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窈 发表于 2017-2-19 15:07

重新启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MRSA的另一选择

本帖最后由 舒窈 于 2017-2-19 15:10 编辑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献与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新药物的发现、现有药物的创新性使用及探索新型的抗细菌毒力药物是目前对抗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的三大重要手段。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之一,且已经发现有全耐药菌株出现。对于感染MRSA的患者,通常苯唑西林不会纳入治疗方案中,但本文中的作者在其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医疗保健相关感染中获得的MRSA菌株苯唑西林浓度要>256 μg/mL才敏感,但同时这些菌株的毒力相对减弱,产生毒素相对减少,但社区感染的MRSA菌株对苯唑西林敏感浓度为>32 μg/mL即敏感,但却会引起健康人群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及脓毒症。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大胆提出假设,进行了作用机制的体外实验,建立侵袭性肺炎及脓毒症的疾病模型,结果显示,尽管MRSA对苯唑西林耐药,但使用苯唑西林可明显降低MRSA的毒力。该作用机制主要是苯唑西林可以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附属基因调节子并改变细胞壁的结构,从而提高宿主消灭MRSA的敏感性。该研究得出结论,β内酰胺类药物应当作为一种辅助药物纳入MRSA感染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安全、经济、有效,转变了目前MRSA治疗观念,改善患者的预后。
建立感染模型的体内研究该研究使用小鼠模型,静脉注射苯唑西林每日两次,75mg/kg/12h为高剂量组,7.5mg/kg/12h为低剂量组,对照组则使用PBS液。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5*106CFU的MRSA标准株USA300,9小时后确诊脓毒症再给予苯唑西林治疗。随后每12小时苯唑西林静脉给药,并观察28小时或7天后的疾病进程。

苯唑西林治疗的感染动物,肾脏和脾脏载菌量在28小时和7天后的均有所减少,尤其是7天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脏载菌量减少4logsCFUs,脾脏细菌被完全清除。(图1A)高剂量组未见肾脏脓肿,低剂量组40%小鼠出现肾脏脓肿,对照组80%出现肾脏脓肿。(图1B)在小鼠肺炎模型中苯唑西林治疗仍是有效的,对照组的生存率为20%,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3.5小时后的生存率增加到60%。(图1C)另外,小鼠肺炎模型中低剂量及高剂量组的小鼠血液中的载菌量也明显减少,这是预防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图1D)
文献来源:Waters E M, Rudkin J K, Coughlan S,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Redeploying β-Lactam Antibiotics as a Novel Antivirulence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2016.

ynosmile 发表于 2017-2-19 17:30

路过学习,希望在临床使用中有好的效果。

冬日文竹 发表于 2017-2-20 08:35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小敏鱼飞 发表于 2017-2-20 13:00

是否意味着可以苯唑西林+万古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或降低MIC值?

舒窈 发表于 2017-2-22 08:10

小敏鱼飞 发表于 2017-2-20 13:00
是否意味着可以苯唑西林+万古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或降低MIC值?

从这篇文章来看是有这个作用

jerkran 发表于 2017-3-4 19:34

学习了{:1_1:}{:1_1:}{:1_1:}{:1_1:}{:1_1:}{:1_1:}

小云朵 发表于 2022-5-24 15:21

路过学习,希望在临床使用中有好的效果。

张世玲 发表于 2022-5-25 10:14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小云朵 发表于 2022-6-14 10:54


是否意味着可以苯唑西林+万古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或降低MIC值?

小云朵 发表于 2022-7-21 17:20


路过学习,希望在临床使用中有好的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新启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MRSA的另一选择