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疫情袭来时应对举措
腺病毒疫情袭来时应对举措2019-03-28 A-A+
本文通过对腺病毒疫情的科学、有效处置,总结方法,积累经验,确保病患恢复健康。
2018年11月12日晚11时,我部接到战区空军通知,某部新兵爆发大规模腺病毒疫情,采样送战区疾控中心检疫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查,考虑腺病毒7型爆发,拟建立隔离区并请求支援。11月13日上午10时赶到该部,于该部空勤楼建立隔离区,12月10日疫情得到控制。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由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新发和暴发,尤其在亚洲地区腺病毒7型疫情的突发和频发,给社区、学校、军营等地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一、疫情回顾
疫情发生于2018年11月12日——2018年12月10日,类型为腺病毒7型,累计发病301例,重症病例90例,无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为发热37.3 ℃以上,伴有咽痛、咳嗽或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截至2018年12月10日,隔离总人数270人,患病率27.84%。主要症状汇总如下:
隔离区的患者中,采集咽拭子检测病毒核酸以查找病原,阳性人数59人,占隔离患者的比率为21.85%。
在发现疫情之后,部队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并采取了隔离、消毒等措施,上级单位及时派出专业人员,现场指导防控措施的落实。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于隔离区的患者,常规给予莲花清瘟胶囊。对于有扁桃体肿大的病人,给予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头孢氨苄口服。对于发热的病人,常规给予布洛芬颗粒,嘱发热时服用,对于口服布洛芬无效或体温超过38℃的病人,采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退热。对于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如胸痛、咳痰、高热不退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头孢曲松钠。患者一般于七日内症状好转,对于已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转到观察区观察七日,确无症状的可以出院。
隔离区内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分别是早饭前,午饭前,晚饭前及睡前,测量结果及时统计上报。每日消毒两次,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消毒,84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紫外线灯进行输液室消毒。并嘱患者开窗通风,每日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二、经验与思考
1.疫情爆发的原因:
a新训期间,因为人员密度大、训练强度高,容易发生疫情;
b新兵个人因素,如南方兵不适应北方气候、刚入伍心理压力比较大;
c 病毒由外部带入,很难预知与防护;
d对病患的宣教和管理不够充分,患者不戴口罩、穿单衣、互相串门现象屡屡发生,反复病例时有发生;
e同一连队反复持续出现病号,对于隐型患者的管控不足。
2.处置经验:
a 对营区进行封控,切断营区与外部的联系,分隔发病人员与未发病人员。腺病毒患者在潜伏期也有感染性,所以除了发病患者,与其接触的人员也应单独隔离;
b每日定时检测记录体温,一天四次,分别为起床、午饭前、晚饭前和睡前。每日至少进行两次空气消毒,一次物体表面消毒。每日对病房开窗通风,每日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c在疫情中,要定时、定人做好病人的情况统计,并及时上报工作;
d部分感染者可能无典型临床症状,故应该加大病原检测范围;
e疫情的传染源为地方输入,今后要注意采购要定点、定人,并监督好对象单位的卫生情况;
f腺病毒治疗无特效药,莲花清瘟胶囊效果有待考证。
3.思考
这次疫情之所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a及时隔离和消毒;
b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
c上级领导的重视;
d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三、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1.成立紧急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制定相关的疫情预案,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开展隔离、调查、采样、消毒及传染源和患者的管理工作。
2.在冬春季等易感时期,建立发热门诊制度,将发热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加大基础建设与物资储备。改善宿舍供暖条件,储备好莲花清瘟胶囊、利巴韦林片、罗红霉素等常用药品,板蓝根、维生素C、维生素B等预防性药品,甲酚皂、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消毒药品,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体温计、快速检测试剂等筛查用品。
4.减少新训期间非必要的大规模集会,对于必要的集会,尽量减少集会时间,集会现场注意通风与消毒。
作者:空军93249部队医院 姜元革 张乐然 减少新训期间非必要的大规模集会,对于必要的集会,尽量减少集会时间,集会现场注意通风与消毒。
应该注意的细节和要点。
谢谢老师分享!!! 老师分析、总结的很好,为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谢谢分享!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腺病毒威力大,不可小看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