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4官微已推送【【感控笔记-高晓东】医院感控信息化发展趋势
本帖最后由 荷儿 于 2017-4-28 18:00 编辑医院感控信息化发展趋势【感控笔记:高晓东】整理:丁韧 审核:雷小航随着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不断发展,如何客观的评判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用数据说话可能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国家卫计委2015发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新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亦有四项医院感染关键指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在对各项指标的执行过程中仍然面对很多难题。指标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评判才算合格?如何准确的统计?手工统计和信息系统统计有什么差别?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且听高晓东老师给大家客观分析感控信息化建设的利与弊。 现状医院感染监测模式的改变:1.全面综合性监测已无法顺应感控工作的发展。2.监测需要从结果监控转变到过程监控。3.信息系统监控如何实现过程监控?4.监测过程中存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老化等问题5.期待通过监测、利用数据集今后能明确计算出“三管”发生率的平均水平,作为合理评估的手段。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多种功能信息系统的优势 1.让院感人员集中精力在感染预防过程上。2.感控软件可以解放院感人员50%的时间。3.减少耗在监测、数据输入、调查和报告上的时间和能力。4.监测仅占专职人员1/4的全部工作时间。5.院感人员、临床人员、科室领导、患者均受益。 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与难点1.改变监测方式,从人工被动监测到主动监测,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减少人力浪费。预 2.预警条件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难平衡。如何从非感染病人中找出感染病人(敏感性),如何再从感染病人中找出非感染病人(特异性)。不能单凭发热、或者微生物培养结果等条件就判断是否为感染。 3.评价指标很难统一。4.预警患者应选择何种方式提醒医生最有效?通过护士来实现较合理5. 5.医嘱的规范性?6.信息系统如何去提取数据,通过什么关键词去搜索,建议从依从性较好的护理层面规范医嘱,提取数据。 部分数据的统计很难准确,如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手工VS信息?面临的难题:抗菌药物使用治疗还是预防?抗菌药物治疗前用药?调整用药是否要重新送检?哪些算微生物标本?是否要有针对性的培养?……7.信息系统很难统一,但是各种指标的定义、数据格式可以统一。《医院感染监测数据集》将是很好的参照标准。8.经验分享:上海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系统,包括了所有的监测项目,固定模板,规定格式,运行多年来,取得较为统一、准确的数据结果。总结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优点1.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2.早期发现医院感染集聚性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3.加强过程管理倒逼医嘱规范化与感控措施的落实。4.便于数据统一分析:一键式统计。5.大数据可以提供考核评价体系。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缺点1.对分母的获得缺乏判断,部分数据统计不准确。Garbage in,Garbage out(无效数据的存在)。2.减少了与临床一线人员沟通交流。3.容易导致重结果,轻过程。 信息化是助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感控人员应合理利用,从繁复、低效的数据录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地时间深入临床,注重过程监控,再辅以信息监控数据的支持,真正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图文编辑:朱迪审稿:孙庆芬 赵静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3\clip_image001.gif
学习了!信息系统好,关键钱不到位。 非常感谢老师分享!高老师讲课很实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领导重视。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期待着阳光普照。 信息系统可以为解放医护人员的部分工作量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感控软件可以解放院感人员50%的时间。软件的重要性。 医院感控信息化是发展趋势,希望很快实现这个愿望!{:1_14:}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期待着阳光普照。{:1_1:} 学习了、谢谢老师{:1_1:} {:1_1:} 谢谢老师整理与分享。 非常感谢老师分享!长知识了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