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应该有水池吗?
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应该有水池吗?原创 唐和平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1周前作者:唐和平(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责编:王玉兰(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应该有水池吗?在很多感控人心中都会纠结这个问题:有水池,洗手使用方便,但潮湿容易滋生微生物,增加交叉感染几率;没有水池,最关键的感控措施--手卫生如何执行呢?唉,能不纠结吗?
针对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应该不应该有水池问题,在此进行探讨,笔者也查了一些文献,治疗室的洗手池要还是不要?
什么是治疗准备室和治疗室,有什么功能与要求?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什么是治疗准备室和治疗室,《WS/T527-2016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规范中,对治疗室及治疗准备室的名称、功能、设施配置与特定要求有明确规定,见表1。
表1对治疗室及治疗准备室的名称、功能、设施配置与特定要求
图片上传不了由此可见,我们通常习惯理解的治疗室的标准命名应该为“治疗准备室”。按照要求手卫生设施是标准配置,那么我们的理解就是治疗准备室里面可以配备洗手池?各位看官稍安勿躁,静听以下分解。
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五)布局与设施的要求
[*]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
[*]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WS/T313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相关规范指南都指向手卫生设施是必须安置的,那么洗手池难道是必须的标配的吗?笔者观点:洗手池不一定必须标配,看看相关文献对洗手池调查研究结果。
众所周知,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微生物。相关文献提示洗手池容易滋生细菌,且容易形成卫生死角;水道管路中还容易形成生物膜;水池的周围环境容易滋生霉菌。
※廖丹等对《ICU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的调查》:在常规清洁的情况下,水龙头及其周围70 cm范围内污染严重。长期使用的水龙头表面存在大量致病菌,如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致病菌,且容易滋生生物膜,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水龙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应重视水龙头本身的清洁。
即使在配药间这种洁净的区域内,仍然污染严重。水龙头飞溅的水可导致水槽周围的污染。有研究显示,水槽中定植的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的方式,传播至更广泛的环境中。同时,洗手池旁边放置清洁物品,也会导致清洁物品污染引发患者感染暴发,研究得出结论:水龙头是病区内重要的污染源,应重视水龙头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1 m范围内,不应放置清洁物品以及与患者相关的物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hbOcgUfdXs63LBABAv4m22LSGQvh4TSpxNNSSuEahOBQVcwJhj8ib97Zkz1r6zeBxwTrSRJXvzibEibxshkIN4jg/640?wx_fmt=jpeg图片来自《ICU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的调查》
※史庆丰等研究:医院水环境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广泛存在,洗手池弯管是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 ,目前医院水槽定植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自来水。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住院患者发生呼吸道、伤口及软组织感染、菌血症。而我们治疗室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这就与治疗室安装洗手池这个要求相悖。
目前更多学者关注了医院水源性感染的研究,周昭彦等在《医院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指出:医院常见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均为水源性细菌,它们喜水、易在生物膜内定植 、耐受消毒剂的特点,决定它们通过水传播引起感染。
医务人员频繁进出治疗室洗手,会将手上的致病微生物甚至多重耐药菌带入治疗室;因治疗室有洗手池,洗手池也会用于其他用途,如倾倒液体、清洗治疗室内用品(规定不允许,但实际状况难以禁止);洗手池一米范围内往往有清洁物品,都可能有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治疗室(治疗准备室)安装池手池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弊大于利。
没有洗手池,手卫生如何落实?有没有替代方法?这里就需要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手卫生设施是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设备,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在这里大家是不是心里有一个答案了,没有指南要求必须是安装洗手池,手消毒剂也属于手卫生设施的范畴。治疗室准备室没有洗手池时,配手消毒剂应该是可以的。
医院如果盖新大楼或进行旧楼医疗用房的改造,建议在设计图纸时,治疗室准备室最好配套设计处置室,在处置室安装洗手池及清洗池,即保证了治疗室的清洁干燥减少污染,又解决的洗手及清洗问题。
已经在治疗室配置了的洗手池的,要加强洗手池的管理,降低风险:
[*]水池最好是放在与治疗操作台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洗手时污水不会溅到治疗台上;水池要有一定的深度,洗手时水不会溅到地面;
[*]个人认为水池放在哪里不是关键。关键是对水池的日常维护要到位,保持清洁,洗手时尽量减轻飞溅。
[*]日常工作中应定期对洗手池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保证其清洁卫生,尤其注意平时容易忽视难清洁消毒及接触频繁的物表。
[*]在水槽边应避免放置太多物品,尤其是无菌物品不应出现在水槽周围。建议水龙头周围1 m以内,不应放置无菌物品等可造成交叉感染的物品。
[*]应加强清洁人员的培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
您对治疗室是否配置洗手池持什么观点?欢迎拍砖,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廖丹,胡必杰,史庆丰,林佳冰,陈翔,高晓东.ICU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06):566-570.史庆丰、王志翔、鲍容等.医院水环境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多样性及耐药基因研究.孙庆芬,王广芬,韩玲样,史庆丰.通过暴发案例归纳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9):3037-3040.周昭彦,高晓东,胡必杰.医院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7):1818-1820.黄新华.进一步加强治疗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重庆医学,2005,(12):1908
谢谢老师的分享,以前有专家来检查说我们治疗室没水池(病区改造不好下水未装水池),但我们备了速干手消毒剂的,看了老师分享的文章,收益了 在安全距离安装洗手池是可以的。
16 治疗准备室Treatment preparation room
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配制药液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药品 操作台、物(药)品柜、冰箱、治疗车、抢救车、锐(利)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如果配制化疗药物应配置生物安全柜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 仅允许本岗位医务人员佩戴口罩进入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 GB 15982 的规定
按照行业标准要求有手卫生设施,赞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能看到水源管理不好有发霉的地方。 治疗室只要地方允许,我觉得还是要安装水池。护理人员治疗准备时接触的物品表面并不清洁,虽然没有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但是洗手时经常会发现手很脏,快速手消毒剂肯定达不到效果要求,水龙头距离太远手卫生依从性会变得更差 我们的治疗室因条件制约无窗,无下水,就配置的速干手消毒液 治疗室面积允许时,可以考虑安装洗手池,空间有限的话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更合适。 支持安装水池,与治疗操作台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污染清洁、无菌物品。 谢谢楼主分享,收获很大。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最好是配套设计有处置室,如果没有,在安全距离安装洗手池是可以的。 安装水池,与治疗操作台保持一定距离,禁止和操作台连在一起,避免污染清洁、无菌物品 终于看到治疗准备间有无水池的讨论了,谢谢老师,不用纠结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的经验分享。 虽然,速干手消毒剂和水池均属于手卫生设施的一种,但从使用体验和个人习惯于偏好来讲,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速干手消毒剂只是为了应对依从率而诞生。撇开手卫生的依从率指标,流动水洗手也许是大家的不二选择一边要求多装手卫生设施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一边有嫌弃水池污染。好纠结呢。。。 个人觉得还是安装水池方便一些,特别是物表的清洁,手卫生的依从性肯定好一些,只要保持水池的清洁,与治疗操作台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即可 虽然手消毒剂能解决手卫生问题,但如果手污染了,肉眼可见污染物时,手消毒剂 就不起作用了 dllj000 发表于 2021-7-13 09:09
治疗室只要地方允许,我觉得还是要安装水池。护理人员治疗准备时接触的物品表面并不清洁,虽然没有肉眼可见 ...
同意老师的观点,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有水池的,但是做到清洁干燥还是有难度的 同意老师的观点,实际工作中需要有水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