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肠道感染
患儿3岁6个月,以咳嗽26天为主诉于4.6入院。入院后体温正常,血常规、生化全套大致正常,粪、尿常规正常。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入院后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5g ivgtt Q12h、(4.8-4.13)阿奇霉素颗粒0.15g 口服 Qd,雾化等处理。4.12 09:00停哌拉,14:00患儿发热,T:38.5,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量少,排稀水样便7-8次,量少,无粘液脓血便,咳嗽减轻。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约6次/分,,予补充“急性腹泻病”,考虑重感,4.13尿、粪常规正常,血常规:淋巴细胞数目1.69,单核细胞数目1.29,淋巴细胞百分比22.1%,单核细胞百分比16.9%,crp7.29 mg/l,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5g ivgtt Q12h、奥司他韦抗病毒、酪酸二联活菌调节肠道菌群。4.13 T:38.5,腹泻4次,4.14后未发热,腹泻2次。临床以胃肠道感染上报院感。请问各位老师:这个病例是否为院感? 属于感染性腹泻 谢谢老师!学习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路过学习,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