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在COVID-19流行期间的感染风险
一.我国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LI等报告在425例SARS-CoV-2感染者中,在2020年1月1日之前医务人员;但是在1月1日~11日之间,确诊患者中医务人员比例达到了3%,在1月12日之后,这个比例更是增加到了7%。
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在湖北武汉地区尤为严重,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病例1716例(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占到全国确诊病例的3.8%,其中有6人死亡,占全国死亡病例的0.4%,湖北省报告了1502例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占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的87.5%;武汉市报告了1102例,占湖北省的73.4%。
2020年2月24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考察报告:全国共有476家医疗机构3387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其中2055例确诊病例,1070例临床诊断病例和157例疑似病例。90%以上的医务人员(3062例)来自湖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报告在该院确诊的138例COVID-19患者中,57例(41.3%)为院内感染,138例患者中医务人员有40名,占总数的29%。
在受感染的医务人员中,主要是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有31名,占77.5%,其余的来自急诊科和ICU,分别占17.5%和5%。
而且这些感染病例并非“超级传播事件”的结果,提示许多医务工作者和因其他疾病来院就诊的患者,很可能是在医院内多个场景下被感染。
我国吸取早期防控的经验教训,立即改进了相关防控措施
二.国外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2020-2-20,美国首例社区获得性COVID-19在加州B医院确诊。患者在2-15入住A医院,无旅行和接触史,未怀疑COVID-19,住院4天中采用标准预防,接受了多种产气溶胶操作(AGPs),包括雾化治疗、BiPA通气、气管插管和气管镜。转入B医院,RT-PCR检测SARS-CoV-2-阳性。
A医院有121名医务人员有暴露,43例(35.5%)在暴露后14天出现症状并检测了SARS-CoV-2; 3例阳性,可能是美国最早发现的职业相关传播。
敲黑板
医务工作者是感染COVID-19的高危人群,但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方式所知甚少。
在与未确诊COVID-19患者暴露的121例医务人员中的43例出现了症状并检测了SARS-CoV-2,3例阳性,该3例均与患者有较多的无保护的接触,包括给患者做体检、雾化治疗。
提示长时间无保护的接触,特别是做产气溶胶操作时,医护人员有感染SARS-CoV-2的风险,对可疑患者的早期识别和隔离,以及恰当的PPE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陈薇院士团队对中国武汉医院多病区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与物体表面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在收治确诊病人的ICU及普通感染病房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广泛分布与空气和物体表面;ICU内暴露风险高于普通感染病区;即使在新风系统正常运行的ICU内,病毒气溶胶仍然被检测到,最远传播距离可达4米。
国外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人体外有较强的生命力,在铜表面可存活4小时,在硬纸板表面可存活24小时,在塑料、不锈钢表面可存活2-3天,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更长时间。
COVID-19流行期间的感染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一、 传染源的管理
(一)COVID-19的传染源包括:
① 无症状感染者:是管理难点,有些患者可能是处于潜伏期,因此要注意其密接者的筛查。
② 患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症)
③ 复阳者:其中包括假阴性患者,也有可能是再感染,大多数是仅排出病毒片段,并非病毒活体。
④ 长期慢性带病毒状态
⑤ 既往感染者
(二)消灭/隔离/治疗:
① 养成呼吸卫生习惯:
即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或弯曲的肘部覆盖口鼻,然后进行手部卫生,以减少可能含有感染性颗粒的呼吸分泌物的扩散。
② 集中安置:
即将被实验室确认的相同致病原感染或定植的病人或具有相同疑似诊断的患者置于同一病房、区域或病区)。
保持足够的空间间隔(至少1M);WHO和CDC提出了至少1.8米(6英尺);
③ 疫情中高风险区。
在户外行走至少保持4米(13英尺);
跑步者和自行车骑行者间应至少保持20米(66英尺)。
二、始终保持标准预防措施
戴口罩、手卫生、接触隔离、减少聚集
三、易感者预防
① 迄今为止COVID-19没有有效的药物,疫苗目前已上市。
② 常规IPC预防措施(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疾病:手卫生、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
③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④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⑤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⑥ 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总之我们要做到:
全院全员慎终如始(思想阻断)
建筑布局流程改造(物理阻断)
防护意识知识提高(行为阻断)
隔离防护装备改进(科学阻断)
快速检测技术开发(早期阻断)
加快疫苗研发接种(免疫阻断)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 文: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