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进入第二波,医务人员要..............:
甲流进入第二波,医务人员第一要接种甲流疫苗;第二对发烧病人询问病史,高烧危重病人收住入院隔离救治,轻症病人门诊带药居家隔离治疗(最好是中药,效果好),第三,做好医院 感染控制措施,防止院内感染播散。 还有选择一定病例采样送检!:lol:lol:lol:lol 甲流病人的采样检验是问题,目前有部分流感样症状的病人要求采样确证而疾病控制中心承接样本量有一定的限制,部分采样,部分不采会有矛盾出现,希望能尽快生产出能够在医院应用快速确诊试验方法。 重症病例是否可以收到ICU? 我们是要求重症病例要求收住重症病区。 我们这里要求每个医院设留观病床10张,疑似病人在医院发热留观病区进行留观,确诊病例送传染病院,采取首问负责制,如果病人不留观,医院救护车送回社区,又社区留调,病人回家持续发热,医院派救护车将病人重新接回,进行留观,确诊病例送传染病院。 说个偏激的话,现在很多控制措施实际上没有办法落实的!怎么确诊一个甲型H1N1?病毒培养分离!现在大流行阶段,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根本无法象流行第一阶段那样满足医疗机构个案诊断的需要,现阶段监测的重点是监测病毒变异(都采样、检测一是花费不起、检测不完,二是也没有那个必要了)。大流行阶段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已经失去诊断依据的意义。
那么,现阶段,怎么来诊断一例甲型H1N1?没有诊断,怎么来隔离?(的确我们诊断、报告了一些病例,而且每天都在报告,但那只是多么小的一小部分啊,大部分的病例都没有“享受”到病原分离确诊的待遇而作为一般的“感冒”也治好了——这是有不便透露的事实依据的)
如果门诊来了一个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烧的病人,你能够排除甲型H1N1吗?那怎么处理呢?
如果病房里面有一个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烧病人,你能够排除甲型H1N1吗?那又怎么处理呢? 其实现阶段我们许多病例均采取了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如将流感样发烧病例入院隔离已很不现实了,只能如此!国庆前对于甲流个例的隔治方式医院根本无法执行。相当多数病例并没有得到核酸确诊,而是经过门诊带药居家治疗好转了。因而也不可能列入通告数中了。所以以平常心待之可也!实现理念策略方法的转变甚为重要。 最近几天发热患者太多,各种原因都有,预检分诊工作遇到阻力,各位老师指点一下吧,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7# 江边一碗水
严重同意!
临床一线人员真的很矛盾,有人说“我们连一个感冒都不会诊断了”! 重症病例是否可以收到ICU?
ftweir822 发表于 2009-10-29 14:42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呵,早期识别诊断很关键。。。 4# ftweir822
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ICU)治疗。
也就是说危重病例及时转入ICU,重症病例不一定收入ICU。 进入ICU的患者是否应为单间隔离,现在大部分医院单间少,没有负压,也不能和其他在ICU治疗的病人混住呀!
我们该如何防控甲流第二波攻击?
缺乏防控经验,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将成为防范甲流疫情的薄弱地带,或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请关注——“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可以说甲流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做出的最新判断。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甲流疫情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关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而世界卫生组织在每周一次的最新通报中称,目前不论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甲流病毒仍是最为流行的流感病毒。
目前全球流感病例近76%为甲流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通报显示,目前全球各地报告的流感病例中,有近76%是甲流病例。其余为普通季节性流感以及其他流感病例。
从地域划分来看,目前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流感传播情况复杂多变。在北美地区,美国近来报告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的流感活动强度超过了以往普通季节性流感的强度。而加拿大和欧洲、中亚地区的流感活动强度总体上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日本,由于近来南部冲绳县甲流病例显著增多,整个国家的流感活动强度稳步上升,已超过往年普通季节性流感的强度。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中南美洲国家,有的报告出现流感局部传播,有的则广泛传播。
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是薄弱地区
在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曾光强调,随着季节变化,甲流南半球流行高峰趋于平缓,北半球的疫情开始迅速升高。中国与北半球趋势一致,近来1天发生的病例数相当于1月前的10天,特别是9月以来,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同期出现暴发流行,预示甲流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即俗称的第二波传播开始。
“甲流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快速传播之势已成,这些地区是防范甲流的薄弱地区,很可能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他认为:当前疫情发展凶猛,且不同于过去境外输入的渐进模式,而是由数量庞大的国内流动人口,通过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广泛传播,往往发生严重的社区暴发流行后才被发现,而且各城际间没有任何防线。由于这些地区缺乏防控经验,可能导致病例迅速增加,出现成批危重病例。
我国的防治策略应及时调整
鉴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曾光认为,我国的防治策略应及时调整,要认真研究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问题和对策,此前的成功经验未必都适合这些地区。如,在这些地区“外堵输入”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了,要堵已经非常困难,不宜勉强为之。
“‘内防播散’的内容则要具体化。”曾光说,首先要强调“严阵以待”,各级政府应有效启动“联防机制”,做好“监测”“预测”“队伍训练”“后勤准备”和“层层督导”等项工作;其次要提倡“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抢救、早动员群众”,特别要强调“早期发现、隔离本地第一例病例”“早期发现和控制本地第一起社区暴发流行”“早期发现和救治本地第一例重症病例”。
同时,曾光还指出,医院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不足,是我国突出的“软肋”。他最担心的是很多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较多的危重病例,超出了各地医院的救治能力,又不能及时组织外来援助。“因此,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上策,坚持综合防治措施,延缓传播速度。”他还提出中国流感大流行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的建议。
老人、小孩等高危人群是防范重点
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孙晓冬介绍,此前第一波甲流侵害对象以青壮年为主。但是对于今秋可能来袭的第二波甲流,像老年人、小孩、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都属于高危险人群,因此要谨防甲流。防止继发性肺炎,需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也指出,根据前期收集的临床病例统计发现,我国不到5%的甲流病例出现了以轻症为主的、程度不同的肺炎,他建议甲流高危病例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变成重症甚至是死亡。
此外,由曾光主持的一项甲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流感暴发传播的元凶是飞沫。在美国疾控中心最新一期《新发传染性疾病》发表的该调查报告称:患者讲话或咳嗽时,通过飞沫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是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未发现经空气传播病毒的证据。
曾光说,这增强了对抗甲流的信心,人们不必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也不必对空气进行消毒,可通过改变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保护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都应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曾光指出,人与人之间谈话不要直面,尽量保持在2米外的防飞沫“安全距离”;勤洗手、换洗衣服;打喷嚏时用手纸遮掩口鼻。为减少飞沫传播,只需要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衣袖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曾光再三强调,患者要第一时间主动报告,戴口罩,自觉休息、隔离;学校、工厂、公司、军营、看守所等要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坚持晨检,早报告、早控制,该停课、停工的要果断坚决,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网络编辑:wsp来源: 科技日报 由曾光主持的一项甲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流感暴发传播的元凶是飞沫。那落实防控措施也可有的放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