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精华丨侯铁英:推进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检测,提升感染防控的能力和效率
直播精华丨侯铁英:推进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检测,提升感染防控的能力和效率原创 侯铁英 SIFIC感染官微来自专辑全球抗疫,SIFIC在行动!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防控形势不同,应对策略也略有不同,成功的经验,应该世界共享。SIFIC作为中国最大的感控-感染学术团体,发挥所长,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专家交换抗疫经验的全球抗疫平台,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力量。全球抗疫,SIFIC在行动!每周三、周六,SIFIC将组织在线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国际专家在线分享、交流与互动,形式多样,紧扣抗疫热点问题。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096/wps2.png
面对境外输入性病例,国内医院感控应采取什么策略?哈尔滨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后,多地将新冠病毒检测作为住院患者的必查项目,这一举措可否提升感染防控的能力和效率?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复学,疫情防控将进入常态化,在此背景下,医院流程需要作出那些改变?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096/wps3.png讲者:侯铁英
整理:秦海燕、吴怀英、雷晓婷审核:吴怀英来源:SIFIC全球抗疫 我们在行动随着境外疫情的紧张,哈尔滨输入病例造成的本土相关病例已经超过80例,该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如何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推进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检测,提升病毒检测质量,是新冠病毒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的决定性因素,也决定了疫情的防控策略。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主任侯铁英教授给大家分享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提升感染防控能力和效率。广东省疫情现况全国疫情总体向好,广东省作为一个交通枢纽,输入性的风险较大。有不少市区持续有境外输入性病例,为落实重点人群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广州市从4月5日开始至今,分四批排查了13.87万人,发现185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其中164人是无症状感染者。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非常重要。 实验室检测对新冠肺炎诊疗的意义 不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1、RT-PCR检测方法:作为新冠诊断的“金标准”的方法,其优缺点是什么?
2、宏基因组测序:同样作为新冠诊断的“金标准”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3、抗体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其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新冠病毒感染疑似患者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结果解读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抗体等其他检查结果来做综合解读 挑战与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有:1.怎样让我们的检测更快速、更精准、更省钱?2.哪种标本更有利于新冠肺炎的诊断?3.不同类型的标本最佳的采样时机是什么?
我们需要把握住的机遇有:1.发觉和确定更可靠更稳定的核酸检测区域。2.研究更快速简便及时检测的方法,从而能更有利于大规模的筛查。3.为预测和评估轻症和普通患者发展为重症,提供预警。4.辅助制定康复患者出院或隔离解除的实验室标准。 小结侯铁英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实验室检测对新冠肺炎诊疗的意义、不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优缺点及新冠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结果的意义,相信对大家认识新冠病毒检测有很多启发。
新冠病毒感染诊断及防控不能只依靠实验室的检查,需要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史,同时需要医院医疗、检验、影响、感控、护理等多部门共同协作。也期待以后有更加快捷、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 互动话题胡必杰教授:哈尔滨事件引起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高度警惕,住院患者是否都需要做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常规筛查的阳性率有多少?目前的防控策略如何制定?
侯铁英主任:2月以来,按照广东省卫健委的要求,每个住院患者及其陪护均需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检测结果有效期为3天。面临复工复产与境外输入性病例压力,在“应筛尽筛,应检尽检”的策略下,广州市每日核酸检测量超过10万。我院核酸检测24小时开展,每日筛查量最多超过1000人。阳性患者主要来自疫情早期的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筛查未发现阳性。 胡必杰教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思维下,现有的防控路径、流程是否合理?在低风险地区进行核酸筛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如何?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主动筛查的范围是否需要无限扩大?
侯铁英主任:是否能通过核酸检测找到所有潜在患者,值得商榷。采样质量关系到核酸检测结果;即使核酸检测阴性,是否又有3天内的暴露?目前这些问题都不能确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成本效益分析。
陆群主任:自4月22日起,浙江省卫健委要求全部入院患者及全院员工均做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控制专家号数量在30人以内;患者网上预约挂号,且必须按照预约时间段就诊;开发网上就医渠道,送药上门;部分重点科室如眼科,一些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项目暂时不开,不加专家号。医院整体复工率80%。每个住院病区预留病室作为隔离病室。
胡必杰教授:上海市专家组讨论认为,普遍筛查需要慎重。各家医院的检测能力与试剂盒准确性均需考虑。例如,IgM检测出现假阳性后引起的恐慌情绪如何处理?IgG阳性者是否不能住院?
侯铁英主任: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不完美,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二种方法可互补。核酸检测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样本的质量,由于釆集咽拭子容易引发患者的恶心和咳嗽反射,配合不好会导致漏检。有些患者多次检测才发现阳性。抗体检测受影响的因素更多:IgM产生于机体免疫应答早期,IgG产生于疾病恢复期,持续时间更长。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取决于抗体的亲和力、检测方法与操作。每个抗体针对不同抗原靶位,不同厂家选择的靶位也不同,体内与体外结果又有差异,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也不一定能排除假阳性。抗体检测假阳性可能出现于其它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假阴性可能出现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
核酸检测结果是否能否定抗体结果?也不一定。广东专家将抗体检测作为辅助参考依据,主要依靠核酸检测结果,尽管核酸也有不确定性。我院已进行拉网式排查,但如果有强传染性病人,在使用中央空调情况下,可能仍然难以避免交叉传播。
胡必杰教授:上海的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同时进行,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科室和重点操作。目前医务人员有必要保持对疫情的警惕性,使用快速检测手段发现可能的传染者,要求患者常规佩戴口罩,尤其是近距离操作时。 高晓东老师:血透患者每2-3天要来医院透析,是否也需要重复筛查核酸?医务人员是否也需要重复筛查核酸?
陆群主任:医务人员的筛查属于流行病学本底调查。
侯铁英主任:广东对血透患者进行定期筛查,一般每月一次。患者入院前需进行新冠排查并做核酸检测,阴性检测结果的有效期仅为3天,这是我们在特定时间段平衡了各方情况的政策。急症手术患者,在未知核酸结果的情况下,按照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院感防控措施。 高晓东老师:医院内设几个采样点?谁来采样?采样人员采取哪一级防护措施?
侯铁英主任:我院的核酸采样地点根据病人来源不同分布于院内不同地点,如发热门诊、普通门诊、普通住院等。有些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再次采样。采样由经过培训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做,大部分标本是咽拭子。采样人员采取三级防护,每2-3小时轮班。采样过程中不同患者之间更换手套,其它防护用品不作更换。
陆群主任:采样在院内不同地点。既往仅对有特殊检查的患者采样,现在普查采样时,用二级防护。 胡必杰教授:北大医院发热门诊疫情期间始终未使用防护服。请问两位嘉宾的医院是如何做的?常态化状态下,流程需要再改造,防护用品是否需要降级?
侯铁英主任:我院发热门诊使用防护服。防护用品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且在需要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难以阻止医务人员升级防护。另外,发热门诊患者诊断尚未知,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大于普通感染病房。何种方式更好,目前的循证依据还不足。如果有一个医务人员被感染,可能需要涉及到很大的医学观察人群。最近的哈尔滨两个医院感染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不能松懈。
陆群主任:1月25日以后发热门诊全部使用防护服。目前并无循证依据表明防护服优于隔离衣,但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穿防护服可能增加出汗量,降低防护效果。如果流程再设计,建议用隔离衣。除物资供应条件以外,有很多因素如个人心理状态等,决定着医务人员如何选用防护用品。如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易喷溅的操作时,在防护服外加穿隔离衣,操作完毕脱去外层隔离衣,便于继续在隔离病房工作。感控人员需要去一线,了解一线具体操作需求,工作才能获得临床认可。 感控人员需要去一线,了解一线具体操作需求,工作才能获得临床认可。
一直想这么做,但感控专职人员配置实在不够,心有余,力不足。。。{:1_10:} 学习啦,谢谢老师分享。 认真学习了,感控知识学习,永远在路上。 已反复学习2次,目前核酸检测已成为普查项目,防护级别有待统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