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报告丨这份肺炎链球菌检验报告你读懂了吗?
微观世界丨让更多感控人读懂检验报告专项
这份肺炎链球菌检验报告你读懂了吗?
作者:杨莲陕西省洋县中医医院
当前,细菌耐药是临床治疗和医院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整治工作的深入和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临床对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那么正确解读微生物学检验报告单中各项的含义,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以某医院的一份肺炎链球菌的报告单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微生物学报告与解读
表1肺炎链球菌检验报告单
有可能大家都看到过上面的类似报告,但仔细分析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采集的标本不明确,咳痰或抽吸痰未注明。如果是咳痰受口咽部定植菌的影响大。
2.没有标本性状。要对标本外观进行描述,如水样、脓性、血性、干酪样等,这对判断标本是否合格也有一定价值。3.无涂片结果。痰涂片(找真菌、找细菌、找抗酸杆菌)的结果最好和培养一起体现。4.没有正常菌群和量描述。通常会报告菌落的相对数量(如+、++等),这个数字可反应标本的质量,肺炎链球菌(spn)是口咽定植菌,spn3+4+且超过正常菌群,才可能有意义。5.肺炎链球菌没有半定量。鉴定结果要有分离菌鉴定名称、菌落计数结果(尿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管内插管等要报告计数结果)、其他标本类型结果半定量(用+多少表示)等,通过该部分临床医生可以了解到病人可能感染的病原菌的量。6.药敏结果没有抗菌药物分组,药敏没有折点和版本,MIC没有单位,没有备注药敏结果的参考标准,没有敏感度结果解释。该部分内容应包括实验方法、测定值、结果判定、折点、折点依据。
那么抗菌素该如何分组与选择呢?(1)分组测试与选择性报告
按CLSI规定,由FDA根据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医学经济学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A—B—C组,依次报告。A组药物是必测必报药物;B组是必测有选择报告的药物;C组药物是有选择性的测试、有选择性的报告的药物。U组为适合治疗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
用于肺炎链球菌测试和报告的抗菌药物,A组:红霉素、青霉素、复方磺胺;B组:头孢吡肟或噻肟或曲松、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任一种、美罗培南、替加环素、万古霉素;C组: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氯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利福平(不能单独使用);无U组。
(2)根据CLSI指南正确选择药敏方法,现在多推荐使用MIC法,单位用ug/ml表示。某些特殊耐药表型需做确证实验时用纸片扩散法,抑菌环直径用mm表示。
(3)药敏结果为实测值,如果有折点要有敏感度解释。
二、根据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假设这份微生物学报告符合我们对药敏实验的要求,就抗菌药物选择方面,有以下几点看法:(1)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来说,药敏试验报告指明了哪些抗菌药物敏感,哪些抗菌药物耐药;(2)每个药敏试验分组中基本都涉及到了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有普通的,也有限制级的,给临床留下了适当的选用空间;(3)就临床药学上来说,微生物学检验报告可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病历体现上:由刚入院时的经验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到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病例,根据肺炎链球菌感染指南、参考微生物学检验报告重新调整适宜的抗菌药物;(4) 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青霉素为临床首选药,用于轻中度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复杂严重的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可选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尽管肺炎链球菌经常被当做呼吸道样本中定植菌,但细菌分离培养依然是肺炎链球菌所致肺炎、脓毒血症以及脑膜炎诊断的重要依据。随着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青霉素不再作为经验治疗用药,只在药敏实验敏感时优先选择。
英文缩写含义MIC:最小抑菌浓度Spn:肺炎链球菌
感谢SIFIC网微生物团队参与讨论,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宁永忠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周密提出宝贵修改意见。本系列相关文章:
[*]感控科普丨三句话让你秒懂艰难梭菌!
图文:春虾
下载下来,跟我们医院检验科痰结果比一比。好似挺严格。 感觉我院的结果报告离标准有差距,为何屡次检查专家组不指出呢?无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