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22-6-17 07:51

人类猴痘感染的管控措施和暴露后处置

人类猴痘感染的管控措施和暴露后处置
https://mp.weixin.qq.com/s/ieFCZ_KZpB2QmRZ2g4NcZg
原创 钱敏 SIFIC感染循证资讯 2022-06-16 19:30 发表于江苏
收录于合集#新发传染病

编译:钱敏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人类猴痘正在非洲以外的国家不断蔓延。
在非洲以外的非流行国家,猴痘疫情已蔓延至少30个国家。WHO表示过去四周的时间,猴痘蔓延速度之快,可能表明还存在未检测出的感染者,而且不知道此类传播已经持续的时间。
近日,我国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美国CDC也不断更新关于猴痘感染的防控措施和暴露后处置的相关内容,以避免猴痘的进一步蔓延。本文摘译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医疗机构管理

预防猴痘传播的注意事项
标准预防应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护理,包括疑似患有猴痘的患者。如果有疑似患有猴痘病人就诊,应立即通知感控人员。
应避免使用便携式风扇、干燥除尘、清扫或吸尘等,可能使损伤处干燥物质重新悬浮起来。
病人安置
疑似或确诊猴痘感染的患者应置于单人房间;不需要特殊的空气处理。
门应该保持关闭状态(应确保病人安全)。病人应有专用的浴室。除非诊疗需要,不应将病人转移到病房外。如果病人被转移到病房外,应做好源头控制(如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并用床单或罩衣覆盖任何暴露的皮肤病变部位。
插管和拔管以及任何可能传播口腔分泌物的操作都应在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内进行。
个人防护装备
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隔离衣
[*]手套
[*]防护面罩(如护目镜或覆盖脸部正面和侧面的面罩)
[*]NIOSH认证的N95过滤口罩或同等级别,或更高级别的口罩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弃物管理(即处理、储存、分类和处置污染的个人防护装备、病人敷料等)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
环境感染控制
污染的衣物(如床上用品、毛巾、个人衣物)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避免接触可能出现在衣物上的伤口分泌物。污染的衣物应该用合适的洗衣袋轻轻迅速装好,不要摇晃,以免导致传染性物质播散。
应避免干式除尘、清扫或吸尘等活动。最好采用湿式清理方式。
餐饮服务的管理也应按照日常程序进行。
预防措施持续时间
关于在医疗机构中停止隔离预防措施的决定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协商。
应保持隔离措施,直到所有病变结痂,结痂已经分离,在下面形成一层新的健康皮肤。

居家隔离措施

对于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可以采取居家隔离的保护措施。
在家庭环境中实施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可能因以下因素而异:

[*]感染者为儿童或成人
[*]家中有其他受感染或未受感染的人或宠物
[*]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在家庭环境中应尽可能采用以下原则:
隔离病人

[*]有不易覆盖的广泛皮肤病变(面部病变除外)、液体分泌物、或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的人应尽可能与其他家庭成员和宠物隔离。
[*]猴痘感染者不应离开家,除非需要后续医疗护理。
[*]未隔离的非感染者不应探访猴痘感染者。
[*]未感染猴痘的家庭成员应限制与猴痘感染者接触。
[*]猴痘感染者应避免与动物接触,包括宠物。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猴痘感染者应戴上外科口罩,特别是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喉咙痛)的人。如不可行(如感染猴痘的儿童),其他家庭成员应考虑在猴痘感染者在场时佩戴外科口罩。
[*]直接接触皮损部位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使用后应及时处理。
[*]皮肤病变应尽可能覆盖(如长袖、长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他人接触。

医疗废物处置

[*]与当地卫生医疗管理部门协商,控制和处置受污染的废物(如敷料和绷带)。切勿将废物弃置于堆填区或倾倒场。

正确的手部卫生和清洁程序

[*]感染者和家庭中的接触者,在接触病变部位、衣物、床单或可能受到病变污染的环境表面后,应采取手卫生措施(即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衣物 ( 如床上用品、毛巾、衣物 ) 可在洗衣机中用温水和洗涤剂洗涤;可以加入消毒剂,但不是必须的。
[*]处理污染衣物时应小心,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污染衣物不应摇晃,或其他可能播散传染性颗粒的行为。
[*]盘子和其他餐具不应共用。如果能够正确清洗,感染者不必使用单独的餐具。污染盘子和餐具应在洗碗机中清洗或用温水和肥皂手洗。
[*]被污染的表面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标准的家庭清洁/消毒剂可以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使用。


暴露后处置

在接触感染猴痘的动物或人后,应在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的21天内监测症状。
需要关注的症状包括:

[*]发热≥100.4°F(38°C)
[*]寒颤
[*]新发淋巴结病变(耳周、腋窝、颈部或腹股沟)
[*]新发皮疹

*几乎所有感染猴痘病毒的人都会出现发热和皮疹。
应告知接触者每天监测两次体温。如出现症状,应立即进行自我隔离,并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系,接受进一步指导。

[*]如果出现发热或皮疹,接触者应进行自我隔离,并立即与当地卫生部门联系。
[*]如果只是寒颤或淋巴结病变,接触者应留在该处并进行24小时自我隔离。

[*]在此期间,患者应监测是否发热;如果出现发热或皮疹,应立即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系。
[*]如果没有出现发热或皮疹,并且持续出现寒战或淋巴结病变,临床医生应评估接触者的潜在原因。如果怀疑有猴痘,临床医生可以咨询当地的卫生部门。
[*]无症状的接触者可继续日常活动(如上班、上学)。在监测症状期间,接触者不应捐献血液、细胞、组织、母乳、**或器官。
[*]重点关注时期是从前驱症状出现到皮疹消退(即痂皮脱落,以及所有以前的病变部位恢复到健康的粉红色组织出现)。

监控暴露的医疗机构内人员
任何护理猴痘病人的医疗工作者应该警惕猴痘感染者的症状进展,特别是隔离期(21天)的最后几日,应通知感控人员、职业卫生人员、相关卫生部门实施医疗评估。
与猴痘患者进行无保护接触(即不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医护人员,仍可继续工作,但应积极监测症状,在接触后的21天内,每天至少测量体温两次,并每天接受访视以确认是否出现发热和皮疹。
在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同时,曾照顾过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医护人员可进行自我监测或执行卫生部门要求的监测措施。
接触猴痘患者的个人暴露风险评估和公共卫生建议
猴痘的传播需要与有症状的感染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与猴痘患者短暂接触并不属于高风险,通常不需要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
>>>>暴露程度:高
建议

[*]监控
[*]PEP-推荐

暴露特征(以下任一)

[*]非感染者的皮肤或粘膜与猴痘患者的皮肤、病变部位或体液发生无保护接触(例如,任何性行为接触、患者唾液无意中溅到人的眼睛或口腔、不戴手套与患者接触),或接触污染物(例如,床单、衣服)
[*]在患者房间内进行能产生含病毒气溶胶的操作,包括口腔分泌物、皮肤病变等,暴露者距离患者约1.8米以内,且未佩戴N95或同等级别口罩和护目镜
[*]经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决定的重新划分为这一风险等级(即通常被认为是较低风险的接触,由于特殊情况而上升到高风险等级)

>>>>暴露程度:中级
建议

[*]监控
[*]PEP-根据个人情况,以确定PEP益处是否大于风险

暴露特征(以下任一)

[*]与未戴口罩的患者距离约1.8米以内且停留3小时或更长时间(未佩戴外科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口罩)
[*]在戴手套但未穿隔离衣的情况下,导致衣袖和衣服的其他部分与患者的皮肤病变或体液或污染的床单或敷料接触(例如翻身、洗澡或转移患者)
[*]由于特殊情况而由公共卫生主管部门重新划分为这一风险等级(例如接触气溶胶的可能性不确定,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可以选择将风险等级从高降低到中等)

>>>>暴露程度:低/不确定
建议

[*]监控
[*]PEP-无

暴露特征(以下任一)

[*]未佩戴护目镜进入患者房间,不论暴露时间和次数,
[*]穿隔离衣、手套、护目镜,至少佩戴外科口罩,进入病人护理区域或房间的所有操作过程(除上述高风险类别的任何操作过程中)
[*]未佩戴外科口罩的情况下,与未戴口罩的患者距离约1.8米以内,但接触时间少于3小时。
[*]根据特殊情况(例如不确定表面是否存在猴痘病毒和/或感染者是否接触过该表面),由卫生主管部门酌情重新归类为该风险级别

>>>>暴露程度:无风险
建议

[*]监控-无
[*]PEP-无

暴露特征

[*]公共卫生主管部门认为不符合其他风险类别标准
监测内容包括:确定猴痘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发热(≥100.4°F[≥38°C]);寒颤;新发淋巴结病变(耳周,腋窝,颈部,腹股沟);接触猴痘感染者或其污染物后,21天内出现皮疹。
监测方式包括亲自探访;卫生部门人员与猴痘感染者(或疑似人员)之间的定期通信(例如,电话或其他系统);人员自我监测并仅在症状出现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症状;或由卫生部门确定的其他可靠方式。
卫生部门在确定监测类型时,应考虑个人暴露的风险等级、需要监测的人数、接触后的时间以及现有资源。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应建议患者自我隔离。
只报告寒颤或淋巴结病变的患者应留在当地,自我隔离24小时,并监测体温;
如果没有出现发热或皮疹,但存在寒颤或淋巴结病变,则应由临床医生评估潜在的病因。
如果怀疑感染猴痘,临床医生可以咨询卫生主管部门。如果出现发烧或皮疹,应立即咨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题图https://tse4-mm.cn.bing.net/th/i ... aEi?pid=ImgDet&rs=1内容来源:https://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clinicians/index.html


jerkran 发表于 2022-6-17 08:12

XXFX谢谢分享,学习了                                                            

韦文葵 发表于 2022-6-17 08:39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hjqf 发表于 2022-6-17 08:53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fyly 发表于 2022-6-17 09:02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小水手 发表于 2022-6-17 09:23

感谢老师的分享,路过下载学习了!

张世玲 发表于 2022-6-17 09:35

学习了。。。。。。。。。。。

llh741220 发表于 2022-6-17 09:57

谢谢老师的无私分享,学习了

绚丽的天空 发表于 2022-6-17 10:03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小孔105 发表于 2022-6-17 11:03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海底小径 发表于 2022-6-17 11:15

谢谢老师分享                        

jcyyhlb 发表于 2022-6-17 13:32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chaichai 发表于 2022-6-17 14:18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jianglixian70 发表于 2022-6-17 17:58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1_1:}

水珠儿2 发表于 2022-6-17 19:31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我不吃糖 发表于 2022-6-18 09:20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一起向未来 发表于 2022-6-18 10:47

已学习,谢谢老师的分享

slh7230223 发表于 2022-6-20 10:37

感谢老师的分享,路过下载学习了!

怡彩纷呈 发表于 2022-6-20 10:55

谢谢小白天使的分享,感觉老师的信息更新很快、很及时呐!

张世玲 发表于 2022-6-20 17:11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猴痘感染的管控措施和暴露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