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APIC 年会热点议题精粹(二)
本帖最后由 川页 于 2018-8-25 16:17 编辑2018 APIC 年会热点议题精粹(二)各位老师大家好,接着上一期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2018 APIC会议上,内镜感控专家Cori Ofstead的两场报告的内容。Cori Ofstead是享誉美国感控学界的著名学者,在很多方面很有建树,她的许多研究结论被美国CDC和联合委员会采纳成为指南。
下面让我们看看在2018 APIC上Cori Ofstead的报告主要内容。
Ofstead内容之一:软式内镜干燥问题的多中心研究
[*]研究背景:
相关指南都要求软式内镜在储存之前需要干燥,然而软式内镜却经常干燥的并不充分,残留的水分可能会滋生微生物,从而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基于此设计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研究目的:
评估多中心条件下,内镜干燥的不同方法;检查内镜的干燥度和清洁情况;讨论了干燥方法、残留水分和污染情况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选取三家综合性医院的45条内镜进行前瞻性的观察研究。被研究的内镜清洗干燥后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使用管道内窥镜进行目测观察,并采用残留水分测试、ATP荧光检测和微生物培养法等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
三个医院采用的干燥方法如下三个医院的干燥方法(已翻译)软式内镜残留水分的百分比那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可以从上面的表格看出来,左边是使用残留水分测试的结果,右边是目测的结果,三家医院里医院B的内镜干燥程度最好。软式内镜的ATP值和微生物培养结果从ATP和微生物培养方法的监测结果看,医院B的内镜无论从ATP荧光值(大于200为清洁不合格)还是微生物生长情况来说都是三家医院里最清洁的。医院C的污染情况似乎又比医院A的严重一些,这是为什么呢?Ofstead的研究团队对三家医院的内镜储存柜进行了ATP采样,发现医院A、B、C的储存柜最大ATP值分别为898RLU、900RLU和4219RLU,可见医院C的储存环境在三家医院里是最糟糕的。小编认为也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医院C的处理措施看起来似乎比A好,但是检测结果仍然不理想的原因。在研究中,Ofstead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医院的软式内镜的再处理流程并不完美,清洗用水存在水质问题,内镜表面残留的液体痕迹等等。
[*]那么如何提高再处理的质量呢?
Ofstead给出了四点建议:1. 保证再处理的每一步都做到正确2. 监测水质和内镜储存环境的清洁度3. 谨慎使用非水溶性清洗产品4. 对内镜进行灭菌或一次性使用
Ofstead内容之二:支气管镜污染情况和目测缺陷的多中心研究
[*]研究目的:
评估支气管镜再处理步骤的有效性,研究支气管镜使用时间和损伤情况对再处理有效性的影响
[*]研究方法:
选取三家综合性医院的26条支气管镜(24条临床使用的旧的内镜和2条新内镜)进行前瞻性的观察研究。测试内镜在清洗和高水平消毒后的残留污染情况,并观察再处理的流程是否恰当,储存环境是否清洁。在支气管镜外表面发现的残留污染物
[*]结果:
1. 处理支气管镜的自动清洗机也在处理消化内镜2. 再处理流程不够规范3. 支气管镜有肉眼可见残留污物4. 有损伤的支气管镜仍在使用5. 支气管镜的储存条件不够好6. 所有的证据显示内镜残留的污染比较高7. 研究的结果显示支气管镜的再处理质量亟需加强在支气管镜外表面发现的残留污染物Ofstead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Ofstead的研究团队给出了如下结论与建议:
[*]接受支气管镜诊疗的病人院感风险较高
[*]支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应当灭菌
[*]支气管镜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干净,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院感控制人员应当起到更多的作用,推动支气管镜的灭菌或一次性使用,并确保监测内镜的再处理质量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将给大家带来2018 APIC上其他专家的精彩报告内容,敬请期待! 来源:3M
接受支气管镜诊疗的病人院感风险较高,路过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支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应当灭菌,这个要关注一下。
支气管镜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干净,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了。 谢谢川页老师带来的最前沿的内镜干躁研究成果 内镜残留的污染比较高,清洗质量再处理需加强。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感谢分享
谢谢川页老师带来的最前沿的内镜干躁研究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