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yugi 发表于 2018-5-2 16:30

抗菌药物如何进行院科两级管理?

上级部门检查里面有一项要求抗菌药物进行院科两级管理,请问各位老师是怎么做的?

中原一点红 发表于 2018-5-2 16:53

医生填写申请后科主任签字,院医务科、感染科、药剂科分别签字同意后,药局给药。

尘埃69 发表于 2018-5-2 17:00

院科两级管理:就是科室有管理,有分析有改进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有分析、有反馈、有改进

ynosmile 发表于 2018-5-2 21:48

医院指职能部门如药剂科,感染管理科,科指临床科室。

大智小慧 发表于 2018-5-2 23:28

路过学习了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8-5-3 05:08

院科两级管理:
就是临床科室有管理,有分析有改进。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有分析、有反馈、有改进
同意3楼老师的观点!

jssyzjmyl 发表于 2018-5-3 07:59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8-5-3 05:08
院科两级管理:
就是临床科室有管理,有分析有改进。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 ...

我们医院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科只起到统计分析的作用!

感控科和和 发表于 2018-5-3 08:25

“院科两级管理:
就是临床科室有管理,有分析有改进。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有分析、有反馈、有改进
感染管理科起到统计分析的作用”
赞同以上观点!

lj66 发表于 2018-5-3 08:26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解答

muyugi 发表于 2018-5-3 08:53

中原一点红 发表于 2018-5-2 16:53
医生填写申请后科主任签字,院医务科、感染科、药剂科分别签字同意后,药局给药。

填写申请什么???特殊用药吗?那其他的处方呢?

muyugi 发表于 2018-5-3 08:54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8-5-2 17:00
院科两级管理:就是科室有管理,有分析有改进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有分析 ...

那么科室要写分析表格吗?是分析哪一方面的呢?处方点评?

muyugi 发表于 2018-5-3 08:56

jssyzjmyl 发表于 2018-5-3 07:59
我们医院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科只起到统计分析的作用!

医务科根本不行动,药剂科只进行处方点评,我们科主任说只要检查上是院感的项目都要弄,可是她也不知道怎么弄,全部交给我,力有所不及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弄了。。。

北北妈妈 发表于 2018-5-3 09:24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解答。

中原一点红 发表于 2018-5-3 09:50

muyugi 发表于 2018-5-3 08:53
填写申请什么???特殊用药吗?那其他的处方呢?

填写患者的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批准部门给与的建议。

魏润新 发表于 2018-5-3 10:12

抗菌药物的管理从2004年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到2009年原卫生部38号文,到2011年开始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到现阶段各医院推行的AMS,都要求院科二级管理。按照我的理解,是从2个层面来管理,一个是医院层面的(医务处、药学部、院感科、质控科)对全院各科室及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引导、督查、干预达到科学合理使用的目的;另一个层面就是科室要有抗菌药物的管理小组(QC)对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评价、改进。

dly 发表于 2018-5-4 18:03

医务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有监督管理、有分析、有反馈、有改进

高山雪莲W 发表于 2018-5-5 17:45

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一)医院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人员同“合理用药监督指导小组”。该小组的职责如下:
1. 根据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监督。
2. 根据本院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药敏谱等情况,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基础制订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实施细则。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从宏观上监控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每季度检查一次,调查和分析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原则,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 汇同院感科每月统计分析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用量等,随时掌握任何异常使用情况。
5. 汇同院感科和微生物室每季度公布全院及某些重点科室(如ICU等)的常见病原菌分部及耐药情况,提出临床经验用药方案。
6.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等知识的宣教,提高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7. 组织评价各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淘汰疗效较差和不良反应严重的抗菌药物。
(二)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线使用、分级管理。对广谱抗菌药物及(去甲)万古霉素等的使用应实施严格审批制度,对某些价格昂贵、毒性大或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的品种须高级职称医生或科室主任开具医嘱。万古霉素应用指征:①多重耐药菌MRSA、MRCNS、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②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③分泌物涂片葡萄球菌阳性的重症感染的初始用药;④口服给药用于甲硝唑治疗失败的或严重的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⑤可能有高耐药性的MRSA、MRCNS感染的外科移植及人工植入物手术的预防性使用。
(三)预防用药仅适用于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如不属于外科围手术期用药,须有高级职称医生或科主任查房记录,及明确的使用指征。
(四)门诊处方抗菌药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三天量,最多不超过7日(抗结核药物除外)。严格控制多药联用。
(五)对使用、更改、停用抗菌药物均要求在病历上有详细的分析记录,并纳入病历质量考核。应做到有样必采,住院病人有样可采,送检率力争达到60%以上。
(六)检验科每季度公布临床微生物监测及药敏情况汇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七)院感科每年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调查。
(八)药剂科按要求建立各类抗菌药物的出入及消耗登记制度,对一些价格昂贵和不良反应较大的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应用,发现有明显药商违规行为的品种,上报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进行查处,必要时予以停用。定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感染药物的信息,定期分析用药物动态并反馈给质管科,根据院感科对本院耐药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九)护士应了解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十)科主任及二线医师要定期检查本科、本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之处,并予以指导和纠正。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自查本科院内感染病历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自查情况将被纳入科内质量考核。
(十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每季组织专家对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检查结果,与医疗质量和奖惩制度挂钩。力争控制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在65%以下。










高山雪莲W 发表于 2018-5-5 17:45

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开展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评价和指导,推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我院特成立“广济医院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组成人员由主管院长、医务科、各临床科主任、药剂科、护理部、院感办及信息科人员组成。具体工作由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负责组织及实施。
(一)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小组职责:
1.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2. 对处方、病历的抽查及进行抗菌药物的用药点评;
3.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调查、评价。


余朝晖 发表于 2023-8-16 12:59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解答

余朝晖 发表于 2023-8-24 13:04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解答。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抗菌药物如何进行院科两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