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yimi 发表于 2023-9-12 15:32

关于审证的困惑

老师们好,请问关于84消毒片说明书说能灭活真菌,检验报告说用84含氯消毒片含有有效氯500mg/L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作用且该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长繁殖和细胞生长无影响,算是能灭活病毒的一句吗?

尘埃69 发表于 2023-9-12 15:51

标签说明书标注用于卫生洁具表面消毒的,应做白色念珠菌定量杀菌试验。
标签说明书标注对真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应进行黑曲霉菌定量杀菌试验。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代表病毒不是真菌

缭绕 发表于 2023-9-12 16:00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作用且该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长繁殖和细胞生长无影响

说明不能灭活肠道病毒

huangyimi 发表于 2023-9-12 16:17

那请问老师们,如果要说明能灭活病毒要做啥实验呢

huangyimi 发表于 2023-9-12 16:19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川疾(消)检(2012)0215号        第1页/共32页       
样品名称        天信牌含氯消毒片        样品数量        1.0g/        X30 瓶       
送检单位        四川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样品性状       
生产单位        四川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接样日期        2012 0.11       
生产批号        20120926        检验完成日期        2013 03.15       
委托送样        检验报告专用章       
检验类别(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封样)
01008269

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检验结论:
1、该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51.9%。
2、该消毒剂经37℃保存90天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10%,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的规定。该产品的贮存有效期可定为贰年。
3、该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和2000mg/L的水溶液的pH值分别为6.76和6.51。
4、该消毒剂重金属(以Pb计)和砷(以As计)含量,符合GB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要求。
5、该消毒剂片重超过重量差异限度(士5%)的有1片。
6、该消毒剂的崩解时限为4.5min
7、该消毒剂含有效氯2000mg/L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铜轻度腐蚀,对铝中度腐蚀,对碳钢重度腐蚀。
8、用1.0%NaS0+0.5%卵磷脂+0.5%吐温-80的0.03mol/L的PBS溶液作为中和剂,可有效中和该消毒剂含有效氯2000mg/L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1000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500mg/L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作用,且该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和培养基无影响。        天科       
9、该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作用 20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有杀菌作用。
10、该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0min,平均杀灭对数值>400有杀菌作用。11、该消毒剂含有效氯2000mg/L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min,平均杀灭对数值>5.00,有杀菌作用。
12、所用中和剂0.1%Na:S0可中和该消毒剂含有效氧500mg/L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作用,且该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长繁殖和细胞生长无影响。
13、该消毒剂含有效氯 500mg/L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20min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对病毒有灭活作用。
14、该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对黄瓜表面上的大肠杆菌作用20min,所有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均>3.00,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15、该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对竹筷上的大肠杆菌作用20min,所有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均>3.00,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16、该消毒剂含有效氯1000mg/L对桌面上自然菌作用20min,平均杀灭对数值>1.00.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17、该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LDso为1222.93mg/kg.BW,95%可信限范围为1087.9-1374.7mg/kg.Bw,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

怡彩纷呈 发表于 2023-9-12 18:00

检验报告的意思就是不可以,不能灭活

我的未来 发表于 2023-9-13 08:59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骨外三科 发表于 2023-9-13 11:02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韦文葵 发表于 2023-9-14 08:49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审证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