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普笔记2023-10-18】杨树伟丨猴痘的预防与控制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4-9-27 15:50 编辑讲者丨杨树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整理丨邹林(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丨蓝雪0816
来源丨内蒙古《百日精准感控惠基层》
自2022年1月1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所有6个区域已有111个成员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截止2023年6月5日,共计报告了879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包括146例死亡病例。我国在6月6日至7月10日已报告的猴痘感染病例数量增至10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感染数量都在增加,为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树伟教授将从猴痘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猴痘的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
一、认识猴痘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于1958年在绿猴中被发现,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人类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带。病死率为1%~10%。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猴痘全球感染病例的主要特点:①96.2%病例为男性,中位年龄34岁。②18~44岁男性为最受累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9.0% 。③在已知性取向的病例中,84.1%的病例为男男性行为者,其中7.8%为双性恋男性。④性接触为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占82.0%,其中最常见的暴露环境是有性接触的派对环境,占66.4%。
[*]猴痘病毒理化特性: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敏感。
[*]传染源: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灵长类(多种猴类和猿类)。主要传染源是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
[*]传播途径: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易感人群: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 临床表现:(1)潜伏期 5~21天,多为6~13天。(2)发病期:发热(38.5℃)头痛、嗜睡、淋巴结肿大、乏力、背疼、肌痛、与水痘、麻疹天花相比,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一个明显特征。(3)皮疹期:面部和身体的大范围皮疹。最常见面部、随后手掌和脚底,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到小水泡、脓包,以及干燥后脱落的结痂,约三周结痂脱落后结痂才能完全消失,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的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 临床表现 + 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①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②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③发病前21 天内接触过啮齿类、非人类灵长类等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2)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定义者,经实验室检测,猴痘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分离阳性者。(3)鉴别诊断 其他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如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登革热等。此外,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梅毒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猴痘治疗: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1)对症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体温高者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C,予解热镇痛药退热,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2)并发症治疗。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二、猴痘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传染源 :严格要求出入境动物的检疫,防止动物传染病、染病动物制品传入境内。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情况主动报备及时就医。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及其接触过的物品,食用肉类必须煮熟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管理,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病人,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同时加强个人手卫生。
[*]疫苗:猴痘预防一般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但亦有疫苗可以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我国既往的天花疫苗为复制型组织培养痘苗,暴露前接种可有效保护人群免受感染。
[*]猴痘院内感染控制。
(1)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工作通知》与《猴痘诊疗指南》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2)开展全员培训:根据《猴痘诊疗指南》与《猴痘防控技术指南》培训工作人员病例识别、病理报告、患者安置、实验室检测技术、消毒技术等。要求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皮肤科等重点科室,熟练掌握猴痘病毒感染的诊疗及防控知识。
(3)加强识别:加强鉴别诊断能力,加强对流行地区旅居史的筛查。早报告早送检疑似病例。尽早联系CDC或相关机构进行测序鉴定。及时隔离疑似及确诊病例并开展流调,严格单人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应保持隔离至皮疹完全愈合。密接者应在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21天内自我监测症状发展。
(4)保护易感人群:诊治疑似或确诊猴痘患者的卫生工作者和其他人员应实施标准、接触和飞沫感染控制预防措施。尽量安排具有免疫力的医护人员管理患者。关注个人健康。按照经空气传播传染病预防,根据不同风险级别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加强使用酒精类消毒剂保持手卫生。如果需要转运患者,则应使用床单遮盖患者的皮疹,并应使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遮盖患者的口鼻。(5)实验室安全防护:猴痘病毒属于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猴痘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包括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猴痘病毒灭活材料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在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需在相应等级的设施、设备及个人防护条件下进行。
(6)消毒:①空气:则在无人情况下,可选择5000mg/L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按20mL/m3 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②物表:采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 2000mg/L 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③医疗器械:隔离人员器械器具应专人专用,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按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应按要求清洁,根据预期用途进行灭菌或进行高水平消毒。④织物: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7)医疗废物处置:对疑似或确诊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及时密封转运。医疗废物3/4满时及时封装,严禁挤压,袋口按照鹅颈结的方式做好封扎,在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8)个人如何预防猴痘:
①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②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④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一定要主动了解猴痘预防知识,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⑤暴露后预防措施:接触传染源后2周内,尤其是最初4天内接种天花疫苗有效。大约85%的人接种后产生免疫力。但是免疫力低下人群(正接受化疗、器官移植、HIV感染等 )以及对天花疫苗或对乳胶等相应成分过敏人员不能接种。
小 结
通过对《猴痘的预防与控制》感控知识的学习,加强医护人员、公共预防人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提高了猴痘的疾病监测、处理能力并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输入性病例做好准备。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本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OyagAggRNxBGNhBf9YwSQ
图文:王小虾
老师猴痘的预防与控制的资料学习了,收获很大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