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耐药防控现状与最新政策解读(转帖)
感控笔记丨刘晓琳:国家耐药防控现状与最新政策解读原创: 整理:王超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昨天 讲者:刘晓琳整理:王超审稿:雷小航/吴怀英来源: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导读2018年5月17日,“2018年全国感控与细菌耐药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当天下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一楼第2会议室,会前会第一场:规范保安全-感染的诊疗与防控专场中,由刘丁教授、高晓东医师主持,付强、刘晓琳、王明贵、刘运喜、倪语星、刘丁、胡必杰和林丽开8位专家,围绕感染的诊疗与防控,从多个层面为我们带来了非常生动的精彩讲座。对于这个专场,SIFIC感染官微已陆续为大家奉送了:1. 感控笔记丨付强:感染规范诊疗防控与患者安全2. 感控笔记丨倪语星: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3. 感控笔记丨刘运喜:基于信息化的有效CRE防控4. 感控笔记|胡必杰:临床感染的规范化诊疗与防控实践5. 感控笔记丨林丽开:新政策下临床路径管理与感染性疾病防治以后,我们将在SIFIC感染科普笔记号,为大家推送后续的精彩讲座内容,今天,我们重点推出的第六个笔记,来自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晓琳的讲座—《国家耐药防控现状与最新政策解读》。中国政府历年来对抗菌药物管理非常重视,管理部门也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就在2018年5月10日国家卫健委也颁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在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来自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晓琳为大家解读国家耐药防控现状和最新政策。一、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政策和行动· 多部门协作: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个部门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公众宣传:2016、2017年组织开展“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宣传活动· 组织编写《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2016版、2017版)·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发布《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2017年发布《全国遏制动物源性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促生长方面使用的抗菌药物逐渐全面退出使用。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成效 成效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建设成效显著,功能日趋完善,其监测结果已为国家及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较为可信的信息用以决策。 成效二: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 成效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年下降,2010年-2013年下降幅度快,2013年-2016年下降平缓。 三、中国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现状 不同细菌耐药现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014年-2016年上升,2017年首次出现下降反转。MRSA、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都在下降,持续上升的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2013年-2015年上升的速率基本一致,2016年-2017年上升的速率放缓。 不同等级医院常见耐药细菌的检出率现状:三级医院的耐药率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全国纳入的68所儿童妇幼医院中对三代头孢和碳青霉烯抗菌药物耐药的肺克明显高于二、三级医院,儿童耐药问题不容忽视! 不同病区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现状:重症监护病区耐药菌来源,普遍高于其他科室。 不同年龄组人群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现状:儿童(0-14岁)检出的耐药菌对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四、当前主要问题和近期管理措施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足够重视,不同地区,等级医院之间差距较大;2.多数医疗机构以事后点评为主,有待建立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的系统;3.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整体有待提高;4.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队伍建设不够健全;5.微生物检验专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人员数量都需要加强;6.临床药师人才数量不足,地区分布失衡;7.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使用强度逐年增加。 总结起来就是快速需求与实际能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9号)一、加快建设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和诊疗团队充分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1.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2.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培养3.联合使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方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新方法和老方法同样重要)4.积极引进临床微生物新技术、新项目5.借助医联体建设,提高区域微生物检验的整体能力和水平6.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心7.加强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满足临床微生物的检验需求 二、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1.专档管理: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等特殊级别药物、鼓励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专档管理;清理购用情况,查找薄弱环节。2.目录调整,备案管理:优化品种品规结构;正确认识β-内酰胺类皮试;青霉素使用比例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国内青霉素用量极少)。3.严格分级处方:合理授予不同岗位医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处方权限向临床一线医师倾斜;不能私自授予处方权。4.规范使用:鼓励制订本机构路径、规范、指南;加强Ⅱ类切口用药;加强对二级和基层医院的培训;减少不合理预防使用和静脉输液。 三、加强儿童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加强监测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加强对儿童的监测体系,增加儿童医院数量;掌握各项指标数据,建立评价体系。2.建立儿童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制度:门急诊中呼吸道、肠道抗菌药物使用;住院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3.提高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和水平:加强儿童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临床药师作用、路径、规范、指南。4.加强老年患者、孕产妇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针对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一步体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四、加强抗菌药物监测评价和公众宣传1.建立监测结果定期通报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建设,对有关监测数据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将监测结果定期通报,每年度至少通报一次,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临床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2.加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力度: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日常宣教,并建立定期宣传机制,每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活动。充分利用各媒体,采取多种方式,请相关专业专家和管理人员介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实现控制自购药,减少自用药,杜绝无指征用药。 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阶段性评估工作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评估辖区内医疗机构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项要求落实情况,于2018年11月底前完成评估,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提交评估报告,适时对评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明确下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思路和方向。 评估内容:制订评估方案、明确评估要点、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高水平。展望: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增多,新型抗菌药物研发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性的获得,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已经不仅仅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参与。特别是加强微生物室的建设、各级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医疗卫生、畜牧农等部门、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从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产生,保障公众安全。
重温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晓琳的讲座—《国家耐药防控现状与最新政策解读》 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下载学习,很好的资料,准备召开下半年的多重耐药联席会议,可以让大家学习了解新政策!感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498771079 发表于 2018-8-7 17:46
下载学习,很好的资料,准备召开下半年的多重耐药联席会议,可以让大家学习了解新政策!感谢老师分享!
紧跟国家政策,做好多重耐药菌管理,点赞! 路过学习,下载学习,培训备用,谢谢!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请问哪儿有原版的课件啊,想学习学习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认真学习落实国家政策,做好多重耐药菌管理!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好好学习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1_1:} 谢谢老师分享,认真学习多重耐药菌管理。
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