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n 发表于 2022-8-3 09:29

探案丨一条鱼带来的灾难

探案丨一条鱼带来的灾难
作者:王青青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一、病史简介

男性,46岁,浙江人,2021-06-12入院。

主诉:鱼刺伤右上肢肿胀伴发热3天

现病史:

2021-06-09 患者至河边钓鱼,徒手抓鱼时右手指被鱼刺伤,未见明显伤口,未予处理。

2021-06-10 受伤处肿胀明显,麻木,右上肢肿胀进行性加重,范围逐渐扩大至右前臂;并出现发热,Tmax 39℃,呕吐胃内容物一次。

06-11 当地医院就诊,查右上肢CTA示:右上臂,前臂软组织肿胀,前臂为著,伴软组织缺损,积气,右侧尺动脉闭塞,右侧骨前动脉近端可疑闭塞。当地医院行右上臂切开减压术,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同时予以万古霉素抗感染(具体剂量不详)。术中麻醉诱导后患者血压下降,予以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且患肢肿胀情况无好转,并出现皮肤水疱。06-12 至我院急诊,查WBC 4.91X10^9/L,N 91.5%, HB 103g/l, PLT 5X10^9/L,CRP >90mg/L,PCT 28.69ng/ml。予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治疗,病情无好转。06-12 我院感染病科会诊,行伤口引流液培养,送检血二代基因测序(mNGS),予以调整抗生素为头孢吡肟2g q8h+多西环素0.1g q12h(首剂0.2g)+万古霉素1g q12h抗感染治疗。因病情危重,06-12 收入我院重症监护室。

既往史:乙肝病史30余年,合并肝硬化,长期口服恩替卡韦。否认结核病史。

手术史外伤史:2020-10因车祸行左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二、入院检查(2021-06-12)

【体格检查】

T:38.3 ℃ P:94次/分 R:13 次/分 BP:124 / 73mmHg

神清,精神可,两肺未及明显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两肺未及明显啰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肢明显肿胀,前臂长段切开,VSD吸引中,右手感觉麻木,手指无自主活动,肌力0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72X10^9/L,N 86.4%,HB 95g/L,PLT 11X10^9/L,

炎症标志物:hs-CRP 223.0mg/L,PCT 20.62ng/ml;

生化:TB 63.8umol/l,CB 31.5umol/l, ALT/AST 35/41U/L,ALB 23g/L;sCr 62μmol/L,UA 229μmol/L;Na 135mmol/l,K 3.8mmol/L,Cl 109mmol/l;CK 467U/L,CK-MM 453U/L;

D-dimer:1.7mg/L;凝血酶原时间:12.9s;

心脏标志物:NT-pro-BNP 1694pg/ml,cTnT 0.012ng/ml;

细胞免疫:CD4 142cells/ul;CD8 58cells/ul;CD4/CD8 2.4;

自身抗体:均阴性;

血培养:5瓶均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

上肢动脉CTA:右侧尺动脉上段充盈欠佳,管腔轻度狭窄;右前臂软组织肿胀伴积气,右侧肘部及前臂掌侧皮肤及软组织部分缺如。

腹部B超:肝硬化;脾肿大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中年男性,有肝硬化基础,因鱼刺伤后出现右上肢红肿热痛,伴发热3天入院。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并出现感染性休克。血白细胞无明显升高,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右上肢CTA示软组织肿胀积气,累及筋膜层及肌肉组织。肱动脉闭塞。外院清创,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仍发热,病灶持续扩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可能存在以下病原体感染:

弧菌属感染:可感染皮肤,筋膜,肌肉组织,其中创伤弧菌多见,此类菌出现在沿海水域;感染常发生于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发病前曾有海水或贝类接触史。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血性大疱、皮肤坏死等,可出现低血压,血白细胞可偏低;常常多西环素加三代头孢治疗。该例患者有乙肝肝硬化,有鱼刺伤,结合临床表现及用药情况,高度怀疑该诊断。

气单胞菌属感染: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是人类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好发于免疫抑制患者,常发生在接触淡水后。进展快,死亡率极高。大多数对二代或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苷类敏感。结合患者鱼刺伤史及临床表现,不能排除该诊断。

A组链球菌:是坏死性筋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通过浅表皮肤伤口(如虫咬或水疱等)进入深层组织内,发生感染。最初的可只表现为浅表轻微的红斑,但在24-72小时内可迅速扩大,并出现大疱,同时可出现菌血症。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素治疗有效。结合该例患者症状及病程,需考虑该菌感染,但使用外院抗感染效果不佳,仍要进一步行病原学检查协助诊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病原体,常好发于皮肤有擦伤或慢性溃疡,以及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热全身症状,局部化脓,白细胞升高明显。该例患者疑似皮肤破损,病情进展迅速,需警惕该菌,但病程中白细胞不高,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等不支持该菌感染,需进一步行组织或脓液微生物检测协助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入院当天晚22时许行右前臂清创术,封闭式负压引流更换术。术中见:创口内右前臂掌侧前壁肌肉裸露,创面大小约15X25cm,周围皮肤较多血泡水肿,掌桡侧皮肤尚有感觉和血供,掌尺寸侧皮肤筋膜层与肌膜脱离坏死,无痛觉,无血供。术中取创面脓液行微生物检测(后续回报细菌真菌涂片,涂片找抗酸杆菌菌阴性)。予以头孢吡肟2g q8h+万古霉素1g q12h抗感染,并予以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06-13 仍有发热,Tmax 38.3℃,右上肢红肿无好转,复查CRP 174.3mg/l,PCT 8.52ng/ml,停用万古霉素,继续多西环素,继续头孢吡肟治疗。

06-15 患肢肿胀情况无好转,再次行扩创清创手术,行伤口渗出液微生物检测。伤口渗出液细菌培养初步鉴定(06-12送检):创伤弧菌。加用莫西沙星0.4g qd。

06-16 脓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报,血NGS(06-12 送检)结果:中量检出创伤弧菌核酸序列。继续头孢吡肟+莫西沙星+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



06-18 仍发热,上肢肿胀无好转,随访炎症标志物有所下降(WBC 8.19X10^9/L,CRP 88.8mg/l,PCT 1.32ng/ml),血小板计数 104X10^9/L。伤口渗出液真菌培养(06-15送检):白色念珠菌,考虑定植菌;再次行清创术,清除明显发黑坏死皮肤筋膜肌肉和肌腱组织,探查右手小鱼际皮肤软组织变黑,探查无血供,予以清除。06-21 调整为头孢吡肟+多西环素抗感染,停用莫西沙星。

06-22 Tmax 38℃,炎症标志物进一步下降(WBC 5.05X10^9/L,CRP 66.9mg/l,PCT 0.32ng/ml),但右上肢红肿及渗出症状无好转。考虑患者右上肢创伤弧菌感染,前臂血管血栓肌肉神经广泛坏死、上臂部分肌肉坏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行右肘关节离断术+清创+VSD。

06-26 残肢清创术+VSD;06-29 停多西环素,加用左氧氟沙星,继续头孢吡肟抗感染治疗 。监测体温高峰下降。

07-06 残肢清创术+VSD。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07-08 转我院感染病科进一步治疗。仍有发热,Tmax 38.8℃,予以多西环素0.1g q12h,左氧氟沙星0.5g qd,头孢曲松2g qd抗感染,继续VSD,恩替卡韦抗病毒,升血小板,营养支持治疗。

07-13 仍有发热,考虑目前抗感染效果不佳,停头孢曲松,换用头孢他啶2g q8h。

07-14 再次清创+VSD,行坏死组织细菌真菌培养阴性,坏死组织mNGS:创伤弧菌,种严格序列数:7870;继续上述抗感染治疗。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07-21 考虑患者患肢残端骨坏死可能,行肢体缩短手术+清创术+VSD;术中考虑骨梗死,清除的坏死骨组织送细菌培养(后续结果回报阴性)。

07-23 行高压氧治疗5天,持续负压吸引,体温平。

07-28 转至骨科,行右上肢清创+带蒂筋膜组织瓣转移。07-31 复查WBC 2.76X10^9/L,CRP 1.1mg/l,PCT 0.06ng/ml,伤口渗出减少。08-04调整抗生素为头孢克肟+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口服药物出院治疗。

09-25 电联患者,目前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无发热,伤口无明显红肿渗出。



体温变化及诊疗过程







炎症标志物变化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右上肢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创伤弧菌

骨筋膜室综合征

肝硬化失代偿期

诊断依据:

患者中年男性,有乙肝肝硬化病史。鱼刺伤后右手及前臂红肿热痛,伴发热,病情进展迅速,并出现低血压。血白细胞不高,CRP及PCT明显升高;影像学示右前臂软组织肿胀伴积气明显。患肢渗出液细菌培养及血NGS均示创伤弧菌。予以积极清创,截肢,联合头孢他啶、多西环素及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后,体温好转,炎症标志物降至正常,患肢感染得到控制。符合创伤弧菌引起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诊断。
病初出现右手及前臂肿胀明显,并出现麻木症状,手臂发绀,上肢CTA示尺动脉闭塞,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成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年,入院查B超肝硬化,脾肿大,故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成立。


六、经验与体会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NSTI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侵袭性软组织感染,范围可累及从真皮浅层和皮下组织到深筋膜和肌肉的任何一层。发生率为0.3-15人/10万,死亡率20-30%,部分病原体如气单胞菌等的感染死亡率更高。根据感染深度,NTSIs可分为:坏死性蜂窝织炎(真皮和皮下组织)、坏死性筋膜炎(筋膜层)和坏死性肌炎(肌肉)。结合该案例,考虑为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坏死性肌炎。此外根据病原体与不同的临床特征,也可将NSTIs分为以下三类:I型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阴性杆菌、需氧厌氧菌定植创面而发病;II型 单一病原体,包括β-溶血性链球菌或CA-MRSA;III型 单一病原体感染,继发于某种致病杆菌,如弧菌属,气单胞菌等;后者好发于糖尿病,肥胖,免疫抑制患者。有研究发现肝病,如肝硬化是创伤弧菌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该例患者属于III型NSTIs,并且存在肝硬化这一易感因素。

该例患者在接触淡水及鱼刺伤后发病,需考虑到引起水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定植于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此外应警惕水生病原体感染,如弧菌属,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猪红斑丹毒丝菌以及海分枝杆菌,其中前三种菌可引起急性侵袭性高的皮肤软组织感染,需要引起临床医生警惕。

NSTIs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早期识别并干预。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及时尽早识别此类疾病。坏死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干扰:1)无发热症状:可能服用退热药;索氏梭菌感染不会出现发热;2)深部软组织感染初期可不出现皮肤感染症状;3) 误将局部疼痛归因于创伤或操作,而剧烈疼痛常是患者坏死性感染的关键表现;4)影像学表现不特异等。医生必须意识到这些潜在的隐患,避免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NTSIs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识别,早期手术干预及治疗。对于该类患者,外科医生需要每1-2天对病灶进行检查清创,直至坏死组织不再出现;同时需进行负压吸引、高压氧等辅助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另一方面是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针对该例患者感染的创伤弧菌,多推荐使用多西环素联合三代头孢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在合并脓毒血症时,补液,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支持治疗也尤为重要。该例患者先后接受10次清创(截肢)手术,联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最终好转出院。这些也得益于多学科合作。总而言之,“早期手术干预,抗感染,支持治疗”是挽救NTSIs重症患者生命的三大基石;多学科合作管理在复杂重症患者诊治中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Stevens DL, et al. 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 N Engl J Med. 2017 Dec 7;377(23):2253-2265.

Sartelli M,et al. 2018 WSES/SIS-E consensus conferen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tissue infections. World J Emerg Surg. 2018 Dec 14;13:58.

Vasagar B,et al. Approach to Aquatic Skin Infections. Prim Care. 2018 Sep;45(3):555-566.

青素 发表于 2022-8-3 12:00

感谢老师分享,受益匪浅,对感染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只是其中几点不太明白,一个是刚开始取样多次都没有取到相关菌群;再就是院外及急诊抗生素等级很高,但是转重症医学科以后,级别似乎稍微降低了一点。

jcyyhlb 发表于 2022-8-3 12:35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sunnyuming 发表于 2022-8-3 15:38

一例典型案例,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到了

兰兔 发表于 2022-8-3 15:55

鱼刺伤带来的后果还真不能小瞧

dingchi 发表于 2022-8-3 18:06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milin 发表于 2022-8-4 08:45

谢谢各位老师的反馈{:1_1:}

slsgkk 发表于 2022-8-4 10:09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fangyi05 发表于 2022-8-4 11:32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草莓007 发表于 2022-8-4 11:36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案丨一条鱼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