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页 发表于 2019-10-30 08:11

中国艾滋病疫情专业解读

疫情估计结果的解读据2018年疫情评估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存活HIV/AIDS人数约为125万(110万~140万),2018年新发感染人数约为8.1万(6.0万~10.5万),死亡3万~4万。(备注:新发感染人数为当年新感染的人数)疫情估计的主要作用是全面评估流行形势,为防治政策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估计结果的合理解读是其合理利用的前提。然而在包括专业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中,均不乏对艾滋病疫情估计等数据不正确理解的情形,有必要加强对疫情估计结果的恰当解读。2018年疫情估计结果的重要提示疫情估计结果可供全面掌握流行形势,分析多方面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防治决策科学化。以下择要分析解读基于疫情估计结果的几点提示:   (1)我国HIV/AIDS存活人数超过百万    2018年疫情评估结果显示,我国HIV/AIDS存活人数超过百万,1/3的省份存活人数≥5万。据UNAIDS估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球存活HIV/AIDS超过百万的国家不超过11个。提示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要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进一步提升防治策略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未来几年存活人数将会继续增加    综上分析,由于抗病毒治疗取得成效和新发感染不能完全预防,估计结果显示每年现存活人数仍有一定数量的净增(每年约8万新发感染,死亡人数3万~4万),未来几年存活感染者人数继续增加不可避免。提示由于艾滋病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应该充分认识到遏制其流行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不大可能一蹴而就,以降低存活感染者人数或感染率作为防治工作目标/指标须谨慎。   (3)感染者和患者治疗及相关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大存活人数继续增加意味着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行为干预以降低传播风险等工作量的增加和防治资源的需求加大,同时,提示在艾滋病防治的整体格局中,传染源管理的分量加大,要创新策略,以期进一步早发现、提高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和效果、加强HIV/AIDS行为干预以减少二代传播。   (4)传统的高危人群以外的新发感染明显上升新发感染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HIV新发感染人数大约在8万左右。2013年以来注射吸毒传播下降,采供血传播基本杜绝,男性同性性传播未见明显变化,异性性传播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临时性行为导致的异性性传播上升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加剧。提示,在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基础上,要关注高危人群以外的异性传播,进一步强化全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落实。   (5)发现差距,采取措施,促进“3个90%”目标的实现   3个90%是UNAIDS 2014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标,也是我国“十三五”艾滋病防治的目标。其中第一个90%是指发现率,即现存活的HIV/AIDS中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比例达90%以上。疫情估计结果是计算这一指标的依据(估计现存活人数作为分母,诊断发现的病例报告数作为分子),依据2018年评估结果,我国目前该指标不到70%,与“十三五”行动计划的目标差距明显。为减少差距、提高发现率,各地均有必要进行差距分析、识别原因、抓住重点,具体分析不同地市(县/区)各类人群的发现比例,分析影响检测和发现的因素,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因素等关键点,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和措施提高发现率。

pingpingdandan 发表于 2019-10-30 10:46

路过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山百合 发表于 2019-11-2 08:28

认真学习,谢谢分享!

幸福的痒 发表于 2019-11-12 08:56

感谢老师的分享,谢谢

月光依旧 发表于 2019-11-18 10:26

学习了。准备12.1宣传培训。感谢老师分享!

syrcxsr 发表于 2019-11-23 16:42

谢谢老师分享,下载学习了!

xmxxcx 发表于 2019-12-2 10:50

谢谢老师分享,下载学习了!{:1_14:}{:1_14:}

琪琪5 发表于 2024-2-22 17:25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艾滋病疫情专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