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问题
老师们,请教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由哪个部门拟订? 诊疗归医务,防控及消毒归院感 管理制度?不可能每一个疾病都制定一个制度?院感科要制定的制度是《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
十、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操作规程具体是什么?
比如《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隔离衣、防护服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床单元终末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这些操作规程都是统一的,也不可能每一个疾病都制定一个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该要做的是培训下面这个内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技术指南(2024 版)》
附件 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控制要点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
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应住院隔离治疗。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呕血、咯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具体参见《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应隔离治疗并张贴明确标识,患者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做好个人防护。应避免探视,必要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做好防护探视。应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家属进行风险告知,对自行出院者进行劝阻;并将自行出院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信息通报属地疾控机构,同时告知家属主动联系属地疾控机构,由疾控机构提供消毒卫生技术指导,以避免引发家庭和社区聚集性疫情和继发死亡病例。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对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接触后医学观察 14 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
诊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接触情况进行适当防护。
(一)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二)在进行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按照标准脱除防护装备,用后装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
患者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患者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的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患者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患者病房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 500-1000 mg/L 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当物表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时,立即用含有效氯 2000-4000 mg/L 的消毒剂溶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等)作用 20 分钟后清理。
(二)诊疗用品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等一般诊疗用品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按照上述物表所用消毒剂浓度采取擦拭或浸泡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物品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重复使用的侵入性诊疗用品严密包装后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处理。
(三)血液等污染物的清理与消毒。患者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用专用容器盛放,按 1:4 比例加含有效氯10000-20000 mg/L 的消毒液并放置 2 小时,按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进行处理。
(四)医疗废弃物处理。患者的生活垃圾、价值低的污染物以及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五、尸体处理
(一)以含有效氯 2000-3000 mg/L 的消毒剂或 0.5% 过氧乙酸的消毒液浸润的湿巾进行表面消毒后,再用上述消毒液浸润被单包裹尸体后,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
(二)尸体衣物以含有效氯 500-1000 mg/L 的消毒剂喷洒后装袋送焚烧。搬运尸体的担架、推车等用具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一般可采用擦拭、喷雾、薰蒸等消毒方法。
(三)每取放一具尸体后都应用含有效氯 1000-2000 mg/L 的消毒剂对停尸台进行随时消毒。
(四)存放未经消毒处理患者尸体的冷藏箱,待尸体取出后,对冷藏箱采用含有效氯 1000 mg/L 的消毒剂(可按 3:7 比例添加酒精以防止消毒剂被冷冻)进行终末消毒。
(五)尸体运送及处理人员工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穿胶鞋及隔离衣;搬运尸体或进行各项消毒操作后,要及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指导,明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