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现血培养3例布鲁菌,学习布鲁菌中文文献
布鲁菌感染病例1 儿科 患者 1岁1月 反复发热12天入院病例2 骨科 男性患者 男 57岁 腰背部疼痛一周入院,无发热
病例3 心内科 男性患者 男 59岁胸闷 发热一周入院
病例4感染科 男性患者 男 28岁,发热1月入院
一般我们布鲁菌患者来自于感染科与骨科,这里在儿科与心内科发现布鲁菌患者。位置坐标广东佛山,儿科患者的奶奶患布鲁菌,骨科患者是位厨师,平时切猪肉,羊肉。另外两位患者接触史不明。一般我们会认为布鲁菌患者会有发热,病例2 患者无发热,以腰椎间盘突出入院。上传中文文献,自己学习,也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位置坐标在广东佛山发生布鲁菌感染,而且发生在儿科与心内科,值得关注,有的查到传染源,有的找不到传染源,多发生在北方的牧区的疾病向内陆甚至南方蔓延,应该与人员流动等有关。
谢谢分享! 现医院有一例血透患者是布病,请问各位老师,布病的患者需隔离治疗吗?这类病人院感防控措施有什么呢? 傅玲俊 发表于 2023-7-26 19:29
现医院有一例血透患者是布病,请问各位老师,布病的患者需隔离治疗吗?这类病人院感防控措施有什么呢? ...
我不是做院感的老师,我问了一下,我们院感科的人,他说主要是接触隔离,就像多重耐药菌防控一样。我邀请了其他老师回答这个问题 傅玲俊 发表于 2023-7-26 19:29
现医院有一例血透患者是布病,请问各位老师,布病的患者需隔离治疗吗?这类病人院感防控措施有什么呢? ...
上传一个文章,你看看!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虽然有个案报道,但是没有文献明确支持布氏杆菌病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但是现实中,如果患者感染布氏杆菌,要做好接触隔离,因为通过血液或者体液接触,朋友可能感染布氏杆菌。在今年SIFIC论坛最后病例分享中,第一个病例就是布氏杆菌,其中点评专家王主任,她当时说她的学生在培养布氏杆菌过程中出现了感染,同时她处于哺乳期,她的孩子也出现了感染。在血透室中,我个人的建议做好解除隔离防护。有条件单人最高固定机器,同时尽量与其他血透患者分开。对他使用过的技术严格消毒。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布氏杆菌目前直接有效,虽没有特效药,但是抗生素敏感,可以及时控制症状和病情。如有异议,可以指出讨论。 青素 发表于 2023-7-29 08:41
虽然有个案报道,但是没有文献明确支持布氏杆菌病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但是现实中,如果患者感染布氏杆菌, ...
非常感谢,多谢回复! 林_ARa7z 发表于 2023-7-27 19:51
我不是做院感的老师,我问了一下,我们院感科的人,他说主要是接触隔离,就像多重耐药菌防控一样。我邀请 ...
其实不需要接触隔离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很有用的资料,传染病频发,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控的重点 路过下载学习了,非常感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