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出纹带棒杆菌在医院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ICU 及 老年科、中医康复科、神经外科等长期卧床、昏迷、插管的患者检出血培养、痰培养中有纹带棒杆菌,请问该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吗? https://mp.weixin.qq.com/s/VvNNLaOZqM2dwaE0VU_5ug施毅丨少见病原体肺部感染的诊断思路(一)(一)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棒状杆菌:系指需氧生长、非孢子生殖、形状不规则、无抗酸性的革兰阳性杆菌、统称棒状杆菌。纹带棒杆菌:属于棒杆菌科、棒杆菌属(有 105 个种、常见引起人类感染的有 30个种)中的纹带棒杆菌种、是人类皮肤微生物的一部分、既往认为是正常菌群。致病性:近年来、纹带棒杆菌作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从各种各样的无菌体液、组织和假体装置中被分离出来、并被发现是除眼以外的任何无菌部位中分离出来过的细菌;已有报道纹带棒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或暴发。药物敏感性:分离菌株通常表现出显著的多重耐药性、但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达托霉素敏感;近期报道、纹带棒杆菌对所有口服抗菌药物都有耐药性、迫使临床医生必须使用胃肠外抗菌药物、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已发现可发生对达托霉素的耐药、需要引起临床的关注。所致人类感染性疾病: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异物感染、菌血症、泌尿道感染、脑脊液(分流感染)。
(二)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诊治临床意义: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棒杆菌进行临床意义分析评估往往给临床微生物学家造成很大困惑、部分原因是由于棒杆菌在人体皮肤表面和环境生长、一旦标本采集有误、这些菌就会被培养鉴定出来、但是和临床感染症状又不符合。以下情况纹带棒杆菌检出具有临床意义:(1)多份标本中同时检出;(2)革兰染色直接镜检观察到纹带棒杆菌和强的白细胞反应;(3)从同一标本中分离到的其他微生物为低致病性。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有临床意义的分离菌株都应该进行药敏试验。关注:由于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出现、糖肽类作为纹带棒杆菌的一线治疗已经不合适、但许多国家的药敏试验显示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都是敏感的。 机会性致病菌,需要结合临促症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