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亭若亭 发表于 2017-3-9 10:42

手卫生

所谓”霍桑效应“,就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此效应针对到临床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应该不错,但是结果发现并不可观。曾今有听高人说”习惯是养成的,也可以说是装成的,装的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这样的话如果再结合上一个办法”21天好习惯养成“,21天法则就是通过21天正确重复的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方法。通过三个阶段,由专职人员不时地提醒—将习惯趋于自然—将习惯继续稳定,将手卫生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真的能对我们的临床医务人员起到作用么?尤其是医生大神们{:1_12:}{:1_12:}{:1_12:}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7-3-9 10:59

关于什么是霍桑效应,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叫霍桑(Hawthorne)的工厂,它是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一个分厂。工厂的老板希望能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提高工人生产效率,于是,老板找来研究人员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展研究,他们改善了工厂的照明,增加了共建休息和缩短了工作日,还和工人面对面聊了聊对工作的抱怨等等。但是研究人员意外的发现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劳动效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真正起到提高工作效率作用的是员工的情绪的改善。因此哈佛的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对此作出了解释,认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由于意识到自己成为研究对象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梅奥将这种效应命名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应诞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概念。流行病学家发现在进行健康领域群体研究时,也存在霍桑效应。咱们的流行病教材里是这么介绍霍桑效应的: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其行为的一种趋向,与他们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比如我们在进行一项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预后差异的研究,试验组的研究对象因为了解到自己处于试验组,是受关注的对象,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减少饮食中钠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等等,那么我们研究所得试验组的预后不仅仅是我们的干预措施在起作用,其中还掺入了霍桑效应的作用。在今年3月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中发表了一篇关于霍桑效应的系统综述。期望通过综合19篇霍桑效应的研究文献来综合霍桑效应量的大小。系统综述发现:这些文献都或多或少的提供了存在霍桑效应的证据,也测量了效应量。但是,在综合这些文献霍桑效应量的时候,发现效应量的异质性很高,I2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霍桑效应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研究中,效应大小不同,难以得到一个统一可信的效应量。如果我们在开展临床研究的时候忽视了霍桑效应的存在,没有在研究设计的时候就采取一些方法来避免霍桑效应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研究结果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很可能就是研究的干预措施的效应和霍桑效应的和,而不单纯是干预措施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会夸大干预措施效应。此外,因为在不同疾病、不同研究内容的研究中,霍桑效应的大小不一致,难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消除霍桑效应。那么,对于霍桑效应这种客观存在又难以明确测量其大小的偏倚,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呢?研究的因素以外,我们给予试验组和对照组同等的关注,那么可以预料的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霍桑效应量是差不多的,这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效应差值就更接近研究因素单纯的效应量。其次,采用盲法。产生霍桑效应有个前提,就是研究对象由于意识到自己处于某项研究,或某个分组中,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在研究设计是应用盲法,那么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身处试验组还是对照组,那么就可以避免霍桑效应。如果是个双盲试验的话,连和研究对象接触的医生也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那么也就可以保证第一条里说的,保证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等对待了。霍桑效应是我们开展临床研究时不可忽视的一种偏倚,在研究设计阶段就应该采用盲法等来避免。但是在临床治疗病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霍桑效应呢?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病人多一些关注,也许能提高我们的治疗效果哦。

pxzxz930128 发表于 2017-3-9 16:27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二道桥的羊肉串 发表于 2017-3-9 19:09

既然有这个定律,为什么不做一个对比呢?两个组,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一个组由感染办人盯着,一直盯21天,一个没有人盯,看看21天后,是否有变化?分析一下是一个好的文章支持呀!何不尝试一下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