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7-10-25 16:48

【通过病例学指南-5】《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

本帖最后由 草莓小花朵 于 2018-4-9 14:36 编辑

亲爱的小伙伴们!冬天悄悄临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又进入高发期,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率高达15%~30%,早期诊断、治疗是影响整体预后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对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前几期的参与,想必大家有所收获,规矩不变,各抒己见,既能掌握知识点,还能赚金币,惊喜等着您?通过病例学指南第五弹:《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病例讨论一、病史介绍:患者:男性,48岁, 主诉:突发昏迷,呼之无反应2小时,家属呼叫救护车送至我院。现病史:患者于2017-05-13 12:00左右突发头痛头晕,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随即昏迷。患者自发病来无肢体抽搐,有二便失禁。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月余,偶尔服药,具体不详;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慢性病史,否认传染病病史。二、入院检查体格检查:T 36.5℃,P 104次/分,R 20次/分,BP 180/90mmHg。患者昏迷状态,躁动,格拉斯哥评分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0mm,对光反射消失。颈软,稍有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四肢无畸形,肌张力稍高,无自主活动;双侧膝腱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1、血气分析:酸碱度7.39,二氧化碳分压40.60mmHg,氧分压146.00mmHg。2、血常规:白细胞11.2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3%。3、炎性标志物:PCT0.072ng/L,CRP:1.6mg/L。4、葡萄糖:8.12mmol/L,D-二聚体0.3ug/mL影像学检查:头颅CT(平扫)、颅骨CT+三维成像、胸部CT(平扫)第一次、肋骨CT+三维成像、上腹部CT(平扫):1、左脑血肿破入脑室,颅骨三维重建CT未见骨质异常;2、胸部CT未见异常,肋骨三维重建CT未见骨折;3、上腹部CT平扫未见异常。彩超:脂肪肝。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2、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3、脂肪肝五、初步诊疗方案:1、急诊行“左额钻孔脑室置管引流术,左额钻孔脑室血肿清除术”;2、给予止血、促醒、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给予拉氧头孢1000mg静点 q12h 预防感染六、诊疗经过:D1:局麻下行“左额钻孔脑室置管引流术,左额钻孔脑室血肿清除术”,术后入重症医学科。治疗上给予止血、促醒、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D2:气管插管吸痰患者为黄色粘痰,肺部听诊双肺湿啰音,DR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双肺感染可能。D4:术后第三天,患者呼之可应,痰培养阴性,结合患者临床及化验回报,给予诊断:双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考虑胸腔积液量较少,暂不予特殊处理。D5:患者神志清楚,鼓励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D8:患者发热39oC,颈部疼痛,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双肺感染已吸收。头部引流管处皮肤红肿,皮温高,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拔除头部引流管,做头部引流管尖端培养:腐生葡萄球菌。为了解颅内压情况、促进脑脊液循环及化验行腰椎穿刺,见淡红色血性脑脊液流出,初测压力为(280)mmH2O,脑脊液检查:CSF生化检验(糖,氯化物,蛋白定量)结果回报示:氯离子120.10mmol/L,葡萄糖3.14mmol/L,脑脊液蛋白1.90g/L,中性粒细胞30.00%,淋巴细胞60.00%,细胞总数30230.00×10^6/L,红细胞计数30000×10^6/L,白细胞计数230×10^6/L。脑脊液培养为:腐生葡萄球菌(复查两次同为此菌)。给予补充诊断:颅内感染,加用去甲万古霉素2.0静点治疗。三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去甲万古霉素。D17: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较前好转,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脑脊液培养阴性。D19 患者神志清楚,恢复可,出院。                      入院时胸片                        D3诊断肺部感染              D15肺部感染好转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D8:脑脊液培养药敏结果
出院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 2.颅内感染 3.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4.肺部感染 5.双侧胸腔积液 6.肝功能不全 7.脂肪肝七、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提问: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学习资料:《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

往期精彩:

【通过病例学指南-4】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控措施
[通过病例学指南-3]《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通过病例学指南-2]《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通过病例学指南-1】《创伤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专家共识》

星火 发表于 2017-10-25 17:30

给予拉氧头孢1000mg静点 q12h 预防感染
是预防应用?

草莓小花朵 发表于 2017-10-25 18:18

星火 发表于 2017-10-25 17: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予拉氧头孢1000mg静点 q12h 预防感染
是预防应用?

是的,术后用上的,预防用药,级别高了

wuyijia_1985 发表于 2017-10-26 08:15

最近我也碰到过此类的病人,对此印象特别深{:1_1:}

星火 发表于 2017-10-26 08:53

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
该患者脑出血,手术,引流置管,抗菌药物应用等高危风险.宿主因素占主要.
吸入性肺炎与感控和护理等相关,医生监测感染依据临床表现,微生物检验,生化和常规检验等.
预后好与诊疗护理感控等做的好正相关...

lltwzx 发表于 2017-10-26 10:37

本帖最后由 lltwzx 于 2017-10-26 10:41 编辑

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 开颅手术,引流管?是否和术前使用拉氧头孢有关,与头孢唑啉相比,拉氧头孢对阳性菌效果是否不佳?腐生葡萄球菌是否来源于皮肤切口,如果是的话是否和拉氧头孢预防有关?

青青的芦荟 发表于 2017-10-26 11:15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pangyimei 发表于 2017-10-26 11:32

星星点点的学习中,感谢分享!

wanghujjie 发表于 2017-10-26 11:57

日积月累,又学到新的知识了!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WYH1305329467 发表于 2017-10-26 13:44

文章很好,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温馨玫瑰 发表于 2017-10-26 13:52

天天在论坛中都能学到新知识

张贵华 发表于 2017-10-26 14:59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huhongtao 发表于 2017-10-26 15:32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青青的芦荟 发表于 2017-10-26 16:08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荷儿 发表于 2017-10-26 20:55

正好今天有人问我神经外科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点。立刻想到这个帖子,果断下载《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共同学习了,感谢分享!

荷儿 发表于 2017-10-26 22:17

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
原发病灶脑出血,手术,插管,引流,抗菌药物的使用。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高热,颈部疼痛,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部引流管尖端培养:腐生葡萄球菌。脑脊液蛋白1.90g/L,中性粒细胞30.00%,淋巴细胞60.00%,细胞总数30230.00×10^6/L,红细胞计数30000×10^6/L,白细胞计数230×10^6/L。
一个疑惑:头部引流管处皮肤红肿,皮温高,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怎么感觉有切口感染迹象{:1_9:}

999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7-10-27 07:52

荷儿 发表于 2017-10-26 22:17
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
原发病灶脑出血,手术,插管,引流,抗菌药物的使用。
...

也有这种可能,切口细菌逆行造成颅内感染

yanziym 发表于 2017-10-27 08:43

提问:
1、请评估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是什么?
   脑出血,急诊手术,手术部位引流管。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高热:患者发热39oC;脑膜刺激征:颈部疼痛,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略高,但糖不低。脑脊液培养浮生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有效。颅内感染(应该属于手术部位感染的器官腔隙感染吧)诊断应该成立。

星火 发表于 2017-10-27 09:05

术后是否入住ICU?ICU比普通病房的感染风险更大.

999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7-10-27 11:19

星火 发表于 2017-10-27 09:05
术后是否入住ICU?ICU比普通病房的感染风险更大.

在ICU住了10天,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通过病例学指南-5】《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