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n 发表于 2022-6-23 09:00

探案:妙龄女子频发热,罪魁祸首竟是它

探案:妙龄女子频发热,罪魁祸首竟是它

作者:王萌冉、金文婷、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潘 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28岁,安徽人,2016-08-31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热10天

现病史:

患者2016-08-21在广东出差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Tmax 39.3℃,开始时每日有2次热峰,分别在凌晨4时和下午16时左右,每次发热约持续半小时,自服布洛芬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伴有畏寒,无明显寒战、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头痛、盗汗等。

08-22在惠州某医院查血常规:WBC 5.6×10^9/L,N 68%,考虑病毒感染可能,予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不退,08-24复查血常规:WBC 3.9×10^9/L,N 74.2%;ESR:15mm/H,PCT<0.5ng/ml;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试验均阴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遂予以停用利巴韦林,予热毒宁治疗。

08-28 因仍发热,至合肥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6.04×10^9/L,N 75.7%;CRP:25.51mg/L;外周血涂片未检出疟原虫;予头孢替安2.0g bid抗感染治疗。

08-29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WBC:6.87×10^9/L,N 67.6%;CRP:23.5mg/L;PCT:0.12ng/mL;查尿常规:RBC 40/HP,WBC (-);G试验<10;甲状腺功能:T3 1.8nmol/L,T4 136.8nmol/L,TSH 1.12uIU/mL;抗CCP抗体<7.0U/mL;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平扫示回盲部周围淋巴结肿大,脾稍大;予头孢吡肟2g qd+莫西沙星0.4g qd抗感染治疗,热峰较前下降。为进一步诊疗,08-31收入我院感染病科。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睡眠可,大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及个人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患者为办公室白领,未婚,否认疫区接触史,否认生食石蟹、蝲蛄或食用醉虾醉蟹史,否认家禽、家畜或发霉物质接触史。





二、入院检查(2016-08-31)

体格检查

T 36.5℃, P 72bpm, R 20次/分, BP 113/86mmHg;

全身皮肤无皮疹,无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117g/L;WBC 5.64X10^9/L;N 62.2%;Plt 168X10^9/L;

出凝血功能:PT 14.8s;INR 1.27;D二聚体 2.33mg/L

炎症标志物:hs-CRP 43.4mg/L;ESR 24mm/H;PCT 0.09ng/mL

CA 125:51.1U/ml,余肿瘤标志物:(-)

ANA、ANCA、抗GBM抗体、自身抗体、补体:(-)

生化:ALT/AST 61/42U/L;Alb 36g/L;Cr 46μmol/l

血隐球菌荚膜抗原、肺炎支原体抗体、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G试验:(-)

血培养:需氧、厌氧、真菌和分枝杆菌瓶:均阴性;

T-SPOT:A/B:0/0;

心肌标志物:cTNT <0.003ng/ml;pro-BNP 50.3pg/ml

尿常规:RBC +/HP;WBC (-);

粪常规:粪隐血: ±

辅助检查

09-01 心电图:正常

09-02 超声心动图:各瓣膜区未见明确赘生物附着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青年女性,间隙发热,无明显寒战、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伴随症状。一般情况良好,多次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粪隐血阳性;炎症标志物轻度升高,T-SPOT、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超未见明显瓣膜赘生物;腹盆腔CT提示回盲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肠镜见回盲瓣口黏膜充血水肿,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可能病变原因考虑如下:

感染性肠道疾病:

肠结核:回盲部是常见累及部位,常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腹痛,可出现发热、盗汗、厌食、乏力、体重下降、腹泻便秘交替、便血等。部分患者可扪及右下腹包块;肠镜多表现为末端回肠、升结肠多发溃疡灶,部分呈典型环状溃疡,周边可见黏膜增生,表面附有脓苔;病理可见干酪样坏死等。本例病程较短,主要表现发热,无明显腹痛腹泻,查T-SPOT阴性,肠镜检查及病理仅见黏膜慢性炎,支持证据不足。

其他肠道感染:病原体包括其他细菌(如嗜盐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如阿米巴)等,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腹痛、腹泻、血便等,可通过粪便培养、组织活检及培养等手段明确。除了志贺菌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较多见,其他病原体的常见累及部位也是回盲部。我院急诊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同时使用了退热药物,所以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尚难判定。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对确定或排除诊断比较重要。

非感染性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1)溃疡性结肠炎可有轻度全身性中毒症状,炎症标记物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肠镜可见全肠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易出血、溃疡表现覆白苔,病理可见炎性渗出、坏死性肉芽肿、溃疡存在。(2)克罗恩病 与溃疡性结肠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特征为无肉眼可见的出血,肛周疾病和瘘管形成,肠镜活检可见回肠炎、局灶性炎症和肉芽肿等。本例患者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肠镜表现及病理亦不支持。

非肠道疾病引起的发热:

虽然本例“粪隐血阳性和肠镜见回盲瓣口黏膜充血水肿”,但无腹痛腹泻,体格检查全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需要考虑发热与肠道疾病无关的可能性,即定位不明的发热原因待查,其中感染性疾病包括布氏杆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以及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性疾病(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其他(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8-31 考虑发热原因不明,暂停使用抗感染药物,观察热型;

09-02 腹盆增强CT:回盲部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脾稍大,肝小囊肿,盆腔少许积液;

09-04 复查炎症标记物CRP有所下降,ESR相仿。





09-07 肠镜检查:回盲瓣口见黏膜充血水肿,无糜烂出血,未见溃疡;余无异常发现,于回盲瓣处活检。肠镜检查后当天,出现发热伴腹泻,建议再次血培养但患者拒绝。考虑活检后引起的一过性菌血症,病原体为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可能大,予以拉氧头孢2g q12h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很快明显下降,腹泻好转。

09-09肠镜病理:(回盲瓣)黏膜慢性炎。体温正常。停用抗感染治疗,并予以出院。








出院后随访

09-12 晚间再次出现发热,Tmax 40℃,再次收入我院感染病科,查血常规:WBC:7.06X10^9/L,N 74.3%;CRP:34.1mg/L;并予再次完善血培养;予头孢曲松2g+莫西沙星0.4g抗感染治疗。

09-13 热峰较前升高,Tmax 41℃;血培养结果回报:伤寒沙门菌。调整为头孢曲松2g qd+环丙沙星0.2g q12h ivgtt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体温高峰下降至38.7 ℃,治疗3天后体温转平。

09-22 出院,续贯口服左氧氟沙星0.4g qd治疗6天。



体温情况:



炎症标志物: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伤寒

诊断依据:

患者青年女性,反复发热长达3周,血白分不高,炎症标志物(ESR和CPR)轻度升高,粪隐血阳性,腹盆腔CT提示回盲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肠镜检查见回盲瓣口黏膜充血水肿,二代头孢菌素效果不佳,患者虽然无明显腹痛腹泻,但血培养结果为伤寒沙门菌,予以头孢曲松+喹诺酮类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炎症标记物也显著下降,故伤寒诊断可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大多数是由于摄入了被本菌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典型表现为疾病第1周出现逐步上升(阶梯式)的发热和菌血症,可畏寒,但寒战较为罕见;第2周出现腹痛,以及躯干和腹部的淡红色斑疹(玫瑰疹);第3周可出现回盲部派尔集合淋巴结淋巴滤泡增生,以及肝脾肿大、肠道出血穿孔、继发性菌血症和腹膜炎等。胃肠道表现可为腹泻、便秘;腹痛、腹胀和便血等。实验室检查可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伤寒的确诊有赖于微生物检验,可从血液、粪便、玫瑰疹、十二指肠内容物或骨髓中培养出伤寒沙门菌。

伤寒曾是我国的常见感染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食品卫生和防病意识的重视和提高,伤寒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少见病,导致临床医生对伤寒的诊断能力下降。同时由于疾病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伤寒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也越来越不典型,经典的玫瑰疹和相对缓脉,临床上并不多见,更影响了临床医生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本例第一次住院血培养阴性,可能与入院前使用过头孢吡肟+氟喹诺酮类有关。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抗感染有效而停药后发热反复者,尤其是疫区或热带地区旅游归来,鉴别诊断时应考虑伤寒的可能性,即使没有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对于疑似病例,应积极做粪便培养和血培养。本例患者首次入院肠镜检查后出现的发热及腹泻,有可能是伤寒沙门菌在机体再次活动的表现,但患者发热时拒抽血培养,错过了一次诊断病原体的时机。

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本例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病原菌对受试的三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复方SMZ、氟喹诺酮类均敏感。由于再次入院体温高达41℃,而且是起病后第3周,为了快速控制病情,避免肠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我们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联合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静脉点滴,症状很快控制,后续转门诊改口服治疗,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本案例诊治过程再次证明,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对于制订精准抗感染治疗和改善感染病愈合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Guy E.Thwaites, Nicholas P.J. Day. Approach tofever in the returning traveler. N. Engl. J. Med, 2017, 376(6): 548-560;

Korzeniewskl K, Gawel B, Krankowska D, et al. Fever of unknownorigin in returning travelers. IntMarit Health, 2015, 66(2): 77-83.

Crump JA, et al. Epidem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 laboratory diagnosi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antimicrobial management of invasive Salmonella infections. Clinicalmicrobiology reviews, 2015. 28(4): 901-937;

jcyyhlb 发表于 2022-6-23 09:49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杨庆花 发表于 2022-6-23 09:51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24-7-31 16:13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案:妙龄女子频发热,罪魁祸首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