视而不见。直到有同事情急之下扯下面屏导致暴露,这套"完美流程"才悄悄增加了防雾处理条款——用鲜血书写的修订说明,总是格外刺眼。写在最后所有未沾染患者血液的感控指南都不值得书写。当我们嘲笑某国CDC把洗手指南细化到指甲缝时,却选择性忽视了他们每条规范背后都有十万例临床观察数据支撑。反观我们的某些专家,还在把文献数据当圣经,把国外经验当模板,唯独缺少对中国医疗现实的敬畏。一位外科医生跟我说:"好的院感防控,应该像手术室的无影灯,既照亮病灶,又不遮挡医生的视线。"当制度制定者终于学会蹲下来看临床,他们会发现:真正要防控的不仅是病原体,还有那些脱离地气的官僚主义细菌。当制度插上翅膀逃离病床,工作又该何去何从呢?毕竟,感控的真谛不在文件柜里,而在每一次真实触碰到患者体温的瞬间。

吴晓梅 发表于 2025-4-15 09:26

为敢于批判的年轻人点赞!我们现在就是缺乏批判思维。
有些医院制度多得不得了,动不动就是一个制度,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也整一个制度。
而且制度是高高在上的,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完全脱离临床的。脱离临床的怎么按制度执行?

DYEY范特西 发表于 2025-4-15 09:33

吴晓梅 发表于 2025-4-15 09:26
为敢于批判的年轻人点赞!我们现在就是缺乏批判思维。
有些医院制度多得不得了,动不动就是一个制度,一句 ...

谢谢吴老师!确实我觉得现在的制度太多了,而且好多制度都是在办公室拍脑门想的,甚至都没去过临床就能写出来一堆制度,有点滑稽

尘埃69 发表于 2025-4-15 09:41

DYEY范特西 发表于 2025-4-15 09:33
谢谢吴老师!确实我觉得现在的制度太多了,而且好多制度都是在办公室拍脑门想的,甚至都没去过临床就能写 ...

为您的质疑点赞
结合临床、贴近临床
不接地气、办公室制定的制度怎么能落实?
喜欢:好的院感防控,应该像手术室的无影灯,既照亮病灶,又不遮挡医生的视线

小猪搬家1 发表于 2025-4-15 10:31

老师好文笔,说出了我们感控人的质疑,为你点赞!

xuexiaoyuan 发表于 2025-4-15 13:57

写的真好,既现实又无奈

真心竹 发表于 2025-4-18 14:15

去临床科室质控检查,科室护士长和主任都会说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确实做不到,在目前这个哪哪都考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耗材成本的大环境下,真是的很难,好多流于形式,但是又不得不做。{:1_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按制度执行这句话你听腻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