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院感科是干啥的?
院感科是干啥的?发布日期:2019-04-07来源: SIFIC感染科普笔记发布人:独白作者:格桑拉审核:秦海燕/彭志亮上周去一个三甲医院看病,和一个护士聊天时,我告诉她自己也在医院工作,护士妹妹问我:“姐姐,你是在医院哪个科室上班呢?”偶:“在院感科。”护士:“院感科就只用动动嘴,天天做培训嘛。”这一说,把我愣了几秒,原来在他们眼里院感科只做培训哦?无独有偶,今天在电梯里碰到一个送药的工人,他说:还是你们安逸,一天戴起个牌牌去检查就是了,不像其他医务人员那么忙!我想说:大伯,你不知我平静的外表下掩饰的伤有多深……(哈哈,此处应该有笑声) 既然如此不了解院感科,那就让我来给各位看官说说院感科是干啥的,都干了些啥。 一、院感科的“前世”二00六年七月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发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里面要求:1.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3.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二、院感科的“今生”1.2019年3月15日,国卫办基层函〔2019〕210号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社区升级成医院,院感科必设。 2.2018年6月,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设立“医院感染”专业; 3.2018年9月1日,首个“医院感染防控”研究生理论课在复旦大学开课; 4.山东大学“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完成招生,填补了以往医学院校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空白。三、院感科的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一共有12项,总结出来20个字:检查、指导、监测、分析、反馈、调查、协调、培训、管理、审核,就是紧紧围绕医院感染管控开展以上工作。 以上20个字涉及的人员包括全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所有工作人员,注意是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护工!涉及的物理面积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四周管墙壁。 日常工作中,院感科扮演的是侦察兵,他们戴着放大镜去发现临床科室诊疗操作的不足,做到早发现、早改进,将隐患扼杀在摇篮; 面对医院感染聚集或者暴发时,院感科扮演的是消防员,流行病学调查、原因分析、果断干预、改进措施、调查报告,一系列的工作接踵而至。 对了,不管你是哪个专业出生的小女子,还得像工地上的爷们一样,会看建筑图纸。 四、院感科不是来挑刺的,是来发现问题、帮助改进的院感科工作人员到临床科室,可能会有同事笑嘻嘻的说“又来检查来了”,可能会有人说“院感科的来了,小心点”,也可能他们只用眼神相互意会,或者相互触碰一下肩膀,以此示意“院感科的来了哟”。哈哈,可能会想,他们又来挑刺了。 还记得湖南湘雅医院的一位护士长曾经这样说过:院感科分管我们科室的老师如果休假,我会心慌。至于为啥心慌,我想应该是少了一双眼睛,去帮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不足,少了一双眼睛去督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规范化,少了一双眼睛的震慑力。 如果您还不知道院感科是干啥的,那我就告诉您,院感科是保障患者在医院里住院过程中不发生感染,从而避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另外也保障在医院工作的医疗相关人员不发生职业暴露。 今天一个兄弟医院的院感同行在朋友圈中这样写到:“降低住院天数、费用和死亡率,感染管控大有可为”。 在“重在预防”的健康意识引领下,应该说医院感染管控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了。院感科有自己的职责,谢谢分享。 说的太好了,院感的心声,院长一定要重视 谢谢老师分享! 说的太好了,院感的心声,院长一定要重视 这说的都是院感人的心声啊,别人总觉得你们院感科没事做似的! 院感管理工作琐碎而复杂,与各种科室各种人群打交道,当面客气,背后遭白眼和吐槽,不管还不行,如履薄冰啊! 非常感谢小白天使老师的精彩分享,总结得非常到位 感控专职人员需掌握临床、检验、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与临床一线人员同样,每日深入病区进行现场追踪调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导、培训 将现场流调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对存在的院感安全隐患进行前瞻性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改进,将院感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院感专职人员既是侦查员,又是消防兵,必须火眼金睛地去发现一切隐患 可是,我们的工作总是得不到临床医务人员的认可,总认为我们在挑剔、没事儿找事儿呢,实属尴尬 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1_1:}{:1_1:} 精彩的分享。。。。。。 说的太全面。大一些,规范一些的医院状况要好一些,工作也好开展一些,其实主要还是领导层面的意识和重视力度作决定。 小白老师说的太好了,好尴尬的职业{:1_2:} 感谢小白老师的精彩分享,说出我们院感人的心声 什么时候院感科的人自己不喊重要了,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认为我们不少缺少就好了
说的太对了,希望不久的将来,等我们下到科室去的时候,临床的医生、护士对我们的检查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像防“贼”一样防我们,或是态度很好,而屡说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