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nline 发表于 2024-8-2 14:47

SIFIC20周年丨胡必杰专访丨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自2005年首届大会在上海召开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载春秋。SIFIC以其专业性和前瞻性,紧跟时代脉搏,聚焦行业热点,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重大传染病和多重耐药菌防控等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不仅规模盛大,更是国内外感控专家学者共襄盛举的学术盛宴。
在近日举办的SIFIC 2024大会中,SIFIC创始人之一、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与《感染医线》分享了SIFIC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以及他对中国感控事业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一窥感控领域的变迁,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并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望往昔 辉煌历程

SIFIC二十年发展历程与卓越成就概览

作为中国感控事业的重要推动者,胡必杰教授见证了中国感控从起步到成熟的过程。自1986年国家卫生部与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共同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以来,中国的感控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早期的感控工作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干预较少,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2005年,胡必杰教授开始思考中国感控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经验的启发下,认识到感控工作应从感染监测转向预防与控制。这一理念促成了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的诞生,首届大会的主题是“我国医院感染监控的当务之急:做正确的事”,这标志着中国感控事业从监测向预防与控制的转变。在过去的20年里,SIFIC大会的主题不断演变,从2006年的“过程监控比结果监控更重要”,到2010年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到2014年的“科学认知,循证实践”,再到2023年的“共筑感染防线,共创美好未来”,每一届大会的主题都契合时代需求,并对中国的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SIFIC也经历了从基础感控到循证感控,再到现在的精准感控的发展过程。SIFIC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从一个单一的论坛,成长为一个集网站、微信、微博及小程序等多元化渠道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交流与服务平台。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极大地增强了感控知识的普及广度与深度。如今,SIFIC已经成为中国感控领域的标志性平台,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感控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共同为中国感控事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24年,SIFIC以“精准诊治,精准防控”为主题,不仅是对当前医疗行业面临挑战的一次积极回应,更是对未来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深远布局。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SIFIC将汇聚国内外感控相关领域的精英与先锋,通过前沿的学术探讨、深度的案例分享以及创新的技术展示,共同探索精准医疗的新路径,最终致力于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实现真正的患者获益。









感控变迁 见证成长

中国感控事业四十年发展轨迹与重要突破

胡必杰教授表示,中国感控事业在过去38年,尤其是近20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认为,最大的变化在于感控理念的正确建立和实践的创新。感控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医疗活动中医院感染的风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重视。随着感控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感控工作者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感染类型实施了分门别类、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集束化干预措施(Bundle)作为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组合多项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措施,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例如,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方面,强化口腔卫生和床头抬高措施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此类感染的发生。同时,感控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手术部位感染、导管感染监测,扩展到免疫受损宿主感控及传染病防控等更广泛领域。胡必杰教授强调,非典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感控不仅是医院内部的事务,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传染病防控被纳入感控体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中国不仅加强了血源性感染疾病的防控,如HIV、乙肝、丙肝等,还积极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挑战,如新冠疫情。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此外,针对耐药菌的防控也成为新的关注点,特别是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等“超级细菌”的出现,对感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胡必杰教授还提到,感控工作的持续推进需要相应的成本投入,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补偿这些成本,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未来,构建一套既高效又公正的诊疗体制与社会环境,以正向激励医疗机构加大感控工作的力度,将是推动感控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加强感控文化建设,不仅要在医疗机构内部深入人心,更要通过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意识,形成医患共筑感控防线的良好局面。这些方面,不仅是对感控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员提出的挑战,更是推动公共卫生体系整体进步的重要课题,需要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与创新。




直面挑战 精准提升

感控人员的微生物学基础能力培养

随着微生物学领域的突飞猛进,“感控人”正面临着提升专业能力的新挑战。胡必杰教授着重强调了感控专业人员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指出,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人员核心能力》文件,明确了16个核心能力领域,这些领域覆盖了从标准预防到教育培训的多个方面。然而,胡必杰教授认为,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微生物学基础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感控人员微生物学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胡必杰教授建议,感控人员应持续深化微生物学的学习,紧跟学科前沿。这包括了解不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特征与传播机制,掌握其致病特性及防控策略。例如,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等环境微生物引发的院内感染,感控人员需熟悉其在水源等环境中的存在形式,通过环境监测与干预,有效阻断其传播。同时,胡必杰教授强调,感控工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物理隔离措施,如口罩、帽子、隔离衣及三区划分等。这些措施对于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感染可能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更强的微生物学知识来实现科学、精准的防控。为进一步加强感控人员的能力建设,胡必杰教授呼吁在教育培训中增加微生物学知识的比重,并倡导构建持续学习的生态体系,为感控人员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与路径,以全方位提升感控专业人员的微生物学素养与感控实践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精准把脉、科学施策,在“精准诊治,精准防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胡必杰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基地主任,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分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感染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感染医线》

SIFIC大会回顾




SIFIC 2024“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盛大开幕




跨界融合,共筑感控未来丨SIFIC 2024“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完美落幕




5组视频丨重温SIFIC 2024“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精彩瞬间




健康报:精准感控为医患撑起健康保护伞




天格 发表于 2024-8-2 15:57

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为胡教授点赞{:1_14:}{:1_14:}{:1_13:}

生命维护 发表于 2024-8-6 12:29

希望能上传一些SIFIC 2024大会中的优秀课件供我们下载学习呢

万里霞光6046 发表于 2024-8-8 14:29

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为胡教授点赞

zjhlyf 发表于 2024-8-12 11:18

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为胡教授点赞

zjhlyf 发表于 2024-8-12 11:20

精准诊治,精准防控{:1_14:}

wuzouyu1983 发表于 2024-8-13 08:28

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为胡教授点赞

杨言言 发表于 2024-8-13 09:02

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为胡教授点赞

yjzxwsy 发表于 2024-8-13 09:51

感控作为“”投入多产值少“”的学科,实属不易,为胡教授点赞,精准诊治,精准防控,感控人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SIFIC20周年丨胡必杰专访丨星光不问“感”路人,向更远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