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s661 发表于 2009-11-6 19:26

卫生部:甲流死亡病例将包括基础性疾病死亡患者

2009年11月06日18:15   卫生部网站
 时间:2009年11月6日15:00
  地点:卫生部1208会议室
  嘉宾: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席修明;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
  邓海华:连续几天我们都开了媒体通气会,今天我们又请来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席修明院长、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教授,中国CDC应急办公室冯子健主任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情况
  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个信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11月4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均纳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今后我国内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中,将包括不少甲型H1N1流感已经治愈,但是因为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真实地反映疫情的危害。
  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对所有入院治疗的伴发流感样症状的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在接到死亡病例报告的4个小时之内,要向卫生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严禁出现瞒报、漏报和缓报的情况。
  在几位专家回答问题之前,我还要再对于重症救治的工作强调一个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要特别关注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死率。为此,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各省要按照本辖区人口总数的2%的比例,尽快申请从中央储备中调拨奥司他韦。这个问题一会儿可以请席院长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对重症病例要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我们不希望各地因为没有积极储备奥司他韦而出现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种被动局面,储备是干什么的?就是要该用的时候要用得上。
  大家对于重症救治,对于死亡病例的报告,包括其他防控的问题,有没有要与专家进行交流的?几位专家都很权威,席院长是我国重症救治领域的权威,刘教授对于国际疾病的分类、病案的管理也是权威。
  记者提问:现在共死亡8例吗?
  邓海华:每周一、三、五通报,今天晚上会通报。现在不止8例了。
  追问:对死亡病例的特点有没有进行总结归纳?据了解,现在这些死亡病例也有一些是身体好的年轻人,但是病情进展得很快,发烧,然后马上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
  席修明:我跑了几个省,包括北京的几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我们参与的,确实像你说的,重症病人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一点,实际上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重症的早期症状,比如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些早期的识别,就成为现在的医生,特别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的。前一段时间有几个病人是比较早期的,一般来说入院24小时之内死亡的,可能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疾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全。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已经好多了,我们早期一看发现重症了,就马上上呼吸机,按照重症的抢救程序开始。刚开始的西藏、新疆的病例,包括北京的那位大学生,都是时间很短,没有抢救成功。原因一是疾病发展很迅速,二是医生的经验有差距。我想,随着疫情的发展,同时卫生部和各省卫生厅都组织了不同层级的培训,以及专家组到各地指导救治,对重症的救治应该有所好转。我个人认为,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美国也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们专门制定了早期识别的标准,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卫生部在第三版的诊疗指南方案里也制定了重症病例的识别,强调什么样的病人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国外的文献报道,在ICU中的病死率从9—38%,墨西哥是38%,澳大利亚是9%,西班牙是20%多。因为我们现在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比较少,他们都是上百例,像加拿大是90例的死亡,他们可以进行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从我们现在的几个死亡病例来看,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太多,都是一些青壮年为主,甚至包括小孩、老人。
  记者提问:邓主任讲到接下来要求重症救治的时候,各地按照2%的人口比例配备奥司他韦。请问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临床上才可以给患者使用奥司他韦?第二,我们现在要求配奥司他韦,是不是说明在抢救重症方面,奥司他韦是最有效的药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对重症抢救的方法?
  席修明:部里要求各省储备奥司他韦是非常及时的,我们跑了几个省以后也感觉到,因为现在国家储备管理抗病毒药物,目前我国储备量最大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在国际上通用的还有扎拉米韦。扎拉米韦是通过美国政府总统令,不通过FDA的,经过绿色通道直接上市的,但是我们国家使用的还是奥司他韦。为什么再次强调,我理解部长的意思,有一部分病人,特别是轻症病人,如果没有及时服药的话,可能会变成重症病人,因为所有的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文献都告诉我们,及早使用,对抑制病毒的复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使得病症不往重症方面发展。所以早期使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追问:也就是说奥司他韦主要是给甲型H1N1流感轻症有可能转重的病人吃?
  席修明:现在明确的就是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的重症病人,我们把病人分成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有一部分居家治疗的人,可能体温都不太高,37度多,最多一天,这部分人最好先不吃。所谓重症就是持续高热不退,甚至进展到肺炎,但是还没有到衰竭,还没有到危重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用奥司他韦来治疗。
  记者提问:有潜在慢性疾病的这些人,如果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流感样症状,都属于高危人群吗?应该使用奥司他韦?
  邓海华:最规范的说法就是陈竺部长在电视电话会上要求的,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他才呼吁各省要抓紧申请,按人口比例的2%申请储备。
  记者提问:这两天媒体报道比较多的,美国发现猫感染甲型H1N1流感,今天台湾也说发现人传染给猪甲型H1N1流感。现在出现这种新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存在着人传猪、猪传猪,再传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病毒发生变异的风险?
  冯子健:现在兽医方面的专家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正在进行评估,而且国际上的专家也都在对这样的情形发生的意义进行评估,再过几天,我们会对这个问题给出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就这一问题的表述是恰当的。他针对猪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说,人食用猪肉是安全的,现在我们要重点做好防范的还是病毒在人间的传播,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猪在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过程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猪群可能是各种禽、人和猪本身流感病毒基因混合器,它既可以感染人类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类流感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在猪的细胞内发生共同感染,并重配出新的流感病毒,如果新的病毒感染了人类,并能在人类间有效传播,就会导致人类疾病的流行,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猪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监测工作。只有加强监测,才能使我们及早做出预警,这个工作应该不断加强,并坚持做好。
  记者提问:现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描述有两个极端,一是少数人很危险,但对大部分人又是温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很凶险,会致人死亡,在大部分人身上又是很温和的。到底怎么看这个病情?
  邓海华:有些问题,学界也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总的感觉来说,就像其他的炎症,或者是感染其他的严重疾病一样。比如同样是肺炎,大部分肺炎的病死率是5%,重症肺炎不会超过10%。都是同样的肺炎,为什么他就特别重?出现了呼吸衰竭。别的人用点抗生素,甚至不用住院就能痊愈?所以,一方面和感染病毒的致病力是不是强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每个人个体之间的差异关系更大。比如1918年流感在不同地区流行的时候,在阿拉斯加,因纽克人大量死亡,和他当时的免疫功能的状态相对封闭有关系。我不知道国内是不是看到这样的迹象,我自己觉得是有。我跑的省还不是特别多,从我们搞重症的跑的几个省来看,情况不太一样,每个省都不太一样,我觉得这和病人的机体程度有关系。香港检查病例的时候发现,不同的流感病毒诱发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其中H5N1禽流感致死率最高,再下来就是甲型H1N1,比普通的流感高一些,但是又低于禽流感,所以我们认为它的致死率有可能超过季节性流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没有统计过去的季节性流感在我国的致死率。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呢?就是因为连续三周新流感的病死率超过常年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美国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平均是3.6万人,前几个月都是低于季节性流感,所以他们不紧张,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国内现在这样一种状况到底会持续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在拭目以待,在观察。为什么说它是温和的呢?99%的人都是吃点药,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喝点水就好了,但是确实会有非常重的病例。从卫生行政部门也好、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也好,因为我自己是搞重症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关注是怎么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这是我们专业要做的事情。
  记者提问:您说过比较担心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救治能力,卫生部也下通知对他们进行培训,不知道这个工作现在进行得如何?
  席修明:我前天刚刚从青海回来,确实那边的疫情比较重,病人也挺多。现在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他们省里也很重视,省厅专门拨款买了一些抢救用的设备,把能够集中到的医学院的专家教授都请了过去。随着疫情的变化,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从卫生部的层面组织一些专家医疗队,像抗震救灾一样支援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重症救治能力还可以,像沿海地区的ICU设施,这样的病人主要是在ICU治疗,沿海地区的ICU设备、医生的水平和资源的储备都是不错的,相对偏远的地区ICU在大医院还好,小医院就差一些。
  现在美国有一个想法,关于流感的疲劳综合症,因为流感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要耗一年到两年,这时候医务人员自身的精神准备、思想准备都不是很充分,它不是几天就过去了,可能春天又来了,或者明年秋天还没完,有这种可能性。
  记者提问:现在中医药治疗轻症病例效果还是比较好,在重症病例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参与情况如何?
  席修明:重症病例也在用中药进行治疗,包括卫生部推荐的几类药物,重症患者一般精神很差、可能合并肺炎,但没有脏器的衰竭,这部分病人的进食还是正常的,可能胃口差一点,但是饮水没问题,所以吃一点中药还是可以的。但是到危重病例的时候,病人可能要插管,或者是出现严重休克,这时候中药可能会发挥不了作用,药效发挥作用也比较慢,所以在危重症的救治里可能还是要以西医为主。在轻症和一般的重症中,中药的参与很好,反映也很好,后期还要进行一些总结,看是否需要做一些对照研究。
  记者提问:从现在的疫情形势看,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分布有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主战场是在中西部地区?
  席修明:我个人觉得和季节有一定关系,我自己感觉到比较偏冷的地区的重症病人比较多,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并不是边远,而是季节变得比较冷,温差变化也比较大,南方也有重病,比如广西,但是相对比较起来,比冷的地方少一点,现在还没有数字,将来我们有数字的时候,对报的这150多个重症病人可以划分一下,按照气侯和纬度的情况分析一下。我们看国外的资料,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发病的时间上有很大的差距,像南半球,澳大利亚现在就几乎没有,很少。南半球在冬季的时候一下子就多了,澳大利亚冬季的时候重症600多,死了100多人。
  记者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像美国,季节性流感平时得死好几万人,中国从来没听说过季节性流感死人的。这次卫生部关于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通知也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请刘教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在分类上,我们以前没这么做,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爱民: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把已知病毒流感分为三类,一是流感伴有呼吸道症状,二是流感伴有肺炎,三是流感伴有其他疾病,比如心肌炎、腹泻等。过去传统上如果把疾病死因统计分为流感死亡,可能让大家笑话,实际上是口径的认识问题。这次新加坡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的病例很典型。因为在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指最原始的疾病导致另一个疾病发生,造成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这次新加坡第一例死亡就是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于心脏病。从刚才所说的三种死因分类来讲,它的根本死因是甲型H1N1流感,直接死亡是心脏病。如果在我国,我们过去的统计口径很容易把它放在心脏病里,所以流感过去我们是没有死亡的统计。卫生部这次的统计口径非常明智,跟国际上是一致的。因为我们把所有跟流感有关系的都纳入报告体系,所以会有这样的病例,否则按传统来讲,可能一例都没有。过去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们很容易关注到心脏病的问题,如果这个病人住院是因为心脏病来的,中间再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的话,严格来讲,甲型H1N1流感只是一个促进死亡的原因,按过去来讲,心脏病入院,又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这个是作为促进死亡,而不是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引起的。现在由于我们非常关注甲型H1N1,而且它确确实实又引起肺炎、又引起心脏病,因为它是根本死亡原因。过去我们的统计口径也有认识问题,这是过去没有数据的原因。
  冯子健:国际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个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这时候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是因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大,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现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刘爱民:这个规则现在仍然有效。
  冯子健:在临床实践里,不管是原来有基础病再合并流感,还是原发的流感,通常是不做实验室诊断的。大家知道,流感是一个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医生不经过实验室诊断就判断这个是流感,那个不是流感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实验室的诊断,疾病的判断很困难,单是靠临床症状、体征是很难做出确定诊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没有流感相关死亡和流感发病数的报告的原因。美国的数字是根据哨点医院和基于人群监测点系统所得到的数字,来推算全国的发病数字,不是个案的报告。对每个有流感样表现的病人都做实验室检测,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
  席修明:到现在为止,不可能做到每一个病例都检测,但在学界里这是唯一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数字,虽然大家都会质疑这样的数字,但是这么多年总是有一个数字比没有数字好。
  冯子健:发达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率相对来说,比我们高得多,实验室诊断率越高,对于估算疾病真正流行的程度越准确。我们的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低,按这样的数字去估计真正发病的人数,当然准确性要差一些,今后这方面我们还要加强。
  记者提问:之前采访冯主任,您一直说现在随着冬季的来临,甲型H1N1流感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之前没有感觉,但是今天感觉突然非常大,以前我们报了7例死亡病例,用了两个月,十几天才出一个死亡病例,今天是24小时左右就报了4例死亡病例。对疫情形势的研判,专家是否预测死亡病例增加幅度大、时间快,是不是要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是还要发展得更快?
  冯子健:我们估计疫情还会持续上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具体持续多长时间,从全国总体而言,我估计还要有一两个月时间,不同地区的起始时间不一样,有的地方已经起来了,有的地方还没有起来,从全国的情况看,真正的高峰还没有到,还属于上升阶段,而且高峰到来以后还要持续数周,这是国际上的判断,一个流行季节到了峰顶以后,还要持续几周时间,才开始下降。
  邓海华:这种新的死亡病例报告方法开始实施以后,短时间内报告的数还会快速攀升,因为最起码以前有可能没有按照这个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不要让医院这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关键的措施是医务人员接种疫苗,给医务人员接触疫苗并不单单是要保护医务人员,而是要保护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尤其是这些高危人群。
  记者提问:昨天和今天报的是不是已经按新的报告方法报的了?
  邓海华:这个文件发布之前已经开始要求,4号正式用电报发下去的。
  如果最近几天死亡病例增加,并不是说疾病一下变重了,只是我们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和国际接轨了,并能说明和我们之前的预测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记者提问:目前重症病例的分布,哪几个省最高?
  邓海华:卫生部对各地发布的信息没有这个内容,各地会公布各省死亡病例的情况。
  记者提问:我今天刚接触卫生口,我提一个普通民众的问题。我想到03年的非典,这是在中国大范围的暴发,而这次甲型H1N1流感是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我觉得这个甲型H1N1流感对于哪个地区的人是不是不易得,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没有这样的地区?
  席修明:没有,甲型H1N1流感是一个普遍易感的病毒,没有民族、地域、国家有差异,这是一个新病毒。
  冯子健:当时非典也是全球流行,有很多国家没有发生疫情是因为还没传播到,如果那时候各国都不严格控制,全球也一样会传播。
http://news.sina.com.cn/h/2009-11-06/181518992606.shtml

阿牛 发表于 2009-11-6 19:31

卫生部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救治及死亡病例报告相关情况(实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11-06   18:03:25
时间:2009年11月6日15:00
地点:卫生部1208会议室
嘉宾: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席修明;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
   
    邓海华:连续几天我们都开了媒体通气会,今天我们又请来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席修明院长、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教授,中国CDC应急办公室冯子健主任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情况
    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个信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11月4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均纳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今后我国内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中,将包括不少甲型H1N1流感已经治愈,但是因为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真实地反映疫情的危害。
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对所有入院治疗的伴发流感样症状的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在接到死亡病例报告的4个小时之内,要向卫生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严禁出现瞒报、漏报和缓报的情况。
    在几位专家回答问题之前,我还要再对于重症救治的工作强调一个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要特别关注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死率。为此,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各省要按照本辖区人口总数的2%的比例,尽快申请从中央储备中调拨奥司他韦。这个问题一会儿可以请席院长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对重症病例要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我们不希望各地因为没有积极储备奥司他韦而出现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种被动局面,储备是干什么的?就是要该用的时候要用得上。
    大家对于重症救治,对于死亡病例的报告,包括其他防控的问题,有没有要与专家进行交流的?几位专家都很权威,席院长是我国重症救治领域的权威,刘教授对于国际疾病的分类、病案的管理也是权威。
    记者提问:现在共死亡8例吗?
    邓海华:每周一、三、五通报,今天晚上会通报。现在不止8例了。
    追问:对死亡病例的特点有没有进行总结归纳?据了解,现在这些死亡病例也有一些是身体好的年轻人,但是病情进展得很快,发烧,然后马上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
    席修明:我跑了几个省,包括北京的几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我们参与的,确实像你说的,重症病人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一点,实际上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重症的早期症状,比如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些早期的识别,就成为现在的医生,特别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的。前一段时间有几个病人是比较早期的,一般来说入院24小时之内死亡的,可能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疾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全。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已经好多了,我们早期一看发现重症了,就马上上呼吸机,按照重症的抢救程序开始。刚开始的西藏、新疆的病例,包括北京的那位大学生,都是时间很短,没有抢救成功。原因一是疾病发展很迅速,二是医生的经验有差距。我想,随着疫情的发展,同时卫生部和各省卫生厅都组织了不同层级的培训,以及专家组到各地指导救治,对重症的救治应该有所好转。我个人认为,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美国也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们专门制定了早期识别的标准,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卫生部在第三版的诊疗指南方案里也制定了重症病例的识别,强调什么样的病人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国外的文献报道,在ICU中的病死率从9—38%,墨西哥是38%,澳大利亚是9%,西班牙是20%多。因为我们现在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比较少,他们都是上百例,像加拿大是90例的死亡,他们可以进行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从我们现在的几个死亡病例来看,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太多,都是一些青壮年为主,甚至包括小孩、老人。
    记者提问:邓主任讲到接下来要求重症救治的时候,各地按照2%的人口比例配备奥司他韦。请问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临床上才可以给患者使用奥司他韦?第二,我们现在要求配奥司他韦,是不是说明在抢救重症方面,奥司他韦是最有效的药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对重症抢救的方法?
    席修明:部里要求各省储备奥司他韦是非常及时的,我们跑了几个省以后也感觉到,因为现在国家储备管理抗病毒药物,目前我国储备量最大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在国际上通用的还有扎拉米韦。扎拉米韦是通过美国政府总统令,不通过FDA的,经过绿色通道直接上市的,但是我们国家使用的还是奥司他韦。为什么再次强调,我理解部长的意思,有一部分病人,特别是轻症病人,如果没有及时服药的话,可能会变成重症病人,因为所有的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文献都告诉我们,及早使用,对抑制病毒的复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使得病症不往重症方面发展。所以早期使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追问:也就是说奥司他韦主要是给甲型H1N1流感轻症有可能转重的病人吃?
    席修明:现在明确的就是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的重症病人,我们把病人分成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有一部分居家治疗的人,可能体温都不太高,37度多,最多一天,这部分人最好先不吃。所谓重症就是持续高热不退,甚至进展到肺炎,但是还没有到衰竭,还没有到危重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用奥司他韦来治疗。   
    记者提问:有潜在慢性疾病的这些人,如果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流感样症状,都属于高危人群吗?应该使用奥司他韦?
    邓海华:最规范的说法就是陈竺部长在电视电话会上要求的,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他才呼吁各省要抓紧申请,按人口比例的2%申请储备。
    记者提问:这两天媒体报道比较多的,美国发现猫感染甲型H1N1流感,今天台湾也说发现人传染给猪甲型H1N1流感。现在出现这种新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存在着人传猪、猪传猪,再传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病毒发生变异的风险?
    冯子健:现在兽医方面的专家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正在进行评估,而且国际上的专家也都在对这样的情形发生的意义进行评估,再过几天,我们会对这个问题给出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就这一问题的表述是恰当的。他针对猪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说,人食用猪肉是安全的,现在我们要重点做好防范的还是病毒在人间的传播,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猪在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过程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猪群可能是各种禽、人和猪本身流感病毒基因混合器,它既可以感染人类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类流感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在猪的细胞内发生共同感染,并重配出新的流感病毒,如果新的病毒感染了人类,并能在人类间有效传播,就会导致人类疾病的流行,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猪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监测工作。只有加强监测,才能使我们及早做出预警,这个工作应该不断加强,并坚持做好。
    记者提问:现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描述有两个极端,一是少数人很危险,但对大部分人又是温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很凶险,会致人死亡,在大部分人身上又是很温和的。到底怎么看这个病情?

水墨画 发表于 2009-11-6 19:40

卫生部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救治及死亡病例报告相关情况(实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11-06   18:03:25

时间:2009年11月6日15:00

地点:卫生部1208会议室

嘉宾: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席修明;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

   

    邓海华:连续几天我们都开了媒体通气会,今天我们又请来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席修明院长、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教授,中国CDC应急办公室冯子健主任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情况

    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个信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11月4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均纳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今后我国内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中,将包括不少甲型H1N1流感已经治愈,但是因为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真实地反映疫情的危害。

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对所有入院治疗的伴发流感样症状的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在接到死亡病例报告的4个小时之内,要向卫生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严禁出现瞒报、漏报和缓报的情况。

    在几位专家回答问题之前,我还要再对于重症救治的工作强调一个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要特别关注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死率。为此,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各省要按照本辖区人口总数的2%的比例,尽快申请从中央储备中调拨奥司他韦。这个问题一会儿可以请席院长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对重症病例要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我们不希望各地因为没有积极储备奥司他韦而出现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种被动局面,储备是干什么的?就是要该用的时候要用得上。

    大家对于重症救治,对于死亡病例的报告,包括其他防控的问题,有没有要与专家进行交流的?几位专家都很权威,席院长是我国重症救治领域的权威,刘教授对于国际疾病的分类、病案的管理也是权威。

    记者提问:现在共死亡8例吗?

    邓海华:每周一、三、五通报,今天晚上会通报。现在不止8例了。

    追问:对死亡病例的特点有没有进行总结归纳?据了解,现在这些死亡病例也有一些是身体好的年轻人,但是病情进展得很快,发烧,然后马上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

    席修明:我跑了几个省,包括北京的几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我们参与的,确实像你说的,重症病人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一点,实际上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重症的早期症状,比如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些早期的识别,就成为现在的医生,特别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的。前一段时间有几个病人是比较早期的,一般来说入院24小时之内死亡的,可能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疾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全。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已经好多了,我们早期一看发现重症了,就马上上呼吸机,按照重症的抢救程序开始。刚开始的西藏、新疆的病例,包括北京的那位大学生,都是时间很短,没有抢救成功。原因一是疾病发展很迅速,二是医生的经验有差距。我想,随着疫情的发展,同时卫生部和各省卫生厅都组织了不同层级的培训,以及专家组到各地指导救治,对重症的救治应该有所好转。我个人认为,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美国也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们专门制定了早期识别的标准,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卫生部在第三版的诊疗指南方案里也制定了重症病例的识别,强调什么样的病人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国外的文献报道,在ICU中的病死率从9—38%,墨西哥是38%,澳大利亚是9%,西班牙是20%多。因为我们现在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比较少,他们都是上百例,像加拿大是90例的死亡,他们可以进行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从我们现在的几个死亡病例来看,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太多,都是一些青壮年为主,甚至包括小孩、老人。

    记者提问:邓主任讲到接下来要求重症救治的时候,各地按照2%的人口比例配备奥司他韦。请问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临床上才可以给患者使用奥司他韦?第二,我们现在要求配奥司他韦,是不是说明在抢救重症方面,奥司他韦是最有效的药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对重症抢救的方法?

    席修明:部里要求各省储备奥司他韦是非常及时的,我们跑了几个省以后也感觉到,因为现在国家储备管理抗病毒药物,目前我国储备量最大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在国际上通用的还有扎拉米韦。扎拉米韦是通过美国政府总统令,不通过FDA的,经过绿色通道直接上市的,但是我们国家使用的还是奥司他韦。为什么再次强调,我理解部长的意思,有一部分病人,特别是轻症病人,如果没有及时服药的话,可能会变成重症病人,因为所有的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文献都告诉我们,及早使用,对抑制病毒的复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使得病症不往重症方面发展。所以早期使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追问:也就是说奥司他韦主要是给甲型H1N1流感轻症有可能转重的病人吃?

    席修明:现在明确的就是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的重症病人,我们把病人分成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有一部分居家治疗的人,可能体温都不太高,37度多,最多一天,这部分人最好先不吃。所谓重症就是持续高热不退,甚至进展到肺炎,但是还没有到衰竭,还没有到危重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用奥司他韦来治疗。

水墨画 发表于 2009-11-6 19:43

记者提问:有潜在慢性疾病的这些人,如果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流感样症状,都属于高危人群吗?应该使用奥司他韦?

    邓海华:最规范的说法就是陈竺部长在电视电话会上要求的,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他才呼吁各省要抓紧申请,按人口比例的2%申请储备。

    记者提问:这两天媒体报道比较多的,美国发现猫感染甲型H1N1流感,今天台湾也说发现人传染给猪甲型H1N1流感。现在出现这种新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存在着人传猪、猪传猪,再传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病毒发生变异的风险?

    冯子健:现在兽医方面的专家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正在进行评估,而且国际上的专家也都在对这样的情形发生的意义进行评估,再过几天,我们会对这个问题给出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就这一问题的表述是恰当的。他针对猪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说,人食用猪肉是安全的,现在我们要重点做好防范的还是病毒在人间的传播,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猪在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过程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猪群可能是各种禽、人和猪本身流感病毒基因混合器,它既可以感染人类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类流感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在猪的细胞内发生共同感染,并重配出新的流感病毒,如果新的病毒感染了人类,并能在人类间有效传播,就会导致人类疾病的流行,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猪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监测工作。只有加强监测,才能使我们及早做出预警,这个工作应该不断加强,并坚持做好。

    记者提问:现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描述有两个极端,一是少数人很危险,但对大部分人又是温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很凶险,会致人死亡,在大部分人身上又是很温和的。到底怎么看这个病情?

    邓海华:有些问题,学界也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总的感觉来说,就像其他的炎症,或者是感染其他的严重疾病一样。比如同样是肺炎,大部分肺炎的病死率是5%,重症肺炎不会超过10%。都是同样的肺炎,为什么他就特别重?出现了呼吸衰竭。别的人用点抗生素,甚至不用住院就能痊愈?所以,一方面和感染病毒的致病力是不是强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每个人个体之间的差异关系更大。比如1918年流感在不同地区流行的时候,在阿拉斯加,因纽克人大量死亡,和他当时的免疫功能的状态相对封闭有关系。我不知道国内是不是看到这样的迹象,我自己觉得是有。我跑的省还不是特别多,从我们搞重症的跑的几个省来看,情况不太一样,每个省都不太一样,我觉得这和病人的机体程度有关系。香港检查病例的时候发现,不同的流感病毒诱发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其中H5N1禽流感致死率最高,再下来就是甲型H1N1,比普通的流感高一些,但是又低于禽流感,所以我们认为它的致死率有可能超过季节性流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没有统计过去的季节性流感在我国的致死率。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呢?就是因为连续三周新流感的病死率超过常年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美国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平均是3.6万人,前几个月都是低于季节性流感,所以他们不紧张,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国内现在这样一种状况到底会持续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在拭目以待,在观察。为什么说它是温和的呢?99%的人都是吃点药,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喝点水就好了,但是确实会有非常重的病例。从卫生行政部门也好、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也好,因为我自己是搞重症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关注是怎么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这是我们专业要做的事情。

    记者提问:您说过比较担心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救治能力,卫生部也下通知对他们进行培训,不知道这个工作现在进行得如何?

    席修明:我前天刚刚从青海回来,确实那边的疫情比较重,病人也挺多。现在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他们省里也很重视,省厅专门拨款买了一些抢救用的设备,把能够集中到的医学院的专家教授都请了过去。随着疫情的变化,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从卫生部的层面组织一些专家医疗队,像抗震救灾一样支援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重症救治能力还可以,像沿海地区的ICU设施,这样的病人主要是在ICU治疗,沿海地区的ICU设备、医生的水平和资源的储备都是不错的,相对偏远的地区ICU在大医院还好,小医院就差一些。   

    现在美国有一个想法,关于流感的疲劳综合症,因为流感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要耗一年到两年,这时候医务人员自身的精神准备、思想准备都不是很充分,它不是几天就过去了,可能春天又来了,或者明年秋天还没完,有这种可能性。

水墨画 发表于 2009-11-6 19:47

记者提问:现在中医药治疗轻症病例效果还是比较好,在重症病例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参与情况如何?

    席修明:重症病例也在用中药进行治疗,包括卫生部推荐的几类药物,重症患者一般精神很差、可能合并肺炎,但没有脏器的衰竭,这部分病人的进食还是正常的,可能胃口差一点,但是饮水没问题,所以吃一点中药还是可以的。但是到危重病例的时候,病人可能要插管,或者是出现严重休克,这时候中药可能会发挥不了作用,药效发挥作用也比较慢,所以在危重症的救治里可能还是要以西医为主。在轻症和一般的重症中,中药的参与很好,反映也很好,后期还要进行一些总结,看是否需要做一些对照研究。

    记者提问:从现在的疫情形势看,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分布有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主战场是在中西部地区?

    席修明:我个人觉得和季节有一定关系,我自己感觉到比较偏冷的地区的重症病人比较多,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并不是边远,而是季节变得比较冷,温差变化也比较大,南方也有重病,比如广西,但是相对比较起来,比冷的地方少一点,现在还没有数字,将来我们有数字的时候,对报的这150多个重症病人可以划分一下,按照气侯和纬度的情况分析一下。我们看国外的资料,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发病的时间上有很大的差距,像南半球,澳大利亚现在就几乎没有,很少。南半球在冬季的时候一下子就多了,澳大利亚冬季的时候重症600多,死了100多人。

    记者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像美国,季节性流感平时得死好几万人,中国从来没听说过季节性流感死人的。这次卫生部关于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通知也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请刘教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在分类上,我们以前没这么做,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爱民: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把已知病毒流感分为三类,一是流感伴有呼吸道症状,二是流感伴有肺炎,三是流感伴有其他疾病,比如心肌炎、腹泻等。过去传统上如果把疾病死因统计分为流感死亡,可能让大家笑话,实际上是口径的认识问题。这次新加坡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的病例很典型。因为在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指最原始的疾病导致另一个疾病发生,造成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这次新加坡第一例死亡就是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于心脏病。从刚才所说的三种死因分类来讲,它的根本死因是甲型H1N1流感,直接死亡是心脏病。如果在我国,我们过去的统计口径很容易把它放在心脏病里,所以流感过去我们是没有死亡的统计。卫生部这次的统计口径非常明智,跟国际上是一致的。因为我们把所有跟流感有关系的都纳入报告体系,所以会有这样的病例,否则按传统来讲,可能一例都没有。过去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们很容易关注到心脏病的问题,如果这个病人住院是因为心脏病来的,中间再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的话,严格来讲,甲型H1N1流感只是一个促进死亡的原因,按过去来讲,心脏病入院,又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这个是作为促进死亡,而不是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引起的。现在由于我们非常关注甲型H1N1,而且它确确实实又引起肺炎、又引起心脏病,因为它是根本死亡原因。过去我们的统计口径也有认识问题,这是过去没有数据的原因。

    冯子健:国际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个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这时候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是因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大,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现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刘爱民:这个规则现在仍然有效。

    冯子健:在临床实践里,不管是原来有基础病再合并流感,还是原发的流感,通常是不做实验室诊断的。大家知道,流感是一个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医生不经过实验室诊断就判断这个是流感,那个不是流感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实验室的诊断,疾病的判断很困难,单是靠临床症状、体征是很难做出确定诊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没有流感相关死亡和流感发病数的报告的原因。美国的数字是根据哨点医院和基于人群监测点系统所得到的数字,来推算全国的发病数字,不是个案的报告。对每个有流感样表现的病人都做实验室检测,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

    席修明:到现在为止,不可能做到每一个病例都检测,但在学界里这是唯一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数字,虽然大家都会质疑这样的数字,但是这么多年总是有一个数字比没有数字好。

    冯子健:发达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率相对来说,比我们高得多,实验室诊断率越高,对于估算疾病真正流行的程度越准确。我们的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低,按这样的数字去估计真正发病的人数,当然准确性要差一些,今后这方面我们还要加强。

   记者提问:之前采访冯主任,您一直说现在随着冬季的来临,甲型H1N1流感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之前没有感觉,但是今天感觉突然非常大,以前我们报了7例死亡病例,用了两个月,十几天才出一个死亡病例,今天是24小时左右就报了4例死亡病例。对疫情形势的研判,专家是否预测死亡病例增加幅度大、时间快,是不是要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是还要发展得更快?

    冯子健:我们估计疫情还会持续上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具体持续多长时间,从全国总体而言,我估计还要有一两个月时间,不同地区的起始时间不一样,有的地方已经起来了,有的地方还没有起来,从全国的情况看,真正的高峰还没有到,还属于上升阶段,而且高峰到来以后还要持续数周,这是国际上的判断,一个流行季节到了峰顶以后,还要持续几周时间,才开始下降。

    邓海华:这种新的死亡病例报告方法开始实施以后,短时间内报告的数还会快速攀升,因为最起码以前有可能没有按照这个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不要让医院这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关键的措施是医务人员接种疫苗,给医务人员接触疫苗并不单单是要保护医务人员,而是要保护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尤其是这些高危人群。

    记者提问:昨天和今天报的是不是已经按新的报告方法报的了?

    邓海华:这个文件发布之前已经开始要求,4号正式用电报发下去的。

    如果最近几天死亡病例增加,并不是说疾病一下变重了,只是我们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和国际接轨了,并能说明和我们之前的预测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记者提问:目前重症病例的分布,哪几个省最高?

    邓海华:卫生部对各地发布的信息没有这个内容,各地会公布各省死亡病例的情况。   

    记者提问:我今天刚接触卫生口,我提一个普通民众的问题。我想到03年的非典,这是在中国大范围的暴发,而这次甲型H1N1流感是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我觉得这个甲型H1N1流感对于哪个地区的人是不是不易得,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没有这样的地区?

    席修明:没有,甲型H1N1流感是一个普遍易感的病毒,没有民族、地域、国家有差异,这是一个新病毒。

    冯子健:当时非典也是全球流行,有很多国家没有发生疫情是因为还没传播到,如果那时候各国都不严格控制,全球也一样会传播。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7 12:40

卫生部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救治及死亡病例报告相关情况(实录)

本帖最后由 fjzzzyyygk 于 2009-11-7 12:42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11-06   18:03:25

--------------------------------------------------------------------------------

时间:2009年11月6日15:00

地点:卫生部1208会议室

嘉宾: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席修明;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

   

    邓海华:连续几天我们都开了媒体通气会,今天我们又请来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席修明院长、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教授,中国CDC应急办公室冯子健主任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情况

    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个信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11月4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均纳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今后我国内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中,将包括不少甲型H1N1流感已经治愈,但是因为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真实地反映疫情的危害。

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对所有入院治疗的伴发流感样症状的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在接到死亡病例报告的4个小时之内,要向卫生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严禁出现瞒报、漏报和缓报的情况。

    在几位专家回答问题之前,我还要再对于重症救治的工作强调一个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要特别关注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死率。为此,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各省要按照本辖区人口总数的2%的比例,尽快申请从中央储备中调拨奥司他韦。这个问题一会儿可以请席院长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对重症病例要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我们不希望各地因为没有积极储备奥司他韦而出现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种被动局面,储备是干什么的?就是要该用的时候要用得上。

    大家对于重症救治,对于死亡病例的报告,包括其他防控的问题,有没有要与专家进行交流的?几位专家都很权威,席院长是我国重症救治领域的权威,刘教授对于国际疾病的分类、病案的管理也是权威。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7 12:42

记者提问:现在共死亡8例吗?

    邓海华:每周一、三、五通报,今天晚上会通报。现在不止8例了。

    追问:对死亡病例的特点有没有进行总结归纳?据了解,现在这些死亡病例也有一些是身体好的年轻人,但是病情进展得很快,发烧,然后马上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

    席修明:我跑了几个省,包括北京的几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我们参与的,确实像你说的,重症病人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一点,实际上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重症的早期症状,比如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些早期的识别,就成为现在的医生,特别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的。前一段时间有几个病人是比较早期的,一般来说入院24小时之内死亡的,可能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疾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全。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已经好多了,我们早期一看发现重症了,就马上上呼吸机,按照重症的抢救程序开始。刚开始的西藏、新疆的病例,包括北京的那位大学生,都是时间很短,没有抢救成功。原因一是疾病发展很迅速,二是医生的经验有差距。我想,随着疫情的发展,同时卫生部和各省卫生厅都组织了不同层级的培训,以及专家组到各地指导救治,对重症的救治应该有所好转。我个人认为,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美国也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们专门制定了早期识别的标准,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卫生部在第三版的诊疗指南方案里也制定了重症病例的识别,强调什么样的病人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国外的文献报道,在ICU中的病死率从9—38%,墨西哥是38%,澳大利亚是9%,西班牙是20%多。因为我们现在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比较少,他们都是上百例,像加拿大是90例的死亡,他们可以进行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从我们现在的几个死亡病例来看,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太多,都是一些青壮年为主,甚至包括小孩、老人。

    记者提问:邓主任讲到接下来要求重症救治的时候,各地按照2%的人口比例配备奥司他韦。请问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临床上才可以给患者使用奥司他韦?第二,我们现在要求配奥司他韦,是不是说明在抢救重症方面,奥司他韦是最有效的药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对重症抢救的方法?

    席修明:部里要求各省储备奥司他韦是非常及时的,我们跑了几个省以后也感觉到,因为现在国家储备管理抗病毒药物,目前我国储备量最大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在国际上通用的还有扎拉米韦。扎拉米韦是通过美国政府总统令,不通过FDA的,经过绿色通道直接上市的,但是我们国家使用的还是奥司他韦。为什么再次强调,我理解部长的意思,有一部分病人,特别是轻症病人,如果没有及时服药的话,可能会变成重症病人,因为所有的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文献都告诉我们,及早使用,对抑制病毒的复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使得病症不往重症方面发展。所以早期使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追问:也就是说奥司他韦主要是给甲型H1N1流感轻症有可能转重的病人吃?

    席修明:现在明确的就是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的重症病人,我们把病人分成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有一部分居家治疗的人,可能体温都不太高,37度多,最多一天,这部分人最好先不吃。所谓重症就是持续高热不退,甚至进展到肺炎,但是还没有到衰竭,还没有到危重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用奥司他韦来治疗。
记者提问:有潜在慢性疾病的这些人,如果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流感样症状,都属于高危人群吗?应该使用奥司他韦?

    邓海华:最规范的说法就是陈竺部长在电视电话会上要求的,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和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要尽早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他才呼吁各省要抓紧申请,按人口比例的2%申请储备。

    记者提问:这两天媒体报道比较多的,美国发现猫感染甲型H1N1流感,今天台湾也说发现人传染给猪甲型H1N1流感。现在出现这种新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存在着人传猪、猪传猪,再传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病毒发生变异的风险?

    冯子健:现在兽医方面的专家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正在进行评估,而且国际上的专家也都在对这样的情形发生的意义进行评估,再过几天,我们会对这个问题给出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就这一问题的表述是恰当的。他针对猪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说,人食用猪肉是安全的,现在我们要重点做好防范的还是病毒在人间的传播,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猪在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过程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猪群可能是各种禽、人和猪本身流感病毒基因混合器,它既可以感染人类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类流感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在猪的细胞内发生共同感染,并重配出新的流感病毒,如果新的病毒感染了人类,并能在人类间有效传播,就会导致人类疾病的流行,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猪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监测工作。只有加强监测,才能使我们及早做出预警,这个工作应该不断加强,并坚持做好。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7 12:44

记者提问:现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描述有两个极端,一是少数人很危险,但对大部分人又是温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很凶险,会致人死亡,在大部分人身上又是很温和的。到底怎么看这个病情?

    邓海华:有些问题,学界也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总的感觉来说,就像其他的炎症,或者是感染其他的严重疾病一样。比如同样是肺炎,大部分肺炎的病死率是5%,重症肺炎不会超过10%。都是同样的肺炎,为什么他就特别重?出现了呼吸衰竭。别的人用点抗生素,甚至不用住院就能痊愈?所以,一方面和感染病毒的致病力是不是强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每个人个体之间的差异关系更大。比如1918年流感在不同地区流行的时候,在阿拉斯加,因纽克人大量死亡,和他当时的免疫功能的状态相对封闭有关系。我不知道国内是不是看到这样的迹象,我自己觉得是有。我跑的省还不是特别多,从我们搞重症的跑的几个省来看,情况不太一样,每个省都不太一样,我觉得这和病人的机体程度有关系。香港检查病例的时候发现,不同的流感病毒诱发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其中H5N1禽流感致死率最高,再下来就是甲型H1N1,比普通的流感高一些,但是又低于禽流感,所以我们认为它的致死率有可能超过季节性流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没有统计过去的季节性流感在我国的致死率。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呢?就是因为连续三周新流感的病死率超过常年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美国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平均是3.6万人,前几个月都是低于季节性流感,所以他们不紧张,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国内现在这样一种状况到底会持续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在拭目以待,在观察。为什么说它是温和的呢?99%的人都是吃点药,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喝点水就好了,但是确实会有非常重的病例。从卫生行政部门也好、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也好,因为我自己是搞重症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关注是怎么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这是我们专业要做的事情。

    记者提问:您说过比较担心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救治能力,卫生部也下通知对他们进行培训,不知道这个工作现在进行得如何?

    席修明:我前天刚刚从青海回来,确实那边的疫情比较重,病人也挺多。现在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他们省里也很重视,省厅专门拨款买了一些抢救用的设备,把能够集中到的医学院的专家教授都请了过去。随着疫情的变化,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从卫生部的层面组织一些专家医疗队,像抗震救灾一样支援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重症救治能力还可以,像沿海地区的ICU设施,这样的病人主要是在ICU治疗,沿海地区的ICU设备、医生的水平和资源的储备都是不错的,相对偏远的地区ICU在大医院还好,小医院就差一些。   

    现在美国有一个想法,关于流感的疲劳综合症,因为流感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要耗一年到两年,这时候医务人员自身的精神准备、思想准备都不是很充分,它不是几天就过去了,可能春天又来了,或者明年秋天还没完,有这种可能性。

    记者提问:现在中医药治疗轻症病例效果还是比较好,在重症病例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参与情况如何?

    席修明:重症病例也在用中药进行治疗,包括卫生部推荐的几类药物,重症患者一般精神很差、可能合并肺炎,但没有脏器的衰竭,这部分病人的进食还是正常的,可能胃口差一点,但是饮水没问题,所以吃一点中药还是可以的。但是到危重病例的时候,病人可能要插管,或者是出现严重休克,这时候中药可能会发挥不了作用,药效发挥作用也比较慢,所以在危重症的救治里可能还是要以西医为主。在轻症和一般的重症中,中药的参与很好,反映也很好,后期还要进行一些总结,看是否需要做一些对照研究。

    记者提问:从现在的疫情形势看,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分布有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主战场是在中西部地区?

    席修明:我个人觉得和季节有一定关系,我自己感觉到比较偏冷的地区的重症病人比较多,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并不是边远,而是季节变得比较冷,温差变化也比较大,南方也有重病,比如广西,但是相对比较起来,比冷的地方少一点,现在还没有数字,将来我们有数字的时候,对报的这150多个重症病人可以划分一下,按照气侯和纬度的情况分析一下。我们看国外的资料,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发病的时间上有很大的差距,像南半球,澳大利亚现在就几乎没有,很少。南半球在冬季的时候一下子就多了,澳大利亚冬季的时候重症600多,死了100多人。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7 12:44

记者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像美国,季节性流感平时得死好几万人,中国从来没听说过季节性流感死人的。这次卫生部关于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的通知也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请刘教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在分类上,我们以前没这么做,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爱民: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把已知病毒流感分为三类,一是流感伴有呼吸道症状,二是流感伴有肺炎,三是流感伴有其他疾病,比如心肌炎、腹泻等。过去传统上如果把疾病死因统计分为流感死亡,可能让大家笑话,实际上是口径的认识问题。这次新加坡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的病例很典型。因为在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指最原始的疾病导致另一个疾病发生,造成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这次新加坡第一例死亡就是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于心脏病。从刚才所说的三种死因分类来讲,它的根本死因是甲型H1N1流感,直接死亡是心脏病。如果在我国,我们过去的统计口径很容易把它放在心脏病里,所以流感过去我们是没有死亡的统计。卫生部这次的统计口径非常明智,跟国际上是一致的。因为我们把所有跟流感有关系的都纳入报告体系,所以会有这样的病例,否则按传统来讲,可能一例都没有。过去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们很容易关注到心脏病的问题,如果这个病人住院是因为心脏病来的,中间再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的话,严格来讲,甲型H1N1流感只是一个促进死亡的原因,按过去来讲,心脏病入院,又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这个是作为促进死亡,而不是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引起的。现在由于我们非常关注甲型H1N1,而且它确确实实又引起肺炎、又引起心脏病,因为它是根本死亡原因。过去我们的统计口径也有认识问题,这是过去没有数据的原因。

    冯子健:国际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个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这时候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是因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大,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现出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刘爱民:这个规则现在仍然有效。

    冯子健:在临床实践里,不管是原来有基础病再合并流感,还是原发的流感,通常是不做实验室诊断的。大家知道,流感是一个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医生不经过实验室诊断就判断这个是流感,那个不是流感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实验室的诊断,疾病的判断很困难,单是靠临床症状、体征是很难做出确定诊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没有流感相关死亡和流感发病数的报告的原因。美国的数字是根据哨点医院和基于人群监测点系统所得到的数字,来推算全国的发病数字,不是个案的报告。对每个有流感样表现的病人都做实验室检测,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

    席修明:到现在为止,不可能做到每一个病例都检测,但在学界里这是唯一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数字,虽然大家都会质疑这样的数字,但是这么多年总是有一个数字比没有数字好。

    冯子健:发达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率相对来说,比我们高得多,实验室诊断率越高,对于估算疾病真正流行的程度越准确。我们的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低,按这样的数字去估计真正发病的人数,当然准确性要差一些,今后这方面我们还要加强。

   记者提问:之前采访冯主任,您一直说现在随着冬季的来临,甲型H1N1流感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之前没有感觉,但是今天感觉突然非常大,以前我们报了7例死亡病例,用了两个月,十几天才出一个死亡病例,今天是24小时左右就报了4例死亡病例。对疫情形势的研判,专家是否预测死亡病例增加幅度大、时间快,是不是要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是还要发展得更快?

    冯子健:我们估计疫情还会持续上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具体持续多长时间,从全国总体而言,我估计还要有一两个月时间,不同地区的起始时间不一样,有的地方已经起来了,有的地方还没有起来,从全国的情况看,真正的高峰还没有到,还属于上升阶段,而且高峰到来以后还要持续数周,这是国际上的判断,一个流行季节到了峰顶以后,还要持续几周时间,才开始下降。

    邓海华:这种新的死亡病例报告方法开始实施以后,短时间内报告的数还会快速攀升,因为最起码以前有可能没有按照这个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不要让医院这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关键的措施是医务人员接种疫苗,给医务人员接触疫苗并不单单是要保护医务人员,而是要保护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尤其是这些高危人群。

    记者提问:昨天和今天报的是不是已经按新的报告方法报的了?

    邓海华:这个文件发布之前已经开始要求,4号正式用电报发下去的。

    如果最近几天死亡病例增加,并不是说疾病一下变重了,只是我们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和国际接轨了,并能说明和我们之前的预测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记者提问:目前重症病例的分布,哪几个省最高?

    邓海华:卫生部对各地发布的信息没有这个内容,各地会公布各省死亡病例的情况。   

    记者提问:我今天刚接触卫生口,我提一个普通民众的问题。我想到03年的非典,这是在中国大范围的暴发,而这次甲型H1N1流感是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我觉得这个甲型H1N1流感对于哪个地区的人是不是不易得,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没有这样的地区?

    席修明:没有,甲型H1N1流感是一个普遍易感的病毒,没有民族、地域、国家有差异,这是一个新病毒。

    冯子健:当时非典也是全球流行,有很多国家没有发生疫情是因为还没传播到,如果那时候各国都不严格控制,全球也一样会传播。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09-11-9 11:37

“甲流”死亡病例统计采用新口径 治愈“甲流”后死于基础病患者纳入报告范围

“甲流”死亡病例统计采用新口径 治愈“甲流”后死于基础病患者纳入报告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11-09   10:30:56

--------------------------------------------------------------------------------

    此前,我国统计“甲流”死亡病例时,并不包括那些“甲流”已经治愈但因基础病死亡的患者。在11月6日卫生部举行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新闻通气会上,专家就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解读。

  卫生部的《通知》要求,凡“甲流”病毒实验室检测为阳性者,“甲流”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纳入“甲流”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介绍,在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一般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如新加坡的第一例死亡病例就是因“甲流”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于心脏病,这名患者的根本死亡原因就是“甲流”。刘爱民说,如果按我国过去的统计口径,很容易把这样的病例纳入心脏病。这次发布的新统计口径则跟国际上是一致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表示,国际上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种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显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说,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流”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流”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流”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这种新的死亡病例报告方法开始实施以后,短时间内报告的数还会快速攀升,因为最起码以前有可能没有按照这个报。如果最近几天死亡病例增加,并不是说疾病一下变重了,只是我们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和国际接轨了,并不能说明和我们之前的预测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星火 发表于 2009-11-9 11:40

甲流”死亡病例统计采用新口径

治愈“甲流”后死于基础病患者纳入报告范围



  本报讯 (记者曹 政实习记者杨永芝)此前,我国统计“甲流”死亡病例时,并不包括那些“甲流”已经治愈但因基础病死亡的患者。但记者11月6日从卫生部获悉,最新印发的《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将改变原来的统计方法。

  《通知》要求,凡“甲流”病毒实验室检测为阳性者,“甲流”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纳入“甲流”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说,这样做符合当前国际上“甲流”死亡病例统计的通行做法,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内地“甲流”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时研判“甲流”的危害程度和防控形势。

  据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介绍,在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一般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如新加坡的第一例死亡病例就是因“甲流”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于心脏病,这名患者的根本死亡原因就是“甲流”。刘爱民说,如果按我国过去的统计口径,很容易把这样的病例纳入心脏病。这次发布的新统计口径则跟国际上是一致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表示,国际上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种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显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星火 发表于 2009-11-9 11:49

国际上死因分类还有一个规则,如果有一种传染病,又有其他的疾病,要将传染病作为根本死因,这样的死因分类有利于凸显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CDC事后才解释?甲流已经大半年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生部:甲流死亡病例将包括基础性疾病死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