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就是感术行动的指标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3-24 19:36 编辑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国卫办医政函〔2025〕106 号),附件2是个专业工作改进目标,医院感染管理在地37页的第33项。
内容为【降低(特定)I 类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率(PIT-2025-37)】目标简述I 类切口又称清洁切口,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反映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选择以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中相对占比较高、危害性较严重的脑出血、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三个单病种作为重点监核心策略1. 医疗机构建立由院感、医务、临床科室、护理、麻醉、药学、信息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 2.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3.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临床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措施落实效果。 4. 医疗机构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监测及评价,明确相关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的质量和效率,做好改进工作评价,加强监测指标纳入日常考核管理。
2024年3月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所发布《“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 ” 专项行动( “感术 ”行动)实施方案》(国卫医研发〔2024〕75号),在完成性指标中第三项为: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说明中有在统计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基础 上,分别统计以下手术类型的 I 类切 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本机构占比最高 I 类切口手术;(2)脑出血;(3)髋关节置换术;(4)膝关节置换术。
与后三项完美契合,各位老师可以讲两个工作合并进行,笔者整理【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中关于脑出血、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的分类代码,没有信息系统又要开展监测的医院可以,按照这个内容到病案病首页中筛选分母,分子是日常监测的手术切口感染病例,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到了 这个要求对于我们二级医院实施上有困难,“(2)脑出血;(3)髋关节置换术;(4)膝关节置换术”脑出血开展0例,关节置换全年开展例数不到10例。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查阅了近3年病例,每年I类切口手术约2000例,感染率均为0。不知道其他二级医院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呢?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谢谢! 正好需要,学习了。 今年工作重点内容之一。感谢老师的解读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到了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到了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到了 脑血管切口引流术(各类脑血肿引流术)算不算感术行动中的I类切口呢?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好像不止这么多? 18952585268 发表于 2025-4-11 08:58
脑血管切口引流术(各类脑血肿引流术)算不算感术行动中的I类切口呢?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好像不止这么 ...
按照监测定义来定义手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代码欢迎老师提供更多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