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1——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聚集性事件的调查与实践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4-2 20:23 编辑这是一篇发表在《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上的文献,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聚集性事件的调查与实践。
我本以为可以看到调查出到底感染源是什么,可是最终监测到的细菌与患者感染部位检出的不一样,所以我感觉这篇文章很诚实。
发这个帖的想法是,通过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我看到的有几点:
1.眼科手术的超声乳化手柄及注吸手柄数量,当时是否与手术量匹配?这个我们在检查中关注过吗?
2.无菌耗材的存储环境,我们如何去督查?
3.病房对公共检查设备,如裂隙灯、眼压计、眼底镜等清洁消毒流程,如何落实“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
4.梅雨季节,洁净室的湿度如何控制?
期待大家谈谈您读了这篇文献后,收获了哪些经验?
国内的院感暴发或者聚集调查质量太低,个人觉得{:1_12:}{:1_12:}{:1_12:}{:1_12:} jerkran 发表于 2025-4-2 17:28
国内的院感暴发或者聚集调查质量太低,个人觉得
我觉得他们尽力了!如果换做我们医院,可能物表环境啥也检测不到 学习了,大部分医院感染暴发确实很难调查清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