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涂片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微生物专家都谈到了标本涂片的重要性,我想问一个可能非常幼稚的问题:标本涂片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谢谢!:handshake :handshake回复 #1 楚楚 的帖子
这个问题要具体谈,可能就谈上3天都讲不完的,看是什么作专业技术的检查,有组织病理的,感染病理的,质量控制的,"导航"指引的,病因分析的,来源鉴别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啊!
就象我前面在论坛发的有关痰培养的检查和腹泻病人的粪便检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回复 #1 楚楚 的帖子
标本直接涂片的确非常重要,可以最直接地看到标本中的细菌、细胞的数量和类型等情况,也是对培养的一个重要补充。 是不是所有标本直接涂片都有价值?是不是所有标本都需要直接涂片?例如,前一段时间我咨询了检验人员一个问题:如果病人怀疑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腹泻(我院以前曾进行过厌氧菌培养,但后来由于送检标本量很小就没有做了。),可以涂片检查吗?答复是:很难,不知道应该看几个视野。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9-7 17:29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是不是所有标本直接涂片都有价值?是不是所有标本都需要直接涂片?例如,前一段时间我咨询了检验人员一个问题:如果病人怀疑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腹泻(我院以前曾进行过厌氧菌培养,但后来由于送检标本量很 ...
看看这儿吧!
这位仁兄是在推脱吧!或许他真实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回复 #5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真是包罗万象!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知识好贫乏啊!:$ :$ 嗯, 正想问的问题,来补课。。。。。。 要把涂片用作发挥极致,可是需要很有经验工作者的呀!回复 #8 mts 的帖子
说的不错!:ok回复 #8 mts 的帖子
同意!除了有观念的树立外,长期大量的工作积累,样本追踪总结和临床联系是锻炼技能的有效途径!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9-7 08:45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微生物专家都谈到了标本涂片的重要性,我想问一个可能非常幼稚的问题:标本涂片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谢谢!:handshake :handshake
看看这篇文章:
今天与检验科主任进行了探讨,我觉得主任说得也有道理,据称涂片问题争议很大,国内各大医院之间互不买帐,各位专家能否提供一个权威部门的涂片SOP?如果没有,恐怕我院很难进行此项工作,理论与实践距离好大,,,,,,:'( :'( 据称在细胞内找细菌只是淋球菌有此要求,其他没有,,,,,,总之,这项工作对我们外行来说好难:$ :$ :$ :$
回复 #12 楚楚 的帖子
细胞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不只是淋球菌才会有这种表现,大凡有侵袭力的细菌/真菌感染人体时都会有此表现.-------这可和"要求"扯不上关系,没有谁强迫哪个医院必须进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也没有谁说过不认真对待每个病人就会犯罪,也没有谁强迫哪个医院必须进行工作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关键是看某个医院某个医生是不是想认真作好每一件事,尽最大能力去治好收治的每一个病人,有这样的想法和信念才能驱动人去作好自己想做好的事.完全靠强制性条文的各种"要求",各种"规定"去做事固然很对,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法可依,假如碰到没有相关规定但又想力求接近准确,接近真实时,我们该报什么态度,怎么去做,这就要看自己了.
况且,即使是一些强制性规定也不一定就正确,要不国家法律为什么几乎每搁几年就有新的改动,CLSI也会在每年作一些更新和添加,也许以前觉得对的后来证实是错的,而以前认为错的,后来确实是对的.
我觉得国内医学界为什么不容易出大的成果,条件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思想观念上的能动性差别吧!
回复 #13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据我所知,检验科并不是不想做,而是认为做了上面来检查不认可。以前我就讲到过什么“北派”和“南派”,据称我院紧跟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结果检查的时候认为这不对那不对,只好又改了,似乎检验这项工作比院感更复杂,,,,,,俺很迷惑。:funk: :funk: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9-12 14:21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据我所知,检验科并不是不想做,而是认为做了上面来检查不认可。以前我就讲到过什么“北派”和“南派”,据称我院紧跟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结果检查的时候认为这不对那不对,只好又改了,似乎检验这项工作比院感 ...
楚版医院检验科主任可能不是搞微生物的,所以不是太清楚,从事临床微生物的人应该知道涂片的重要性,不管南派北派(哈,以前还没听说过),国内国外,对这点认识可是一致的,涂片有它的重要性,如评价样本质量,快速捕获病原菌信息(如白喉,TB,丝状真菌,淋球,疑似流感肺链等),白细胞相关性及培养鉴定的导航作用等,但也有它自身的不足,首先其敏感性低于培养,其次,某些样本既使未发现有白细胞存在,同样镜下细菌和分离培养的结果仍为病原菌,所以,非特殊病原菌一定要结合起来分析,那方面的工作不重视,都可能为临床提供不准确的结果!
回复 #15 hxwsw 的帖子
这位主任就是搞微生物的,沟通中我提到了涂片的问题,结果要我拿一个依据来,哈,我不知道从哪里拿,即使我给一个,估计也没有足够的权威性。:L :L :L :L难道微生物室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SOP吗?以前谈到了痰标本的质量筛查问题,主任也认为有争议,,,,,,:L :L
似乎是此路不通。:'( :'( 原帖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07-9-12 13:18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细胞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不只是淋球菌才会有这种表现,大凡有侵袭力的细菌/真菌感染人体时都会有此表现.
-------这可和"要求"扯不上关系,没有谁强迫哪个医院必须进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也没有谁说过不认真对 ...
纠正巴版的一个说法,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你讲到的应该是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抗原递呈等重要作用。执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非特异性免疫B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特异性免疫(speicific immunity)又称后天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包括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两部分。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一般可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对抗原的识别及处理阶段。绝大多数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后,须经巨噬细胞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反应阶段是免疫活性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分化、增殖,产生大量致敏 T细胞和 B细胞,由 B细胞产生抗体的阶段。此阶段尚有少量细胞停止分化、增殖,成为保留抗原信息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人体内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当再次受同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化增殖成致敏T细胞或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淋巴因子及抗体。效应阶段是致敏T细胞及抗体发挥免疫功能的阶段。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致敏T细胞直接作用于抗原,同时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消灭抗原,发挥细胞免疫的作用。而抗体可直接作用于抗原,或与巨噬细胞、补体等协同作用,杀灭或破坏抗原异物,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在抗感染免疫中,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虽出现较慢,但针对性强,对毒性强的病原体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其作用强度远远超过非特异性免疫。
[ 本帖最后由 木瓜 于 2007-9-12 17:32 编辑 ]
回复 #17 木瓜 的帖子
谢谢纠正!我想表达的是在感染性炎症过程中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产生的浸润,NK细胞、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产生的细胞毒作用等,这些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过程中产生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反应,由这些细胞产生的免疫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但不属于细胞免疫的范畴吗?是不是细胞免疫也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之分呢? 原帖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07-9-12 19:07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谢谢纠正!我想表达的是在感染性炎症过程中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产生的浸润,NK细胞、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产生的细胞毒作用等,这些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过程中产生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反应 ...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致敏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淋巴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可以看出细胞免疫是指获得性免疫中的T细胞免疫应答。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9-12 17:29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位主任就是搞微生物的,沟通中我提到了涂片的问题,结果要我拿一个依据来,哈,我不知道从哪里拿,即使我给一个,估计也没有足够的权威性。:L :L :L :L
难道微生物室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SOP吗?以前谈到了 ...
以下是我拍的一些关于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肺曲菌病痰涂片)的图片:
是不是说只有淋球菌才有意义呢?
又或者说这些对于判断痰标本中真正的病原菌没有意义,连建立在免疫学基础理论上得出的临床实践性结论都被否认,我真的就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应该遵循的了。
以上是肺曲霉病痰涂片的镜下,可以看出曲菌的菌丝被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单核等)所包裹。
以上是一重症肺炎病人肺部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的一组镜下表现,从图片上我们可以见到明显的吞噬现象。
这些反映病人的免疫应答是启动了的,炎性浸润是产生了的,这些都能作为我们将之判断为病原菌的证据------21世纪应该是循证医学指导医学发展的新世纪,凡事都要讲证据,没有证据就单靠主观经验怎么能指导我们的工作?以往的老观念应该改改了。
[ 本帖最后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07-9-12 19:34 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