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wshh1975 发表于 2023-11-17 17:32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中对建筑布局的要求如何理解?

各位认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中对ICU、病区中提出的建筑布局是仅限于CRE防控时呢,还是日常工作中都必须做到呢?比如病区设置单人间,那这个单人间是需要常备呢,还是有CRE的时候有就可以呢?

5.2.1 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宜设置成全单人间病房。
5.2.2 无条件满足全单人间的ICU 应设置至少1 个单人间,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 平方米。
5.2.3 无条件满足全单人间的ICU 多人间病房的床间距宜不少于2.5 米;两床间宜设置物理隔断(如屏风、玻璃隔断等多种形式,但不含隔帘),物理隔断宜易于清洁、耐受消毒、高度宜不低于2.5 米。
5.2.4 新生儿病室应设置至少1 个单人间,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 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 米。有陪护病室应一患一陪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 平方米。
5.2.5 普通病区应设置至少1 个单人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5 平方米。
5.2.6 普通病区可根据本地区及本医院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流行情况,增加单人间数量。
5.2.7 各病区应设置独立的污物间,污洗间应相对独立,位于病房末端,靠近医疗废物暂存间及污物出口。病室内不应设置污洗池。
5.2.8 洗手池应尽可能远离患者床头。
5.2.9 洗手池深度宜不小于19 厘米,宽度宜不小于60 厘米;水池两侧及靠墙侧宜设置光滑、耐消毒液腐蚀和防潮材质的挡板,其高度宜不低于50 厘米;宜调整出水口位置和水流强度,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水池底部的排水口。

吴晓梅 发表于 2023-11-17 18:20

病区常备单人间不太现实,CRE的时候都不一定有,病区要单人间隔离真的很难。

davidsson 发表于 2023-11-17 22:55

个人愚见:CRE防控是长期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中对ICU、病区中提出的建筑布局要求应该是有条件尽量满足为佳。单间常设还是需要的时候才设不用纠结,科室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保证需要的时候一定可以迅速腾出单间(落到明确规定时间和责任人),不常设也可以。不过话说回来,每次这个倒腾太麻烦了,常设一间比较省事,两者做个取舍就好。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23-11-19 08:52

单人间是常备确实是不现实。病区一旦有CRE,临时创造单间隔离也能达到隔离的目的。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23-11-19 08:58

之所以单独、单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且提出更为严格、更为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是不是可以说明一下几个问题:
1.CRE形式非常严峻,不能再“糊弄”了;
2.要想做好所谓的“接触隔离”,就得有具体的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该标准提到的2个2.5米就能说明问题。
3.在严格的措施也得严格落实下去才对,而不是像以前挂个“接触隔离标识”,至于其他措施有条件做,没条件就忽略。

LJMX0211 发表于 2023-11-22 15:30

谢谢老师分享,涨知识了       

丫u 发表于 2023-11-24 11:22

谢谢老师分享,涨知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中对建筑布局的要求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