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室环境监测
请问各位老师住院部的小针刀室属于几类环境?空气监测的话应该按照几类环境标准呢?谢谢各位人认为属于三类环境
医院环境分4类, I,II,III,IV, 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要求≤10cfu/m3,物表≤5 cfu/cm2,医护人员手≤5 cfu/cm2。 II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早产儿 室,普通隔离室, 供应室 无菌区,烧伤病房, 重症监护 病房,空气≤200cfu/m3,物表≤5cfu/cm2,医护人员手≤5cfu/cm2。 III类,儿科病房,妇产检查室, 注射室 ,换药室, 治疗室 ,供应室, 清洁区 。急诊 抢救室 , 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房,空气要求≤500cfu/m3,物表≤10cfu/cm2,医护人员手≤10cfu/cm2。 IV类,传染科及病房,物表≤15 cfu/cm2,医护人员手≤15 cfu/cm2。 以上1~4类都不得检出致病性 微生物 。
感觉是III类环境。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3-21 09:31 编辑
Ⅱ类环境,空气 ≤4.0 (15 min)cfu/皿,物体表面 ≤ 5.0 cfu/cm2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中医微创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针刀技术、带刃针技术、铍针技术、水针刀技术、刃针技术、钩针技术、长圆针技术、拨针技术、银质针技术及穴位埋线技术等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3 微创治疗室环境要求
3.1 微创治疗应参照门诊手术管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并符合门诊手术室的管理要求。
3.2 没有门诊手术室的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微创治疗室,不应与换药室等其他治疗室共用,面积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宜,应划分无菌准备区、治疗区,区域之间要有实际隔断,非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或穿行无菌准备区。
3.3 无菌准备区应配置手卫生设施及用品、更衣柜、帽子、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外科手消毒剂等。治疗区有诊疗床、治疗车、无菌物品存放柜等。
苏打水的 发表于 2025-3-21 09:27
各位人认为属于三类环境
医院环境分4类, I,II,III,IV, 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要求 ...
Ⅱ类环境,《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有明确规定。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中医微创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针刀技术、带刃针技术、铍针技术、水针刀技术、刃针技术、钩针技术、长圆针技术、拨针技术、银质针技术及穴位埋线技术等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3 微创治疗室环境要求
3.1 微创治疗应参照门诊手术管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并符合门诊手术室的管理要求。
3.2 没有门诊手术室的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微创治疗室,不应与换药室等其他治疗室共用,面积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宜,应划分无菌准备区、治疗区,区域之间要有实际隔断,非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或穿行无菌准备区。
3.3 无菌准备区应配置手卫生设施及用品、更衣柜、帽子、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外科手消毒剂等。治疗区有诊疗床、治疗车、无菌物品存放柜等。
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及讨论,下载学习了! 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学习了{:1_1:} 认为属于二类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