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预防制度
一、隔离的对象包括感染源的隔离和高风险目标人群的保护性隔离。隔离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隔离的实施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一种疾病有几种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几种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室、患者床头有隔离标识,空气传播的隔离标识是黄色,飞沫传播的隔离标识是粉色,接触传播的隔离标识是蓝色。
二、院、科两级对全院医务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等进行隔离与预防知识、正确穿戴防护用品的培训,医院提供合格、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三、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中正确落实手卫生。
四、医院布局与隔离
1、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分为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极高危区域。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房属于高危险区域。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属于极高危险区域。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相对独立 ,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布局、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2、通风系统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3、发热门诊远离其他区域,独立设置。设立两通道和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医务人员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有非手触式洗手池,有干手设施和洗手图示。
疑似收治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从预检分诊走单独的通道送到发热门诊,单间收治。确诊患者用负压救护车送到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
4、普通病区在病区的末端设一间隔离病室,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安置于一室,床间距大于0.8米。急诊观察室床间距不小于1.2米。
5、普通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分开挂号、候诊。诊室通风良好,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1、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1)患者的措施: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确需转运给患者戴手套,床上铺一次性床单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患者离开对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对患者进行手卫生宣教。2)医务人员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 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在污染环境隔离衣污染面朝外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处置。脱隔离衣、防护服时清洁面朝外卷成包裹状丢入医疗废物袋内。
2、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措施:对确诊的经空气传播的患者使用负压车救护车转至县人民医院救治,转运时患者戴医用防护口罩,司机和医护人员按照三级防护穿戴防护用品,转运途中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侵入性操作,转运后对车辆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医务人员及时脱下防护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置,进行手卫生。疑似经空气传播的患者单间安置,戴医用外科,限制活动范围。谢绝探视。用紫外线灯对空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为患者进行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医用防护口罩6小时更换,遇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离开隔离区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使用。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沐浴、更衣后离开清洁区。
3、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昌、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患者的隔离与医务人员的防护遵循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措施。应减少转运,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注意防护,患者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按分级防护原则穿戴防护用品。
六、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冠肺炎的隔离按照经空气传播的措施。
七、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中落实标准预防的措施。对感染患者尽量固定医护人员,所有的操作放在最后并且尽量把操作放在一起进行。器械、器具、物品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器械、器具、物品用后立即清洁、消毒或灭菌。诊疗操作中严格落实手卫生。
这是新冠期间的消毒隔离制度吧,
新冠乙类乙管后要对现有的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修订。 首先贵院有感染性疾病科吗?是当地的传染病定点医院吗?
个人愚见:
1.这个制度名称应该为“隔离制度”:以前一直命名为“消毒隔离制度”,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明确规定为“隔离制度”。
2.含氯消毒剂浓度太高:《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感性染疾病科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采用400 mg/L~7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 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 000 mg/L~5 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
3.疑似收治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从预检分诊走单独的通道送到发热门诊:室外的通道,单独完全没必要。
4.如果贵院不是传染病定点医院,那贵院是不能收治传染病的,那么第“五”大点中很多是不应该存在的。
5.少了“保护性隔离”措施。
跟两位老师学习学习,,,,,,,,,,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吴晓梅 发表于 2023-7-16 08:51
首先贵院有感染性疾病科吗?是当地的传染病定点医院吗?
个人愚见:
1.这个制度名称应该为“隔离制度”:以 ...
制度的名称是没问题的,2009年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以及2023年新的《医院隔离技术标准》,都要求“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点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