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对比数据
请教各位老师,贵院在做尿路置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监测时,有您要希望达到的期望值吗?我们的上述监测数据一直沿用参考美国CDC的监测数据,但是我觉得我们和他们的国情、医疗状况有很大的区别,可比性不大,哪位老师可以提供一下我国这些监测项目的参考数据,谢谢! 我们国家刚刚起步,按照美国的监测方法最长的也只大概做了3~4年,而且参与的医院较少,故无法将此作为我国的数据来公布。 我们目前只能把数据整理统计,提供给临床. 我院刚刚起步,正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数据拿出来。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教,那只好与我们前面的监测数据做自身对照了,在监测过程中注重质量持续改进。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SJT345OY\victory.gif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SJT345OY\victory.gif 不好意思,前面发错了。在开展目标性监测时,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一同查房,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每一位调查对象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侵袭性操作,对可疑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能督促及时送病原学标本,使一些非典型的医院感染病例都能得以诊断,因此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明显高于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因此我们是以第一年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资料作为自己医院的本底数据对照,延续的目标性监测再加以干预措施。 “我们是以第一年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资料作为自己医院的本底数据对照,延续的目标性监测再加以干预措施。”我个人认为不妥,因为监测不是目的,我们开展目标性监测主要是提供干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而不是提供某些数据,因此没必要浪费一年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收集,如果非要进行比对的话,基础调查阶段可为3个月,干预阶段为半年以及永久。 回复 9# 冰雪梅赞同您的观点,这一年的时间并不是说是一定的,应该是可以根据自己医院情况而定啊。我们是因为第一年监测结束做统计分析时,发现了与目标性监测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才觉得有必要继续做下去;至于干预措施,在感控人员深入到该科室的时候,应该就已经开始干预了,不知这点您是否赞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