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页 发表于 2019-8-6 18:10

从广东顺德院感事件谈肠道病毒之埃可病毒11型(E-11)

本帖最后由 川页 于 2019-8-6 18:12 编辑

从广东顺德院感事件谈肠道病毒之埃可病毒11型(E-11)

一、肠道病毒分类和特征
肠道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成员,因其具有在胃肠道中的繁殖能力而被定义为肠道病毒。虽然被叫作肠道病毒,但它们并不是引起胃肠炎的主要原因。采用分子检测技术已鉴定出肠道病毒有100多种人类血清型:3种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型、21种柯萨奇病毒A组血清型、6种柯萨奇病毒B组血清型、28种埃可病毒血清型、肠道病毒68~71型及新型肠道病毒(从肠道病毒73型始)。人类肠道病毒被重新分类为4种,即A型、B型、C型、D型肠道病毒。基于低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病毒蛋白的差异性,埃可病毒22型和23型被重新分类为猪细小病毒1型和2型。2007-2008年CDC在美国进行的肠道病毒监测显示,最常见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为柯萨奇病毒B1,其次是埃可病毒18型、9型和6型。这4种病毒共占所有病毒分离株的52%。人类肠道病毒包含一个单链RNA基因组,由一个4种病毒蛋白组成的二十面体衣壳包围。这些病毒无包膜,在酸性环境中(包括胃内)稳定。对含氯清洁剂敏感,但对标准消毒剂(如乙醇、洗涤剂)有抵抗作用,并能在室温下持续数日。简单的说: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二、流行概况
    流行情况1969~1973年﹐7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世界很多地区发生﹐首先在非洲加纳开始﹐以后波及非洲其它地区。1970年在东南亚﹑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地多次发生大流行﹐涉及百万人﹐1971年在欧洲的南斯拉夫和法国等地有几次小暴发流行。1981年再度在亚洲和非洲流行﹐并蔓延到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和美国迈阿密等地。1980年代﹐中国也发生几次流行。三、传播途径及监测    大多数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或口-口途径传播。患者在症状性疾病发作前及发作后不久传染性最强,此时病毒大量存在于粪便和咽喉中。摄入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致病。某些肠道病毒(如肠道病毒70型,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可通过手眼直接接触传播。一些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21)则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肠道病毒可以经胎盘从母亲传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严重疾病。尚未有肠道病毒通过输血或昆虫叮咬传播的案例。有医院育婴室发生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院内传播的报道。监测网络:中国建有全国性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网络(脊灰病毒)、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网络(EVA71等)          尚未建有:肠道病毒实验室监测网络          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建有较完善的肠道病毒实验室监测网络          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建有较完善的肠道病毒实验室监测网络          欧洲:自上世纪80年代建有较完善的肠道病毒实验室监测网络四、哪些引起新生儿感染?一些B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可能在生产过程受到感染,感染后的症状不尽相同,轻者如发热,重者可发生严重的多系统疾病,甚至死亡。(费氏病毒学)五、埃可病毒11型常见问题1、什么是埃可病毒11型?   埃可病毒11型(Echovirus 11, E-11)属于肠道病毒的一种,隶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无包膜病毒。   E-11在酸性环境及一般溶剂中(氯仿、乙醇、乙醚)稳定,但对热、紫外线和干燥等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等可以灭活病毒。 2、埃可病毒11型可导致哪些疾病?   部分人感染E-11后无任何临床表现,属于隐性感染;有临床症状患者大多症状较轻,如皮疹、发热、咳嗽等。E-11引起的疾病谱较为广泛,少部分人感染后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mouth disease, HFMD),极个别人可引起肠道病毒性葡萄膜炎(EnterovirusUveitis, EU)、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等。新生儿感染E-11后,易累及消化、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可引起严重黄疸、肝功能衰竭、休克、多系统出血等病症,其较高的病死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3、哪些人群易感染埃可病毒11型?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E-11作为肠道病毒的一种,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E-11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可导致重症或死亡。 4、埃可病毒11型是如何传播的?  E-11通常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被感染,通过接触被E-11患者或感染者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感染。国外亦有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给新生儿的报道。 5、如何预防埃可病毒11型感染?    目前尚无针对E-11的有效疫苗。预防E-11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避免接触患病人员。围产期感染E-11妇女要做好阻断母婴传播措施,母亲与新生儿应该分区隔离,避免同病房产妇及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 6、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无E-11感染患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人被E-11感染,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7、被埃可病毒11型病毒感染后如何治疗?
  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E-11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轻症病例,采取缓解症状的一般对症治疗措施即可,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新生儿感染E-11,需早期救治,静脉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几率。 本文资料来源:哈里森感染病学、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中国疾控中心8月份疫情研判会议课件

ynosmile 发表于 2019-8-6 18:29

路过学习,谢谢分享给大家!   

牛美荣1974 发表于 2019-8-6 18:31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感控工作在于细节做到位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9-8-6 20:02

学习了。谢谢楼主老师的分享!!!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9-8-7 15:32

学习了老师的资料分享!老师辛苦了!

玛利亚 发表于 2019-9-20 17:34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感控工作在于细节做到位,讲的很详细哦

wffybjgl 发表于 2019-9-23 11:30

谢谢川页老师总结并分享! 学习中!{:1_17:}{:1_17:}{:1_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广东顺德院感事件谈肠道病毒之埃可病毒11型(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