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ongfang 发表于 2018-6-12 11:52

器械相关感染

请教各位老师:三管的监测,器械相关性感染以前是安置48小时后发生和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2016年新标准中重症监护室病房的规范出来后,写的只要安置期间发生都要算,也就是48小时内都要算。2018年HAP/VAP诊断治疗指南,VAP还是要插管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算VAP,想问问大家医院三管监测到底是怎么做的?谢谢!

尘埃69 发表于 2018-6-12 12:05

使用中和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ynosmile 发表于 2018-6-12 12:32

赞同二楼老师的意见。   我们也是这样执行的。

2yywangjin 发表于 2018-6-12 14:42

的确是的,2018年HAP/VAP诊断治疗指南和待批的医院感染病例判定原则(新标准)都是安置48小时后发生和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该遵循哪一个呀

2yywangjin 发表于 2018-6-12 14:43

2016年新标准中重症监护室病房的规范出来后,写的只要安置期间发生都要算,也就是48小时内都要算。

张大蜜 发表于 2018-6-12 14:49

VAP,我院执行使用中和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666350 发表于 2018-6-12 14:56

老师,我的理解是48小时内有的短暂机械通气情况,也就是说还是必须得在48小时后发生的

666350 发表于 2018-6-12 14:58

不知上面的意思有没有表达清楚............

战台风 发表于 2018-6-14 08:22

以前我们是使用中(含48小时内)和拔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都算,依据现在2018年HAP/VAP诊断治疗指南,安置48小时后发生和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liuyongfang 发表于 2018-6-14 11:35

现在就是好多医院的监测纳入标准都不一样,而省上又要下发三管感染率作为医院的考核指标,以前48小时后发生才算感染,就能在规定指标内,而48小时内都算,比率就上升不少,超过省上要求了,国家层面是不是应该统一一个标准呢

念初 发表于 2019-7-4 10:04

这个困惑一直在,特别是数据统计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器械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