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普笔记2022-10-24】孙树梅丨多学科协作-全方位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本帖最后由 999欣欣向荣 于 2024-9-26 13:03 编辑孙树梅丨多学科协作-从指标到内涵-全方位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https://mp.weixin.qq.com/s/A6f63h5hDIoQNZJto7B4VA
讲者丨孙树梅
整理丨池水晶责编丨吴怀英来源丨2021年SIFIC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前言抗菌药物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参与,构建协作模式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在第17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CIC)暨第五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OCAMRI)联合会议上,孙树梅教授详解了多学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三个阶段: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团队(ASP);从行政干预为主转为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攻坚阶段。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不断持续改进,为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管理内涵,达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发生。
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构建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SHEA)早在2007年发布: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指南,强调多学科抗菌药物协作团队建设模式,从而有效应对耐药问题。AMS主要是通过协调性干预措施,用最优化抗菌药物用药方案,来改善和衡量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实现减少耐药、减少毒副作用,同时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我国于2020年颁布《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落实药事管理相关要求;强化感染防控;加强检验支撑,促进抗菌药物精准使用;依托信息化建设,助力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加强培训考核,全面推进抗菌药物管理、进行多学科管理模式构建、深入探索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设等方面强调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抗菌药物管理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团队(ASP)、从行政干预为主转为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攻坚阶段。
首先依靠临床、微生物、药学三大技术支撑体系,行政管控及感控共同参与,通过信息化手段组成医院的ASP小组。ASP小组主要负责对院内抗菌药物进行科学化的选(保留磷霉素、氯霉素、SMZ疗效显著的经典药物;选少而精的三代头孢及酶抑制剂)、用(合理用药)、管(建立管理组织和专家组团队;动态筛选及调整抗菌药物、每年制定活动方案,确定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临床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建立抗感染专兼职医师队伍,临床药师指导科室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及细菌耐药监测及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开展多学科协作工作)从而实现抗菌药物全流程管理。
其次进行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模式的构建:涉及感染性疾病专业人员(负责提升抗感染诊治水平,依据指南、共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新技术辅助临床诊断)、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测评价)、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负责人(统筹、支持小组团队各项工作)、院感防控专业人员(制定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抗菌药物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团队人员各尽其职。
但是抗感染管理仍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如个性化治疗、特殊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联合用药有效监管、耐药菌治疗与管理等难题,由此进入攻坚阶段,需要构建专业的医师队伍,涉及感染性疾病专职医师、兼职感控医师、感染管理科团队、临床会诊高级专家团队等,各专业需明确抗感染治疗方向。若要构建长效协作机制,则首先要搭建疑难感染诊断平台,如医院设置疑难感染病房,专门收治不明原因发热、疑难重症感染、耐药菌感染、术后复杂的多部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感染患者,其次进行多学科协作,并有效运用科学化管理工具,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多个学科的分工进行细化:
[*]感染管理科:组织全院疑难医院感染病例会诊;定期抽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必要时组织讨论;
[*]检验科:成立专业的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组;
[*]疑难感染疾病诊断实验室:依托宏基因组测序、二代测序进行精准病原学检测;
[*]药剂科:开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病理科:开展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
[*]信息网络专员:协助制定预防用药、特殊用药规则,运用信息化手段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结语孙教授所在的医院构建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建立了抗感染多学科协作团队,实现了抗菌药物科学的选、合理的用、正确的管。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中,经过三个阶段的管理,规范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了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值得各医疗机构借鉴。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王小虾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目前能胜任组织全院疑难医院感染病例会诊的感染管理科不多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学习。 学习了、、、、、、、、、、、、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学习。 谢谢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