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yywk 发表于 2017-7-5 09:48

我院PICU的布局图如此,合理吗?如何改?

各位:我院新大楼建设,PICU在有限的空间要设置成7张床,如此布局,感觉区域有交叉。但又不好改,请老师们指点!

guoli2008 发表于 2017-7-5 10:13

洁净的icu吗?建议不要做成洁净的,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yage 发表于 2017-7-5 11:09

大问题应该没有吧,这样的空间,也就这样了。

远方的家 发表于 2017-7-5 17:12

作为PICU无配奶间、洗澡间不合适

静雨轩 发表于 2017-7-5 17:19

男女厕所都在洁净区域外?男更衣室呢?隔离病房好像要18㎡。倒污间和洗污间有什么区别,分别放什么?

jerkran 发表于 2017-7-5 17:53

路过,学习了{:1_1:}{:1_1:}{:1_1:}{:1_1:}{:1_1:}{:1_1:}

陆纯子 发表于 2017-7-6 08:25

面积较细,但尚合理的啊

liuzexiu 发表于 2017-7-6 08:44

路过学习了{:1_12:}{:1_12:}{:1_12:}{:1_12:}

青杠虎 发表于 2017-7-6 10:22

建议老师更衣后直接进入缓冲间,不要从原线路返回再进入缓冲间

快乐人生邮箱 发表于 2017-7-7 08:29

怎么没有医生办公室及值班室,配奶间、洗婴间?最好有蓝光治疗室。

nn快乐的宝宝 发表于 2017-7-7 09:31

辅助用房不足,为什么还要设两个缓冲间。。

lzs3637 发表于 2017-8-2 15:51

你好,我是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师,很抱歉不常有时间逛论坛,因此才看到,不知还能否起到作用
从大的范围说:1、图纸方案框选不全,无法判断医辅区是否有基本用房的缺失
                     2、NICU和PICU公用一个医辅区,需要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充分的协调,目前我国情况为儿科医生资源紧缺,所有一定要充分讨论,这样的设置模式是否适合科室的远期发展和人员管理,特别是排班的问题,如果值班室为两个区域公用,很容易造成互相干扰的情况。
                     3、贵院是哪类医院(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根据《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指南(建议案)》,建成后计划达到哪个等级?是新生儿病区还是新生儿科?新生儿病房分级是做到哪一等级(Ⅰ、Ⅱ、Ⅲ)?PICU是做到哪一等级(Ⅰ、Ⅱ、Ⅲ)?
在以上前提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判断病区设置面积、人员、业务用房是否合理合情。不能因为要求设置7张就设置7张,而不按照规范要求来做,新生儿病区和PICU一定要都在合理的面积内规划。
单从图纸可见范围来说,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首先建议不采用空气洁净技术,新生儿病室一般来说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目前方案中治疗区已经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若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将大大增加运行成本,且图纸中所规定的净化等级(最高仅Ⅲ级)对院感控制的成效从目前来看也并不显著,还处于稀释空气的作用。根据中国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所提供的《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的建议》来看,病床数量根据其等级和实际收治患儿的需要,应达所在医院儿童病床数的5%以上,而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数量应根据患儿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不知本设计中是否已经达到。从分区来看,医辅区、治疗区、污区的比例失调,为了设置7张病床,从分区来说问题:
一、治疗区面积过大,但床均面积满足不低于15㎡,中间部分水井对工作区流线破坏较大,不合理。换床间宽度和进深均过小,无法使用,特别是向隔离病房分流的缓冲间,更无法使用。
二、医辅区:医辅区应分为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的房间由于图纸不全仅能看到**用房,还缺少专用的就餐区、值班室、示教室、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示教室等,工作区内治疗室仅有一间,一般应设置两间(无菌治疗室和普通治疗室),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站建议采用中央监护护理站的方式设置,应临近治疗室,尽量减短护理半径长度,并可容纳多个工作人员工作及电子设备的摆放,还缺失的房间有:1、检查室,无法在床旁开展的检查应有专用检查室来进行2、器械库(当是在没有条件时无菌库可和一次品库合并,但器械库应具备,里面存放各种检查仪器和器械)3、布草库(为保障病床和床上用品的终末消毒和效率,应有备用)4、医生办公室,应临近治疗开展的区域,按照医生编制人数与监护床位数之比为0.8∶1以上的单班人数来确定其面积 5、根据营养科的设置规模,应确定营养配置是有本科室人员还是配送,若本科室人员配置,因具备营养准备室6、谈话间 7、探视的方式应确定(采用**后床旁探视、视频探视还是探视通道探视),根据方式的不同提供相应的用房或场地。
三、污区,目前图纸中采用床旁密封打包出病区的方式,原则上可行,但其两个污物出口开向公共通道,将换床间夹在中间,存在一定风险,整体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污物流线,按照一般做法,污区内房间包括洁具间、污物处置间、污物暂存间、设备消毒间(对病床、仪器设备进行终末消毒的用房),大量缺失。
终上所述,本方案仅为满足7床要求在极不合理的场地内进行设计,前期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并决定,无法保障PICU工作的正常开展,图纸范围不全,也无法提供更准确的意见。
就目前图纸来说,我建议重新设计,我们不能浪费国家所给予医院建设支持的每一分钱,一定要合理合情的建设。

gwyyywk 发表于 2017-8-8 09:42

非常感谢您如此专业的回答,我这几天忙,未及时回复,抱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院感工作的支持

gwyyywk 发表于 2017-8-8 09:58

我会将您的意见反馈给相关人员,看了您的意见,觉得您很专业,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院PICU的布局图如此,合理吗?如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