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已推送2018-4-18】王静:清洁脑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研究
本帖最后由 yuanyanting 于 2018-4-19 10:28 编辑感控笔记丨王静:清洁脑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研究
原创 2018-04-18 袁燕亭 SIFIC感染官微 SIFIC感染官微 讲者:王静
整理:袁燕亭(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
审稿:吴怀英 米宏霏
来源:2017年全国感控与细菌耐药大会
2017年世界手卫生日的主题为“遏制细菌耐药,掌握在你我手中”,旨在号召医务人员通过洗手减少细菌的传播。在遏制细菌耐药方面,与洗手同样重要的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洗手有“七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啥法宝?
在2017年全国感控年会上,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静老师带来的《清洁脑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研究》为大家传经送宝,奉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五种方法”。
1背景和关键词
(一)背景现状
1.临床医生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原则认识不清。
2.临床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不当:如应选用一、二代头孢却选用三代的。
3.临床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不知晓:如使用时间过长。
4.临床医生对清洁脑外科手术的切口类型不了解:不知道手术切口属于一类切口还是二类切口。
(二)关键词
1.手术切口类型:
I类切口:指清洁、无植入物的脑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污染菌为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一般不需预防性用药。如确需用药,首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MRSA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II类切口:指经鼻窦、鼻腔、口咽部的脑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污染菌为金葡菌、链球菌属、口咽部链球菌。抗菌药物选择,首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
2.清洁脑外科手术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和去骨瓣减压术等。
3.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开始,直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2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 信息收集
研究对象:收集医院2014年1-12月(干预前)和2015年1-12月(干预后)施行清洁脑外科手术患者。
收集信息:通过医院HIS系统采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前后体温、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品种、用法、用量和持续时间,追踪调查是否为医院感染等。
2. 患者入组诊断标准
术后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现有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术后疑似感染诊断标准:
(1)发热:手术后48h内,单次体温≥38.0℃或较操作前最高体温高出1.0℃。
(2)血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单次WBC>10×10^9/L或较操作前WBC升高0.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5%。
(3)C反应蛋白(CRP)异常升高:CRP>300mg/L。
(4)血流感染:手术后血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可能。
患者接受清洁脑外科手术后,出现符合以上至少1种表现的均定义为术后疑似感染。
入组排除标准:入院时和手术前有发热、有感染迹象或已存在感染者均不参与本研究。
3. 患者临床资料分布:
共调查539例清洁脑外科手术,干预前270例、干预后269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337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106例和去骨瓣减压术96例;年龄(61.1±7.5)岁,男性360例,女性179例。
4.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干预方法
1.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质控科、药剂科、感染管理科协助管理,多管齐下。
2.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3.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严格限定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4.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医务人员掌握干预目的。强调临床医生的介入。
5.要求临床药师起主导作用,深入临床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每月对所有I类切口手术的病历逐一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奖惩分明。
三、结果
1.清洁脑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由2014年的(13.0±2.2)天缩短至2015年的(9.7±1.2)天,t=22.358,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规范: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5.9%下降至0.07 %,用药时间符合率、品种选择符合率(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由干预前的29.9%、31.9%上升至全部符合规范要求。
3.术后感染和疑似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干预前后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但共有23例术后有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CRP异常升高等疑似感染症状或结果。术后疑似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分别为4.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中加强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并不会造成术后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例的增加。
四、意义
医院通过采取行政干预措施,达到了多重效果:
1.促进了脑外科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改观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选择品种不合理等问题;
3.降低了脑外科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感悟
通过王静老师团队进行的研究证实,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要取得成效,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合作,多种措施多元化落实。但也要预见到,有效的干预措施若不能坚持不懈地监督贯彻,可能会出现“反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挽起袖子加油干,还需要临床医生、医务科、药学部门、感染管理科、检验科及患者的共同努力!
背景现状
1.临床医生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原则认识不清。
2.临床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不当:如应选用一、二代头孢却选用三代的。
3.临床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不知晓:如使用时间过长。
4.临床医生对清洁脑外科手术的切口类型不了解:不知道手术切口属于一类切口还是二类切口。
老师分析有道理!!! 老师分析的透彻有道理!学习了! 路过学习,谢谢分享给大家! 学习了,有点意义,在我院抗菌药物管理还是难点,惩罚较少,医生的观点难改变。理论是一套,实际行动又是一套。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8-4-19 10:30
背景现状
1.临床医生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原则认识不清。
2.临床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
学习了{:8_881:}{:8_881:}{:8_8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