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nline 发表于 2023-12-19 08:40

【感染科普笔记2023-12-16】陈建森丨从微生态角度审视医院感染

本帖最后由 高山雪莲W 于 2024-9-27 10:27 编辑

讲者丨陈建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整理丨黄奉毅/汪晓妮(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审核丨兰乖平(西安秦皇医院)/蓝雪0816
来源丨SIFIC 2023“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联合大会
人体微生态系统存在于胃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多个部位,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各菌群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为机体屏障拮抗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一旦机体内环境或外环境发生变化,微生态学规律受到破坏,正常菌群内的相互制约关系也会受到扰乱。此时,不但致病菌容易入侵,正常微生物菌群也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和产生相应毒素而引起感染性疾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建森教授在SIFIC 2023“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联合大会上分享了从微生态角度如何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一、美国CDC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由于感染性病原体或其毒素的存在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无证据表明感染在入院前已经存在或处于潜伏期。
医院感染病原体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感染因子引起,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皮肤、鼻腔、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微生物;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受污染的外环境表面、物品、空气,也可以通过HCW(医务人员)、护工、清洁工进行传播。
二、微生态学生态学(Ecology) 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微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科学。
(一)微生态平衡---进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微生物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微生物与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由于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生物宿主的体表与体内分布着一定种类和数量,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并保持生态平衡的特定微生物群,称之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有五大作用:①是生物拮抗作用,可阻止和干扰外来微生物的定植或入侵;②是免疫作用,有共同抗原,提高宿主对致病菌及外籍菌的免疫水平;③是营养作用;④是抗肿瘤作用;⑤是抗衰老作用。
(二)微生态平衡---微生物因素


同一种菌在原位是原籍菌,在异位就是外籍菌,虽然两者在生物学上是相同的,但在生态学上则不同。原籍菌对宿主有利,外籍菌可能有害。优势菌是决定生态平衡的核心,优势菌下降或消失即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三)微生态平衡---宿主因素宿主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生理状态,体内微生物群均会发生改变。宿主对正常菌微生物群影响是直接的、主要的、相互的,环境对正常菌微生物群影响则是间接的、次要的和单方面的。正常微生物群中的原籍菌和外籍菌可以相互转换。
三、微生态失衡与感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即为微生态失衡,可以表现为菌群失调和定位转移。菌群失调发生的条件有寄居部位的改变、集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菌群失调。



(一)菌群失调抗生素引起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严重改变,导致细菌多样性水平低下,同时某些优势菌群增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改变会导致肠易激综合征 (IBS) 或肠道病原体 (如艰难梭菌、念珠菌) 的二重感染。其他后果包括选择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库,促进菌株之间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通过改变碳水化合物组成增加肠道细菌的数量,削减产维生素细菌数量,改变代谢活动,导致营养和免疫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与二重感染:要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菌群非常关键,当肠道正常厌氧菌群显著减少,病原菌定植,需氧菌和真菌繁殖,此消彼长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及疾病。
[*]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皮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研究中提示:ICU重症肿炎患者的微生物群多样性低于对照组;ICU重症肺炎患者的革兰阴性菌多于对照组;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感染与皮肤微生物菌群有关。

(二)定位转移 (细菌移位)在肺部微生物组的新维度重新审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问题的研究中提示:在左肺(沙漠模型),感染的进展表现为病原体数量的逐渐增加,这个模型主要关注肺炎相关病原体的变化;在右肺(丛林模型),肺部感染的进展与其他身体部位(如口腔和肠道)的菌群失调和移位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治疗和其他因素加剧菌群失调促进感染的进展。
四、环境储菌库医院特定的环境是MRSA、VRE、GN-MDRO(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以及艰难梭菌等病原体的储菌库,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可来自于受污染环境,通过HCW(医务人员)手间接传播,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病原体的传播,传播媒介可以是HCW的手。艰难梭菌出现患者的粪便中,当污染了病房及其周围的环境,包括HCW手受到污染,未戴手套或未进行手卫生,就会传播给其他病人或污染医院环境。
五、从微生态角度防控HAI横向预防策略 (广度)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接触预防、环境清洁。纵向预防策略(深度)措施包括主动监测、特定病原体隔离、去定植。通用去定植策略有洗必泰擦浴、精湛CVC置管技术、维护导管和术前体表皮肤消毒;目标性去定植是通过主动监测,鼻腔涂抹莫匹罗星去MRSA定植、选择性呼吸道和消化道去定植策略 (SOD&SDD)、使用多粘菌素、氨基糖苷和抗真菌剂,局部或全身给药。
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粪菌移植 (FMT),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内外疾病的治疗。
六、小 结陈建森教授从微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更新预防感染的策略。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维持宿主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营养物质等促进内环境的稳定,可以控制某些感染性、菌群生态失调、菌群定位转移所导致的多种疾病。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王小虾
https://mp.weixin.qq.com/s/gyxQGwtIx76tHbc3j5fvfw



33168955-w 发表于 2023-12-19 11:25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各菌群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为机体屏障拮抗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一旦机体内环境或外环境发生变化,微生态学规律受到破坏,正常菌群内的相互制约关系也会受到扰乱。此时,不但致病菌容易入侵,正常微生物菌群也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和产生相应毒素而引起感染性疾病。

梅花丁 发表于 2023-12-20 08:32

路过学习了,微生态平衡,定位转移等等感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染科普笔记2023-12-16】陈建森丨从微生态角度审视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