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25-2-2 09:00

聊一聊“换气次数”和“”通风量“”

过节期间,我们聊一个轻松的话题:
——换气次数、通风量
经常会在各种感控规范中看到“换气次数”、“通风量”这些词,比如:
——室内最小新风量应不小于 2 次/h 换气次数,人均不小于 30m3/h 通风量
这个数据何以获得?
又该如何计算?
是针对机械通风?还是自然通风?
请讨论,学习!


我心飞扬魏 发表于 2025-2-3 08:07

这个只能看说明书了,具体哪些场所需要哪些换气量,什么样的通风量,一直比较迷糊,期待有老师做出一个归纳总结出来!

高山雪莲W 发表于 2025-2-3 09:18



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研究表明,为了满足人员正常的生理需求,每人每小时需要一定体积的新鲜空气,这就是人均不小于30m³/h通风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当新风量低于这个数值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逐渐升高,影响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适当的新风量有助于及时排除这些异味和污染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在一些建筑中,需要维持室内特定的压力状态。例如在有洁净要求的房间,如实验室、医院手术室等,需要维持正压以防止外界污染空气的侵入;而像卫生间、厨房等可能产生污染气体的区域则需要维持负压,防止污染气体扩散到其他区域。
       为了实现这种压力状态的维持,需要有足够的新风量来进行风量平衡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小新风量要求,这与换气次数相关联。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要求,就是从这种风量平衡和压力维持的需求角度出发确定的,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根据其具体需求确定了相应的换气次数标准,进而确定最小新风量。




新风量计算方法
   某计算机房面积:S=65(m°)净高h=3(米),人员n=25(人);每人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所需新风量 q=30(m3/h)];
   总新风量:Q1=nxg=25x30=750(m3/h);
    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4(次/h)],则新风量 Q2=,由于 Q2>Q1,故取 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
       注: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x宽x送风口以下的高度应选用的新风热交换器台数或送排风机台数=房间体积x要求换风次数/单台全热交换器额定新风量。
      排风量=房间体积x排风换气次数;
      送风量=房间体积x送风换气次数有些地方要保持负压,如厕所,厨房等;保持正压的地方最好计算一下室内压力是好多,以免设计大了开不了门;
      房间最小新风量Lw=nRp+Rb*Ab;
      n-室内总人数,即为人员密度与地面面积之积,人;
   Rp-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m3/(h·人);

    Ab-地板面积,m2.
    每人所需新风量/。



高山雪莲W 发表于 2025-2-3 09:21

个人认为换气次数、通风量是指机械通风。这样也好控制新风量。

自然通风难以计算新风量。

苏打水的 发表于 2025-2-3 10:02

换气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它反映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和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一般来说,换气次数越高,室内空气质量越好。例如,在舒适性空调中,换气次数是指空气调节区的总送风量与空气调节区体积的比值。而在工艺性空调中,换气次数既可以按送风量计算,也可以按送风/排风换气次数组合计。对于全面通风,换气次数通常以排风量计,而对于局部通风,则一般不按换气次数计算。
送风量则是指空调系统输送的空气流量,它直接影响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合适的送风量可以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性。在夏季,适当提高空调送风量有助于降温;而在冬季,则应适当减小送风量,以免室内温度过低。送风量的大小需要根据室内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季节变化来确定。 综上所述,换气次数和送风量虽然都是衡量空调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它们关注的方面不同。换气次数侧重于室内空气质量,而送风量则关系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以实现室内环境的最佳舒适度和健康保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一聊“换气次数”和“”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