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yanting 发表于 2017-8-14 09:50

原创:感控笔记[曾玫]: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启示

本帖最后由 yuanyanting 于 2017-8-14 09:52 编辑

听课笔记 ∣ 曾玫: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启示
原创 2017-08-11SIFIC笔记   SIFIC感染官微
讲者:曾玫
整理:袁燕亭
审稿:王超/王莉
       自1977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基本药物目录每2年修订1次,至今已修订至20版,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已修订至第6版。今年,是WHO基本药物目录修订40周年。那么,2017年的基本抗菌药物目录是如何更新和修订的?有哪些变化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21届WHO基本药物选择和使用专家委员会成员曾玫教授的《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启示》为您答惑解疑。

一、相关定义
1 基本药物(EML)是指满足人群首要的卫生保健的药物。其选择原则有三:其一为疾病负担和卫生保健需求;其二为需要足够的证据支持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相对经济效益成本;其三为治疗的绝对成本并不构成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某种药物排除出基药目录的理由。
2 基本药物目录是指在医疗系统任何时间可以获得:充分的量,合适的剂型、保证的质量、社区和个人可以购买的价格。对国家和机构基药目录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健康平等,与临床指南紧密相关。
3 核心目录是指代表维持基本医疗最需要的最少的药物。列出需要优先考虑的最有效、最安全、效价比最高的药物。
4 补充目录是指代表用于补充疾病的基本药物,这些疾病需要有专科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并出具处方才能使用。
5 一线用药是指经验常用抗生素治疗,并应尽可能使用诱导耐药可能性低的窄谱抗生素。
6 二线用药是指诱导耐药可能性大,更广谱抗生素。
7 “可及”组是指一线抗生素至少用于1种感染综合征;这些抗生素应是广泛可及,而且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
8 “慎用”组是指一线或二线抗菌药物用于目标使用特殊感染(如病原体稳定或明确);应加强抗生素管理;加强监测;作为目标使用药物优先纳入指南,是当地检查项目的重点目标。
9 “保留”组药物有4代头孢菌素、五代头孢菌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等,用于危重感染和MDR感染的患者的治疗,不能随便处方用药,应强力纳入抗生素管理。

二、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总体原则确保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的合理性。

三、WHO基本药物目录抗生素工作组优先选择的原则
全面总结治疗高度优先的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的系统综述和Mate分析→证据综述 +临床实践指南→所有可能用于低、中、高收入国家使用的抗生素都列入考虑 →WHO专家委员会基于证据评审推荐基本抗生素目录四、抗生素优先选用的原则
推荐基本药物核心清单和补充清单
1、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劣效性试验、临床指南推荐
2、耐药性:避免经验使用广泛耐药的抗菌素。选择抗生素必须考虑全球及局部地区的耐药模式(特别是考虑当地抗生素耐药模式)。
3、可行性:口服和静脉制剂的可及性,以便序贯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考虑价格。
4、简约性:当多种抗生素可选择,优先推荐1种选择而非多种选择。优选的抗菌药物可治疗多种感染综合征。

五、2017WHO基本抗菌药物修订目的
提高抗菌药物的可及性;加强抗生素的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同时对各种感染综合征的轻、中度感染、严重感染列出了一线选择和二线选择的具体药物。

六、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种类
在2017年WHO的基本药物目录中有28种(单种)抗菌药物,其中核心目录中β-内酰胺类有12种,补充目录中有3种(3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其他抗菌药物核心目录有11种,补充目录2种(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
本次修订的基本抗菌药物目录增加了22个新药,其中成人的有10种抗生素,包括:氨曲南、4代头孢菌素、五代头孢菌素、托达霉素、静脉用磷霉素、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多粘菌素;儿童有12种,除上述10种外,另加:头孢克肟、克拉霉素。

七、专家委员会推荐基本抗菌药物工作组下一步工作目标
1.考虑评估其他临床感染综合征:医学和外科感染预防、牙科感染、急性发热。
2.发展有关基本抗菌药物治疗最佳剂量和疗程的指南,以保证最佳临床疗效且使选择耐药降至最低。
3.评审不同抗生素类别对于耐药选择的不同影响。
4.将基本抗菌药物的工作和将来基本体外抗菌药物耐药有关的诊断目录相结合。
5.提出改善的方法用于定义和沟通重点的抗生素管理信息,发展更为详细的指南应以帮助实施全国项目的推荐。

八、基本药物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在常见病的治疗选择中,应依据临床指南和基药目录处方集选择药物,而正确选择药物依赖于对临床指南的培训和监督以及保证充足的资金购买基药。

九、我国在基本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应该避免哪些情况?
a 我国的基本抗菌药物目录中纳入了过多的药物、剂量剂型,应保证药物的简约性。
b 错误的地点使用了错误的药物:如一级医院使用地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门诊使用美罗西林等。
c 罕见疾病、用量很少的药物(通常未纳入-通过医保体系外其他方法覆盖)需要储备药物。
d 利益交错。
e 药物的质量和短缺问题。
2、我国儿童抗生素使用的特点
与国外比较显示:抗生素使用强度高、用药种类多药物抗菌谱广、注射用药比例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型、昂贵、广谱的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逐年增加。
3、建立基于病种的抗生素使用率以及抗生素类别的评估。
大量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已位列第一,门诊用的抗生素排在第一位的是阿奇霉素、其次为头孢菌素类,而最常用的阿莫西林和青霉素用的非常少,呼吸道感染所用抗生素占抗生素总用量的70%,哮喘占20%,其他感染仅占10%,因此,专家强烈建议基于病种的抗生素使用率以及抗生素类别的评估。

十、我国在基本抗菌药物使用中对策的制定与启示
1、进一步计划
a 在WHO示范目录基础上初步制定相似的、但可覆盖中国主要医疗问题的药物目录
b 将分子(药物活性成分)数量、剂型剂量减少至最少
c 评估其使用情况-从反馈中进步
d 至少每2-3年修订一次
2、持续性干预
a 培训药物工作者、宣传基药目录,将基药目录概念纳入医学、护理、药学教育体系
b 卫生部门中应当设立基本药物及相关活动的管理机构
c 指定基于基本药物的处方集可考虑以手机app的形式进行宣传
d 建立定期检查方剂的习惯
e 建立药物和治疗委员会,赋予委员会监测(药物)供应、分配、使用的能力
f 每2-3年进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获得反馈
3、临床路径对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依从性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段,对滥用抗生素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4、国家层面的基药目录的成功实施
我国依据WHO的基药示范目录,制定适应我国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抗菌药物目录和临床指南,而国家基药目录的成功应用,则需要通过国内基药目录、标准治疗指南以及药品采购之间清晰明确的关系实现。


感悟
       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为实现全球抗生素耐药行动计划目标4(优化抗菌药物在人和动物中的使用)奠定了基础,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抗菌药物目录和临床指南的制定,是成功实现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标准。曾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我国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改进措施说明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未来出现感染时“有药可用”。
图文:朱迪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老杨开心一刻 发表于 2017-8-14 10:33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458692662 发表于 2017-8-14 10:34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646830522 发表于 2017-8-14 11:06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张贵华 发表于 2017-8-14 11:09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快乐玉儿 发表于 2017-8-14 11:37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的分享。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7-8-14 12:15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未来出现感染时“有药可用”。学习了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感控笔记[曾玫]:2017年WHO基本抗菌药物更新和修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