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一期:手术部(室)环境清洁消毒
本帖最后由 松-Song 于 2019-5-16 19:26 编辑号外号外,继“说一说监测的那些事”完美收官之后,每周四的又一个精彩主题粉墨登场啦!——我的制度你来用,会成为感控同道制定制度或修订制度的福音!期待您的积极参与~~手术部(室)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包括如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医学学科,还包括建筑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其他文/工科类学科。这些学科应用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就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指南对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规范和约束。那么,感控专职人员在制定或更新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时,如何快速找到某个专项涉及的多种规范、标准和指南?感控新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某个专项在感控管理中要求的各项规定?
[*]“我的制度你来用”系列专项将解决您的这一困惑,我们在分享“我的制度”的同时,提供该制度所涉及的各类规范、标准和指南,便于各位同道在在制定或修订制度时能快速找到相关指导和要求。当然,各家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分享的制度也会有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希望为完善或修订制度的您提供一个思路。
[*]该系列专项第一个系列制度“手术室制度系列”,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陈松婷医师(中山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提供!下载原文需2金币,但对于积极参与提问及补充规范标准的讨论帖,将得到2~5 金币的奖励!
[*]当然,我们在梳理相关制度涉及的各类规范标准时,难免会有遗漏,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提问和补充规范标准,有奖励哦!
[*]此系列活动将在“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和SOP”版块推出,相约每周四,不见不散!
(原文中有WHO提供的手术室物表清洁频率实景示例图,一目了然!) 图1术前和术后护理区域的清洁频率示例
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二期:洁净手术部(室)的运行维护与监测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3415-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三期:手术部(室)人员管理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3568-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四期:手术部(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3714-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五期:手术部(室)无菌操作技术要求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4062-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六期:手术部(室)手术器械与物品管理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4393-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七期:手术部(室)建筑布局管理(一)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4674-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八期:手术部(室)建筑布局管理(二)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4923-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九期:手术部(室)建筑布局管理(三)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5158-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十期:ICU布局及监测要求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5394-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十一期:ICU环境清洁与消毒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5691-1-1.html我的制度你来用——第十二期:ICU人员管理http://bbs.sific.com.cn/thread-225974-1-1.html
手术部(室)环境清洁消毒 一、手术部(室)空气净化(一)非洁净手术部(室)空气净化1. 有人情况下应使用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中建议的其他非空气洁净技术的空气净化方法,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无人情况下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 接台手术间消毒装置的消毒时间应遵循出厂说明。3. 空调系统的新风口与回风口应采取防止管道污染的有效措施。(二)洁净手术部(室)空气净化1. 应于每天第1台手术前30min正常开启空气净化装置,环境参数应达到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2. 连台手术按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要求进行后,并且洁净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接下一台手术。洁净系统接台手术间隔时间:Ⅰ级手术≥10min,Ⅱ、Ⅲ级手术≥20min,Ⅳ级手术≥30min。3. 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系统需继续运行30min。4. 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维护并定期更换,污染后应及时更换。5. 负压手术间使用后空气净化要求:1) 负压手术室内地面、各种用具和设备表面的消毒应在每次开机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到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min以上,方可进行同种病原体感染的连台手术。2) 实施不同病原体的手术或需要正负压转换时,室内环境与空气消毒应符合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3) 排风机组:特殊感染手术后,确认排风机组污染时,先用有效的消毒液处理排(回)风口外表面,再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4) 宜选用可安全便捷拆卸的过滤器机组,粗效空气过滤器宜1~2个月更换;中效和高中效空气过滤器宜3~6个月更换;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宜12个月以上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宜36个月以上更换1次。
二、洁净手术部(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一)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一般原则1. 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2. 清洁剂的选择:1) 根据环境表面(特别是精密仪器等)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2) 使用中性清洁剂。3. 消毒剂的选择:1) 应根据仪器设备类型,参考使用说明书,来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2) 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3) 被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4. 清洁剂和消毒剂每次使用后应及时丢弃。5. 清洁消毒用品的选择:1) 选择不掉絮(纤维)的织物,特别是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2)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有明确标识(实行颜色标记),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存放。3) 清洁与感染手术室用具应分室(卫生处置室)分池(抹布与拖布分高低水池)清洗。4) 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5) 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和消毒。6.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内。7. 清洁应从污染较少的区域开始,到污染严重的区域;从空间较高处到较低处。8.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9. 不必对环境进行常规监测来评价清洁的有效性。10.不同类型表面的清洁要求及频率见表1和图1:表1手术室不同类型物体表面清洁要求
物体表面类型清洁要求
高频接触表面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表面的清洁消毒,并增加清洁次数。彻底清洁后,应用适当的消毒剂对这些表面进行消毒。
低频接触表面(地板、墙壁、天花板、窗台等)只需用清洁剂常规清洁或在发生污染时定期清洁。
行政办公区域只需用洗涤剂进行常规清洁。
卫生间每天至少清洁两次,必要时增加清洁次数。
医疗相关设备根据使用频率,每天、每周或每位病人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应制定不同物体表面及设备的清洁方法,清洁时间表等。向所有清洁人员提供手术室清洁教育和培训(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应参照生产厂家的医疗设备说明书,确保设备及物品不会因使用消毒剂而损坏。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图1术前和术后护理区域的清洁频率示例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1. 每天清晨应对所有手术间环境进行清洁。2. 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手术床、地面等宜用清水擦拭,并至少于手术开始前30min完成。3. 手术中尽量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发生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4. 每台手术后,应做到:1) 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m~1.5m范围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2) 双手可能接触的物体表面、病人血液或体液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应先用清洁剂湿式清洁,再根据消毒级别要求进行消毒。5. 全天手术结束后,应做到:1) 对手术部(室)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手术室内所有区域表面、洗手槽、洗浴室、走廊等。2) 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温箱、储藏柜、地面等用清水擦拭,之后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6. 每周应对手术间进行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回风口、门窗、柜内、墙壁、污物桶、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地面等用清水擦拭,之后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7. 克雅病、气性坏疽、呼吸道传染病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结束后,参照GB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要求进行终末消毒,普通手术间消毒后通风时间≥30min;洁净手术间自净时间≥30min。8. 手术部(室)的清洁与消毒基本要求如下表2:表2手术部(室)的清洁与消毒基本要求
项 目手术前30min手术之间每天每周
地面(手术区域、暴露区域)*√√√√
所有地面 √√
内外走廊√ √√
物体表面(手术区域、暴露区域)√√√√
手术床各部位√√√√
手术凳(表面及凳腿)√ √√
器械台、仪器车、污物车等各种车辆√ √√
手术间墙壁、天花板、玻璃、输液滑轨 √
无影灯√ √√
无影灯臂 √
中央负压吸引器(连接墙壁与引流瓶的吸引管) √√√
移动式负压吸引器(瓶间连接管) √
回风口栏珊 √√
新风口及过滤网 √
一次性物品柜、药品柜内 √
保温柜、冷藏柜内 √√
体位垫 √√√
手术间所有仪器设备如电刀、双极电凝器、显微镜、麻醉机、监护仪、体外循环机、超声、仪器电线和各种连线等√ √√
病人转运车(非对接式) √√
对接式病人转运车 √√
注:以上建议为正常情况下的执行频度,有污染或其它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地面清洁消毒每日不少于3次。
(三)洁净手术部(室)废物管理1. 医疗废物的处理应遵循国家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2. 手术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用防泄漏容器收集,由专用通道或其他封闭隔离方式运出手术部(室)。3. 病理性废物应装入防渗透的医疗废物袋,并按要求标识。4. 污染织物应用医疗废物袋收集并密封;污染手术织物应注明感染性标识。5. 若医疗废物筒被污染,应移出手术间并更换新的医疗废物筒。6. 医院具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液体废物可直接排放;无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医院,应参照GB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进行处理。
三、接台手术清洁消毒要求(一)空气净化要求1. 洁净手术室:1) 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2) 清洁工作完成后,不同级别手术间应运行一定时间达到自净要求后,才可进行下一台手术;连台手术自净时间:Ⅰ级洁净手术室≥10min,Ⅱ、Ⅲ级≥ 20min,Ⅳ级≥30min。2. 负压手术室手术后空气净化要求:1) 手术后,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清洁消毒;待清洁消毒完成后,净化系统应再连续运行30min以上,方可进行同种病原体感染的连台手术。2) 实施不同病原体的手术或需要正负压转换时,室内环境与空气消毒应符合有关规定。3. 排风机组:特殊感染手术后,确认排风机组被污染时,先用有效的消毒液处理排(回)风口外表面,再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4. 克雅病、气性坏疽、呼吸道传染病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结束后,参照GB 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要求进行终末消毒,普通手术间消毒后通风时间≥30min;洁净手术间自净时间≥30min。5. 若无负压(或隔离)手术室,应将患有明确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手术安排在一天的最后一台,并在手术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二)环境物品管理要求1. 两台手术之间,环境或设备表面若无可见污染,宜用清水擦拭。若有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使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并遵循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2. 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m~1.5m范围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3. 每台手术后,双手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仪器和诊疗用品,如手术床、麻醉机、无影灯手柄、输液架、工作台表面等,应用清水湿式清洁;患者血液或体液可能接触到的物品表面,还应进行有效消毒。4. 每台手术后应迅速清理手术床单位:立即拆除床单、被套等织物,置于抗湿污物袋内,通过污染走廊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出手术间。手术床、床栏等设施没有明确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怀疑被血液、体液污染时,湿式清洁后还应消毒。5. 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1) 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等物品应及时去除明显污物,并根据需要做保湿等预处理。2) 手术结束后,将医疗器械置于有明确标识的带盖整理箱内,通过污物走廊和通道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送至CSSD进行集中处理。6. 标本:由专人使用清洁密闭的带盖容器或标本袋运送至标本间或实验室。7. 废弃物:将分类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通过专用通道或其他封闭隔离方式运送到污物间;将液体废物通过专用池直接倒入下水道(有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消毒后倒入下水道。每日清洁消毒容器。8. 地面清洁要求:1) 无明显污染时,用清洁拖布或地巾擦拭即可。2)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遵循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9. 负压手术室内地面、各种用具和设备表面的消毒应在每次开机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到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min以上,此时可进行同种病原体感染的连台手术。 参考文献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15982-2014《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9193-2013《疫源地消毒总则》 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控制专业标准委员会.《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报批稿)2017. Global Guidelines for the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6. Gonzalo M. L. Bearman, MichaelStevens, Michael B. Edmond, et al. A Guide to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5th ed.. 5th. Boston: InternationalSociet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
不错,好。学习了。下载了
感谢老师的分享{:1_1:} 下载收藏,谢谢分享给大家! 下载收藏认真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下载收藏,谢谢分享给大家! 内容很全面,但是有些繁琐,可以精炼一下,否则的话,不好执行 不错谢谢老师的分享!{:1_12:} 感谢老师的资料分享{:1_17:}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老师你太好了!{:1_12:}{:1_12:}{:1_12:}{:1_12:}{:1_12:}{:1_12:}{:1_12:}{:1_12:}{:1_12:}谢谢分享 好全面的内容,谢谢老师的分享 好全面的内容,谢谢老师的分享 下载收藏,感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辛苦了!{:1_17:}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每一项制度都是精品,为我们感控人员修订制度、细化操作规程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